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为洪业先生早年美国生活做一“引得”

吴景键
2016-07-01 10:34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洪业

随着2013年陈毓贤女士《洪业传》再版,洪业(William Hung)——这个曾经被中国学界遗忘的名字重新成为民国学术史研究中的一个焦点。然而,由于洪业先生1946年即去国赴哈佛大学任教,故国内现存有关档案资料相当缺乏,特别是其早期赴美留学时期的史料,几乎是一片空白,只有陈毓贤女士的传述可供参考。而在2014年至2015年期间,笔者在机缘巧合之下先后搜集到洪业早年留美期间藏书共十本,其中既有自用本,亦有他人签赠本,或可对研究洪业早年的美国生活做一有益补充。

1915年,洪业在克劳福德(Hanford Crawford)的资助下赴美留学,插班就读于俄亥俄州卫斯良学院(Wesleyan College)三年级,主修化学及数学两科。然而,洪业在此期间学习过的课程实则相当广泛。据《洪业传》记载,洪业选修过希腊文课程,还能用希腊文背诵《四福音》选段,足见其语言天赋之不凡。而笔者所藏《德语作文》(German Composition)一书扉页有“William Hung, Nov.16, 1914, 14 North Washington St. Delaware, Ohio”之字迹,且写有“I studied under Mr. Steckel at O.W.N. 1916-17”、“I reviewed this book in 6 days ending with June 24, 1941”等注语,可见洪业在卫斯良学院就读期间除学习希腊语外亦开始学习德语,并在其后不断温习;而其1917年8月所购德文版黑塞《犟妹子》(L’arrabbiata)一书则说明,洪业的德语水平应已达到熟练阅读之程度。

《德语作文》扉页(左)与德文版《犟妹子》封面

不过,此时的洪业虽已展现出相当学术天赋,并对历史萌发兴趣,但在从事学术研究与投身传教事业之间却甚为犹豫。后来在刘廷芳的建议下,洪业决定毕业后先前往纽约,“一方面可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历史,一方面可在附属哥大的联合神学院准备做牧师”(《洪业传》,第77页)。这种在宗教事业与学术研究、出世与入世间的踟蹰往复从洪业此阶段的藏书种类中亦可见出。除《犟妹子》一书外,洪业纽约时期的藏书笔者还搜集到以下八本:

(1)Maizie Madleine Boyle, The Quest of the Christ in New York City, 1917

(2)John Stuart Thompson, China Revolutionized, 1913

(3)James J. Walsh, The Thirteen Greatest of Centuries, 1913

(4)American College & University Series: Columbia, 1918

(5)Arthur Cushman McGiffert, Protestant Thought before Kant,1917

(6)Montavilie Flowers, The Japanese Conquest of American Opinion, 1917

(7)L. Elliott Binns, Mr. Well’s Invisible King: A Criticism, 1919

(8)Shakespeare, A Mid Summer Night Dream, 1919

其中(1)、(3)、(5)、(7)俱与基督教有关,可见洪业对于宗教的兴趣仍贯穿整个纽约求学时期。然而,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麦吉弗特(McGiffert)的作品。据洪业回忆,当时在联合神学院任教的麦氏实际上影响其放弃了神职追求,因为后者对教会镇压异端之历史的诠释使洪业感到教会之“可怕”。而洪业旧藏的《康德以前的新教思想》(Protestant Thought before Kant)在一定程度上便可佐证麦氏对洪业之影响。不过,更值得注意的是宗教类以外的几部藏书及其可能带给我们的信息。

《康德以前的新教思想》(左)与《革命后的中国》

首先是政治局势对洪业思想的影响。汤普森(Thompson)所著《革命后的中国》(China Revolutionized)一书系洪业1918年5月18日在纽约所购。该书是从一个传道士的视角对北洋初期中国社会状况的全景描摹,可见此时的洪业对国内形势仍有相当关注。而弗劳尔斯(Flowers)之作《日本对美国舆论的征服》(The Japanese Conquest of American Opinion)则恰好购于1919年五四运动后第三天,该书是一本在美国宣扬“日本威胁论”的著作,认为美国有权将日裔移民驱逐出境。不难推测,洪业购买此书多少受到五四运动之刺激。

《日本对美国舆论的征服》扉页洪业签名

另一方面则是洪业的私人交际。1917年6月24日,洪业与刘廷芳等人效仿美国兄弟会共同成立“十字架与宝剑”(Cross and Sword)。二人次年虽然在“十字架与宝剑”与“大卫和约拿单”(David and Jonathan)合并为“成志会”一事上有所龃龉,但仍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洪业藏书中的《美国大学与学院系列:哥伦比亚大学》的扉页上便题有“To Rhoda S. Kong from your fellow-alumnus T. T. Lew, Xmas, 1918, Columbia”之字样,其中的“T. T. Lew”正是刘廷芳,而“Rhoda S. Kong”则是当时在哥大教育系就读的洪业夫人江安真,故此书乃是刘廷芳送给江安真的圣诞礼物,足可见洪刘二人关系之紧密。

扉页内容显示,该书是刘廷芳送给洪业夫人江安真的圣诞礼物。

然而,刘廷芳或难料想到的是,江安真自始至终都对他都看不顺眼,背后甚至还会讽刺其“像个老鼠一样,到处窜”(《洪业传》,第136页),这也影响到了后来洪业对他的态度。因此,这本书既可以说是洪刘早年交谊的历史见证,却也隐藏着未来交恶的伏笔。

而另一本洪业旧藏莎士比亚《仲夏夜之梦》的扉页上则题有“To William and Rhoda, with joint best wishes for their eternal happiness, from C. C. H. and C. H. Y. January 22, 1921”,其中也有蛛丝马迹可寻。查《洪业传》记载,1921年1月22日正是洪业与江安真二人正式举办婚礼之日,故“for their eternal happiness”无疑应是新婚祝福之语,有趣的是下款处的“C. C. H.”,这正是成志会的代称。因此,该书应为成志会成员送给洪业的新婚贺礼。根据吴相湘在《成志会促进中国现代化》一文中的记述,成志会成员俱誓约严守该会一切秘密,故该组织几无文献传世。由此来看,这本赠书或是早期成志会活动一个不多见的证明。

扉页内容显示,该书是成志会成员送给洪业的新婚贺礼。

总体而言,这批藏书有助于我们更加立体化地理解洪业早年在美国的学习生活,特别是在洪业早期的思想来源与人际交往方面,几乎可以说是仅存的实物资料。洪业之后以“引得”(Index)编纂闻名于世,而这批藏书在某种程度上就相当于一个“洪业引得”,指引我们走向洪业的早年世界。而笔者在这里,姑且就“引而置之”罢。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