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大连发展,看这“三篇大文章”!

2021-10-14 18:4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在大连冰山集团,“BinGo+5G”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为“智慧工厂”做了生动的注脚。在这个平台上,冰山集团出资企业承建的2022年冬奥会赛事场地冰立方项目采用系统的数字化管理,不仅建成了最适宜比赛的冰场,还打造了绿色低碳的冰雪工程。

通过这个平台,冰山的维修专家也可以与各地客户在线沟通,戴上AR眼镜进行视频和文字互动,再通过5G网络实时传输。

▲ 大连冰山集团亮相2021中国数交会

这是众多大连企业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快转型发展的一个典型场景。

中国共产党大连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召开五年来,大连坚持不懈建设“产业结构优化的先导区”,把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抓手,着力做好结构调整的“三篇大文章”,改造提升“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构建具有大连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在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的持续推进中,新旧动能加快转换,新引擎对发展的牵动力不断增强。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大连实体经济稳中向好,彰显韧性和实力。今年1月至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8%。石化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5%,比1月至7月提高2.4个百分点。

改造提升“老字号”: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五年来,大连制造业总量持续增加,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核心领域优势明显,基本形成以装备制造、石化等传统产业为主体,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辅的产业体系。

2020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对2019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大连获评“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特色优势明显、技术创新能力较强、产业基础雄厚的地方”。这意味着,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大连在集群项目纳入国家重大项目库、优先获得大额度和长期信贷支持、申报国家创新平台项目、与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开展合作等方面占得先机。

装备制造业正向高端化发展。以短板装备攻关和国产化替代为突破口,提升装备制造业自主研发、设计、制造及系统集成水平和能力,增强先进装备的自主可控能力、智能制造能力和服务增值能力,推动产业迈向智能化、高端化和成套化。

● 大橡塑成功生产出我国首套35万吨聚丙烯挤压造粒机组,打破国外垄断;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大船集团建造的全球首艘30.8万吨超大型智能原油船成功交付;

▲ 大船集团建造的全球首艘30.8万吨超大型智能原油船

● 中远海运川崎建造的20000箱集装箱船交付,自主研发的“舵杆螺母自动化旋入装置”首创成功应用,填补行业空白;

● 中车大连电牵获批建设首批“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跻身全国首批“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认定建设单位;

● 一重核电石化公司承制的全球首台3000吨超级浆态床锻焊加氢反应器完工发运、列装起航;

▲ 一重核电石化公司承制的全球首台3000吨超级浆态床锻焊加氢反应器

● 高档数控机床产业实现国产替代,光洋集团攻克了一批制约我国高档数控机床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开发并产业化一批国外对华垄断和封锁的高档数控机床及其关键部件产品。

在新能源装备产业领域

● 一重加氢百万千瓦核反应堆压力容器实现批量化制造,大连重工、大高阀门、深蓝泵业等企业研制的核环吊、各类核级泵阀、乏燃料贮存格架等产品装备国内所有在役和在建核电站;

● 大连重工成功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首套8—10兆瓦海上风机铸件,一举突破大型海上风电核心铸件的研制瓶颈。

深度开发“原字号”: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作为中国石油最大的炼化企业,今年1月至7月,大连石化公司实现税费总额78.2亿元,同比增幅达130%。数字,印证了大连石化产业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大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和大连“两先区”建设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推动石化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产业链加快向下游延伸,“油头大、化身短、化尾小”的问题得到极大改善。

五年来

● 大连先后布局了一批重大项目,初步形成长兴岛、松木岛、大孤山等3个石化产业聚集区;

● 恒力石化2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刷新了同行业、同体量项目最快建设纪录,使大连市的炼油、PTA等产能增长位列全国第一;

▲ 恒力石化2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

● 恒力石化150万吨乙烯、逸盛大化100万吨聚酯瓶片等项目的投产,使大连具备了向下延伸产业链的良好基础;

● 依托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大连理工大学的优势科研力量,精细化工产业也实现了年均20%的快速增长,中科催化、中石化催化、中触媒、百傲化学等领军的高端化学品产业规模得到进一步壮大。

2020年,大连石油化工产业总产值规模达到2761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40%。

到现在,大连推动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已积累了多方面优势。已形成规模化优势,拥有大连石化、恒力、逸盛等一大批重点产业企业,石油炼化能力和PTA、PX等产品生产能力在全国首屈一指。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大连化物所和大连理工大学石化领域的科研能力在国内领先,中科院大学能源学院已在大连落成,将成为石化领域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力量。

培育壮大“新字号”: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

数字经济加速发力

今年以来,大连“新字号”不断取得新突破。6月,随着首台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缓缓驶出英歌石加氢站,大连公交行业迎来了全新“氢”时代。三季度,全市共签约项目320个,总投资规模2980.6亿元,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科创数字……越来越多项目的落地给大连战略性新兴产业带来更多想象空间。

数据显示,2020年大连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2475家,是2015年的4.45倍。2020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261.6亿元,是2015年的3.3倍,年均增速达到28.5%。现已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大学科技园14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29家。

五年来,大连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力,全面开花。

▲ 崇达电路的印制电路板(PCB)二期效果图

看电子信息制造业

吉星电子柔性印制电路板项目达产;松下汽车动力电池、中比动力电池、崇达电路的印制电路板二期、大特气体研发生产基地、恒坤新材料前驱体等项目进展顺利。达利凯普射频微波陶瓷电容器产品综合性能国际先进,成为中兴、华为两大公司合格供应商;亚太电子控制模块产品为红外测温仪、呼吸机等防疫物资生产企业配套,为疫情防控作出贡献。

▲ 达利凯普高端电子元器件制造信息化升级改造项目

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目前共有软件企业2000多家,从业人员近20万,产业规模达到千亿级。大连华信、东软(大连)、文思海辉多年保持国内出口前三强业绩,对日外包承接能力尤其突出,整体发展水平和交付能力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 2021中国数交会期间,大连IT人共同庆祝首个专属自己的节庆活动——“格子衫”节

看新能源领域

全力推进融科储能全钒液流储能电池、伊科能源锂电池隔膜、中科派思锂硫电池、新源动力氢燃料电池等重点项目建设,初步形成新能源电池及配套产业集聚发展。

五年来,大连在继续抓好“一高一小”即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的基础上,围绕高成长性,实施“雏鹰-瞪羚-独角兽-领军企业”梯度培育工程,激发科技企业高速成长。

截至2020年,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3292家,当年入库备案1891家。获批省级新型创新主体总量达到752家,其中雏鹰企业663家、瞪羚企业70家、潜在和种子独角兽企业4家。

大连积极推进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数字经济重点领域创新发展,积极搭建数字技术领域科技创新平台,市智能水下机器人重点实验室、市智慧交通与港航物流重点实验室等30多个科技创新平台获批组建。各大通讯运营商以5G应用为切入点,深化工业互联网、车联网、教育云网、医疗云网、文旅云网等方面的协同输出,实现“5G+全连接工厂”“大型工业制造企业边缘云”“云护理”“医保大数据”“智慧养老”等平台应用,将5G与实体经济有效融合。

做好“三篇大文章”,是推进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大连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为高质量建设“两先区”不断打造新引擎。

原标题:《大连发展,看这“三篇大文章”!》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