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诸城市加大社会保障力度 聚力打造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升级版

法治诸城
2021-10-12 14:5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近年来,诸城市司法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统筹整合全市公共法律服务资源,着力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公共法律服务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为新常态下更高层次新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高度重视,周密部署,不断强化组织制度保障。一是强化制度保障。诸城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关于完善社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完善社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关于健全完善市、镇街(园区)、社区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意见》,明确规定了健全完善市、镇、社区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机构设置、保障措施等,为健康有序地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二是强化组织保障。根据工作需要和人员变动,及时对健全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进行了调整,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市委、市政府领导,司法行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力量参与的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协调机制,凝聚各方合力,形成了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三是强化规划引领。不断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纳入了诸城市“十四五”规划、基本公共服务发展规划和法治政府考核体系。2021年1月31日,诸城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诸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列为数字化领域重点项目,将“诸城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列为民生领域重点项目。

精心筹划,拓展阵地,不断夯实平台支撑。一是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统筹新建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持续完善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将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搬迁至新建的市民服务大楼,同时,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公安、人社、自然资源、卫健等部门集中进驻办公,真正实现群众办事“一门清”。进一步完善提升镇街园区公共法律服务站和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室建设,实现与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互联互通,形成覆盖全业务、全时空的市、镇、社区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了服务群众的能力。二是以现代科技为支撑,规范运行“互联网+”工作模式,不断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智能化水平。依托“法治诸城”微信公众号,整合“智慧顾问”“智慧调解”“公证在线”“法援在线”四大信息平台建立微信矩阵,面向公众宣传法律法规和公共法律服务事项办理流程、证明材料、办理方式等,方便群众随时随地查询、了解、办理公共法律服务项目和服务产品,实现公共法律服务事项“全城通办”“网上办”“一次办”“掌上办”。三是以教育整顿为契机,扎实做好“我为群众办实事”,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质效。构建公证与不动产登记业务联办服务模式,群众因继承、受遗赠需办理不动产登记的,由公证机构一次性收齐办理公证申请和不动产登记申请材料,将不动产登记所需材料直接上传至不动产登记中心审核、登记变更,群众在公证处即可领取新的不动产证书,避免了公证处、不动产登记中心来回跑,实现了公证书、不动产证一站式办理;在群众诉求接待中心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选派业务能力强的律师陪同市级领导接访,为化解信访纠纷提供专业法律服务;大力推行“服务企业法律专员”制度,以一社区一法律顾问为基础,组织动员全市193名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结对联系社区内企业2622家,通过“一对一”精准服务,切实帮助企业解决法律问题,打通法律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诸城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群众接待大厅

8月27日,诸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与诸城市司法局在市司法局举行了“公证+不动产登记联办”签约仪式,全面启动“公证与不动产登记联办”服务模式

4月16日,全国人大代表、山东鸢都英合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书记、主任高明芹律师在市密州宾馆为全市企业作服务企业发展《民法典》专题辅导报告会

加大投入,强化支持,不断健全经费保障机制。结合网格化服务的实际情况,诸城市委、市政府“两办”印发了《关于完善社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将一社区一法律顾问补助列入市、镇两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有效激发和调动了社区法律顾问的积极性。同时,进一步加大法律援助经费保障力度,将法律援助所需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并充分考虑全市经济发展水平和法律援助的服务类型、承办成本、基本劳务费用等因素,对法律援助经费预算实行动态调整,有效满足了法律援助工作需求。

供稿 | 管 茜

编辑 | 陈 曦

原标题:《诸城市加大社会保障力度聚力打造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升级版》

阅读原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