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飞天梦永不失重!“摘星星”的北大博士王亚平再问苍穹

2021-10-17 09:1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飞天梦永不失重!“摘星星”的北大博士王亚平再问苍穹 原创 北大青年 北大青年

全文共3687余字,阅读大约需要6分钟。

本报记者

秦若琳 光华管理学院2021级本科生

连烨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21级本科生

何佳倍 国际关系学院2020级本科生

2021年10月16日00时23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将发射升空。飞行乘组由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组成,翟志刚担任指令长。

其中,女航天员王亚平是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院的2018级博士生。时隔八年,二度出征的她,将成为进驻中国空间站的首位女性,也将成为中国首位出舱的女航天员。

神舟十三号出征寰宇之际,《北大青年》向三位航天员致以深深的敬意与祝福,祝愿任务顺利圆满完成。

2013年6月,航天英雄王亚平乘坐的神舟十号飞船于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同年7月,王亚平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获“三级航天功勋奖章”。

2014年9月,作为北京大学的一位“特殊”新生,王亚平进入新闻与传播学院攻读硕士,并于2016年成功获得传播学硕士学位。时隔两年,王亚平再次考入北京大学,于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苏彦捷教授。

这位从浩瀚宇宙载誉归来的英雄,学术探索和航天事业齐头并进。

深耕,理论助力事业

在宇宙空间执行任务的亲身经历深刻影响了王亚平在学术上的研究。在北大心理学院攻读博士期间,王亚平将太空环境对航天员心理方面的影响作为她的专攻点,在实践与理论的相互交融中努力找寻能够有益于航天事业的答案。

2020年,王亚平在《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期刊发表了论文——《头低位卧床、卡路里限制和幽闭环境对个体认知控制和情绪状态的影响》。

△ 王亚平参与的研究与发表的论文

这篇论文通过综述探讨了头低位卧床、卡路里限制和幽闭环境3种因素对认知控制和情绪状态的影响,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例如宇航员出现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是头低位卧床和幽闭环境引发的后果,而合理限制卡路里的摄入可以起到提升受试者认知控制水平和减少消极情绪的效果。

在日常研究室的组会研讨中,王亚平会谈及自己在宇宙飞行的经历与感受,寻找研究的发力点;在研究过程中,王亚平也有意识地将宇宙环境带入实验中,模拟真实环境。

以航天员的视角做研究,用学者的视角为飞行提供支撑,在两者交互中,王亚平为航天事业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她既是随时出征准备的战士,亦是深耕理论的研究者。

激励,传递精神与斗志

作为航天人,王亚平一直坚持用实际的爱国行动和奋斗努力激励着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她坚信:“梦想就像宇宙中的星辰——看似遥不可及,但只要你努力,总有一天你能触摸到它。作为年轻人,一定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

未名湖畔识挚友,博雅塔下励后生。王亚平不仅在求学期间与同学们结下深厚的情谊,还在近几年多次回母校开展讲座。讲座期间,她分享了很多独一无二的经历,也通过振奋心灵的话语传递出她的梦想与期愿。她富有感染力的笑容和昂扬向上的姿态,深深地打动和鼓舞着同学们,在无数少年心间渲染出河汉璀璨、逐梦九天的美丽图画。

为庆祝第三个“中国航天日”并献礼北京大学双甲子华诞,王亚平于2018年4月13日受邀回到北大,带来“向着梦想,幸福奔跑”的航天主题讲座。讲座上,王亚平从“追梦历程”“百炼成钢”和“圆梦九天”三个版块回顾了自己的奋斗史。她神色动容地表达了自己作为一名北大人的自豪,让同学们深受触动;循着她亲口述说的成长历程,同学们深切地感受到“奋斗才能创造恢宏”的人生哲理。

△ 王亚平在北京大学进行航天主题讲座

讲座上,王亚平讲述了太空授课、太空实验、太空生活的经历,同学们跟随着王亚平一起感受了太空生活的紧张有趣,也仔细体会了她说的“地球并非想象中的那么遥远”。最后,王亚平用“我为祖国感到骄傲”“祖国利益高于一切”和“拼搏的人生最壮美”三句话结束了自己的讲座,现场响起了雷鸣般轰动的掌声。

讲座结束后,王亚平还接受了同学们的提问,亲切地与同学们交谈、合影。同学们激动地拿起“太空教师亚平姐姐你最美”的粉丝牌,向亚平姐姐问好。王亚平微笑着回应学弟学妹们的问候,还嘱托他们“要继续奋斗,发扬北大的精神”。作为学姐,王亚平对学弟学妹的亲近感和对母校的归属感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 王亚平和北京大学的同学们

与母校连心,与母校共荣。2018年5月4日,王亚平参加了北大120周年校庆典礼,亲口向百廿母校道了一声祝福与感谢。

△ 王亚平参加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典礼

“中国梦连着航天梦,航天梦助推中国梦,在此祝福母校北大的明天更加灿烂辉煌,也诚邀更多北大学子能够关注航天、加入航天、奉献航天,在探索深邃神秘太空中留下足迹,为中国梦、航天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这是她在北大120周年校庆典礼上的发言,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对航天事业的热忱和对后辈成长的殷切期望。

王亚平感恩时代赐予她的机遇,也告诉同学们拼搏的人生最美。这不仅是王亚平在航天道路上前进的最佳总结,也蕴含着她对同学们的真挚期待与祝福。

续力,备战空间站任务

“在太空中,祖国是家,太空是梦。我们航天人矢志不渝的使命,是随时听从召唤,随时准备出征,为实现我国航天梦贡献力量。”

脱下宇航服的她没有给自己的宇航生涯划上休止符,而是在科研的同时,投入到新一轮空间站的训练之中,随时待命,准备重返太空。

宇航员们面临的空间站任务是全新的——飞行时间更长、技术状态更新、任务难度也更大。因此除了常态化训练之外,王亚平也参与到针对未来空间站更具难度的任务训练之中。她每天要穿戴120多公斤的装备,进行长达4小时不间断的水下训练,而训练结束后,她的体重能降低1到2公斤。

△ 王亚平进行水下训练

数千小时的重复训练、要求零差错的考核,无一不在挑战人类机能的极限。时间是对人最好的历练和考验,它会选择,会证明,会成就,也让王亚平更勇敢,更热爱,更坚定。在外人眼中,航天员是离星星最近的人,是被羡慕的能够在宇宙中穿梭的探险家的存在。但高光时刻的背后是近乎苛刻的训练,是汗水、泪水的堆砌,百炼成钢,方百折不挠。

回望,梦想点燃的时刻

从烟台小村庄里不谙世事的小女孩,到已经执行过飞行任务的航天英雄,其间的成长既是王亚平坚韧、庄重、倾力的摸索,亦含了其饱满的热忱与拼搏的坚定。

报考空军飞行学院

王亚平出生在山东省烟台市的一个村庄,成长在质朴简单的环境中,父母的勤劳让她很早就懂得了一个受用终生的道理:“只有耕耘,才有收获”。她发奋地学习,想要走出大山,获得与外面世界的联系。

1996年底,空军部队在烟台招收飞行员。那时候飞行员稀缺,机会难得,在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之下,王亚平决定尝试。强健的体魄和稳定的学习成绩,让她一路过关斩将,成为了全国第7批女飞行学员,进入长春空军飞行学院学习。

2001年正式入伍后,她成为了运输机驾驶员。由于熟练掌握了4种机型的驾驶技术,她很快成为一名年轻的骨干飞行员。当飞行员的这段宝贵经验,孕育出更深沉的民族情感,也为她日后的航天生涯筑牢坚实基础。

争取入选女航天员

2009年,国家首次面向全国选拔女航天员。听到这个消息,王亚平兴奋不已,迅速报名,并于次年5月成功入选培训。

航天员训练的过程艰苦卓绝,紧锣密鼓的训练,加上繁重的专业学习接踵而至,三年里几乎没有过休息。最终,在2012年,凭借她过硬的飞行技术和超强的心理素质,王亚平被选中参加神舟十号飞船首飞女航天员乘组——她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80后”航天员,第二位女航天员。

△ 王亚平参与航天员宣誓仪式

圆梦太空开堂授课

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飞天,并与天宫一号顺利对接。

在天宫一号飞船上,王亚平向全世界的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堂太空实验课,其间她讲授了如何测量物体质量、单摆运动、陀螺运动、水膜和水球等五个科学实验,成千上万的孩子们通过视频真切地学习到太空知识。

△ 王亚平进行太空授课

太空授课的反响热烈,人们也更加深入了解这个飒爽英姿又亲切温柔的女航天员王亚平,无数同学也通过她的课堂获得了启迪。通过这次太空任务,王亚平也获得了一个新的头衔:“中国第一位太空教师”。

点火,再奔星辰寰宇

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王亚平凝视着火箭升空的尾焰,萌生了想要成为航天员的念头。

2013年,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作为03号航天员,王亚平圆了自己的航天梦,而且完成了我国首次太空授课。

2021年10月16日00时23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王亚平也将乘神舟十三号再次启航。登上中国自己的空间站是她的新梦想,而这个新梦想,也将随着火箭腾空,成为美丽的现实。

△ 王亚平身着航天服

△ 王亚平进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

倒数的时刻即将来临

火焰翻腾着,燃起抵达天际的梦

梦的一端连着赤子的热忱

一端连着无垠的未来

永远做探索宇宙的孩子

永远做锐意拼搏的青年

再度披挂,初心不改

逐梦问天,征途可期

在祖国大地上仰望星空

头顶是梦,脚下是家

在浩瀚宇宙里回望祖国

神舟是梦,神州是家

骄傲!北大博士王亚平即将成为中国首位出舱女航天员

致敬!三位航天员英雄集结出征

祝福!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一切顺利

期待!中国航天续写辉煌,航天英雄凯旋

排版 | 何佳倍

监制|苏晖阳

图片来源于北大新闻网、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

原标题:《飞天梦永不失重!“摘星星”的北大博士王亚平再问苍穹》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