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南昌:VR近在身边

2021-10-16 21:4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VR文旅、VR教育、VR医疗……近年来,南昌不断深化VR在重点行业和特色领域的应用场景探索,加快推进VR成果应用转化,实现应用场景从“少而平”向“多而优”转变。VR在南昌从虚拟走向了现实,来到了人们身边。

资料图

VR+文旅

在主题乐园开启一场时空旅行

走进南昌VR主题乐园,激动人心的新世界就将正式开启。

飞机模拟驾驶舱是乐园里的网红项目。在飞机模拟驾驶舱内,游客可以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学习飞机驾驶,从操纵系统、仪表系统到开关按键,所有的操作都和真正的波音737机舱分毫不差。“这个项目是国内首家获得民航相关鉴定证书的驾驶舱,舱内的操作按钮全部1:1真实还原了波音737的操作系统,我们在舱内可以在全球3600个航线中任意选择,来体验世界各地风光。”南昌VR主题乐园教练蔡天浩介绍。

南昌VR主题乐园是全球最大的室内VR主题乐园,也是我省重点打造的国家级VR产业基地核心项目之一。为迎接2021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召开,乐园内的四十多项国际顶级VR游乐设备进行了全方位升级。其中“梦回南昌”升级版,内容、画质都更优化。戴上VR眼镜,搭乘“南昌号”时光列车,老南昌的影像从徐徐展开的广润门开始,乘坐马车行走在1000年前的繁华市井,“沉浸式”体验老茶馆的热闹,一睹武状元比武的风采,探寻戏剧“活化石”赣剧的真容,遍访万寿宫、绳金塔、滕王阁等历史古迹。“通过这趟时空旅行,让我了解了古代南昌的文化,街景也挺繁华的,还听到了一些南昌话,挺有意思。”游客徐云云说。

此外,VR主题乐园还新增了为青少年儿童和职业教育定制的VR课堂,让学习更直观有趣。

资料图

文物可以“拿”起来看

近日,在南昌县莲塘镇正荣大湖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不少居民戴着VR眼镜上下左右摇头晃脑,正看着自己仿佛捧着东西的手心。这是在干什么?原来,居民们正在体验南昌县博物馆和泰豪创意科技集团联合推出的5G+VR移动博物馆。

记者了解到,参观者只要戴上VR眼镜,就能身临其境参观洪州窑青瓷展,如果对青瓷文物感兴趣,还能通过手柄控制零距离把玩,旁边还配备了专业详细的解说词。5G技术支持高速传输数据,加上4K、8K高分辨率大屏,参观者能够远程实时欣赏高清视频,博物馆内的文物纤毫毕现,一览无余。

除了可以参观各种瓷器外,参观者还可以借助AR复原技术,观看古代窑工是如何制作洪州窑青瓷的。据了解,5G+VR移动博物馆除了完整还原南昌县博物馆洪州窑青瓷展外,还1:1真实还原了洪州窑青瓷烧制流程、唐玄宗赏瓷壁画及青瓷发展历程。

新奇的体验让居民觉得非常有意思。“非常有趣!和走进博物馆的感觉是不一样的,通过佩戴VR设备,可以抓取展柜内文物进行360度观摩,这是实体馆无法实现的。”正荣大湖社区居民冯星星说。

“5G+VR移动博物馆将文物、科技与旅游深度融合,打破了参观时间及空间的限制,实现了从传统的橱窗观赏变成近距离欣赏洪州窑青瓷。”南昌县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南昌县的历史文化,走近洪州窑青瓷器,接下来除了进社区外,我们还将带着5G+VR移动博物馆进商场、进学校、进工厂。”

资料图

VR+教育

让知识“触手可及”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传统教育带来变革的动力,VR与教育的融合,为师生构建全新的沉浸式学习环境,人机互动与情景教学的模式,帮助老师和学生提高教与学的质量。

日前,在南昌市外国语学校九龙湖初中校区,VR创新教室内一堂有关河姆渡文化的历史课正在进行中。教室内摆放着30多台虚拟现实设备,学生们两人一组,坐在设备前听老师讲解历史课,自己拿着VR操作笔翻转VR设备,直观地了解有关河姆渡文化时期的历史。学生吴依诺课后兴奋地表达着她上这堂课的心情:“坐在这样的VR教室里学习,不仅能让我学到更多新奇、有趣的知识,同时也能感受到现代科技的发展与变化。通过这些学习会觉得课堂并不是那么枯燥,课本上的知识仿佛浮现在眼前,让我对以往的历史也更加了解。”

“在新科技到来的时代,以最先进的设备,引入教学,带给教育一个新的领域,孩子们更喜欢这样沉浸式趣味性的课程,也能为我们培养面向未来的学生。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VR带来的魅力,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该校副校长常庆华说。

同日,一堂名为“红色VR教育展馆”的课程在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红谷滩校区一间VR创新教室开展。“红军长征走了那么多路,真辛苦啊!”“原来红军当年用过的武器是这样的。”学生们戴上VR眼镜,拿起交互笔,直视电脑屏幕,“亲身”体验红色之旅,深刻感受当年的峥嵘岁月。

“借着第一届世界VR大会在南昌举行的契机,学校与相关企业进行合作,把VR创新实验室引入课堂。”该校执行副校长高祖雷表示,“从这几年的实践来看,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提升了。我们计划继续在集团所属其他校区推广VR课程。”

世界VR产业大会连续三年在南昌举办,全球VR资源要素加速向江西聚集,一批VR+教育应用示范也在南昌落地,我市现阶段应用VR教育已覆盖15所VR示范校。

为职业教育发展铺路

VR对于职业教育领域来说,是一把能够披荆斩棘的“宝剑”。它破解了一系列传统教育瓶颈:实验内容不可逆、实验操作危险系数高、教学器材过于昂贵、自然条件下无法实现等问题。通过VR技术一次解决所有问题的同时,实现了沉浸式和交互式学习,推动教学流程、教育课程的全面优化提升,对促进产教融合、建立市场标准以及激活市场上VR教育产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检查进风气管与风压继电器连接紧固、无松动。”“任务完成(用高压气枪清除风机外部的碎屑)”……学员们戴上VR头盔,机车内部构造近在眼前;手握控制手柄,依照系统提示完成检修任务,反复练习掌握维修步骤。这样的情景出现在南昌轨道交通车辆检修VR实训中心。

该中心依托江西科骏实业有限公司推出的轨道车辆检修AR/VR学训平台,让学员在开展现场实训之前,通过VR设备身临其境,熟悉知识要点、提升岗位技能认知,达到缩短培训时间、提升培训效率的目的。

据江西科骏实业有限公司职教产品经理王雨农介绍,平台通过AR的直观表现方式和VR的沉浸技术手段,1:1还原南昌轨道交通车辆维修基地场景和列车构造,模拟真实的操作环境,拆解复杂甚至机械不可见的内部构造,提示重要教学要点及常见故障处理,开展低成本可重复模拟练习,让学员在练习中对零部件实物、装配关系有更直观的了解,解决了“进不去、看不见、动不了、难再现”的教学难题。

除轨道交通车辆检修外,江西科骏实业有限公司的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中药学等VR职业教育课程也十分引人关注。“作为江西VR产业发展的见证者和受益者,公司业务快速扩张的背后,正是VR应用在教育行业受到高度认可,引起需求激增。”江西科骏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小兰介绍,作为江西本土专业从事AR/VR内容研发及平台应用的高新技术企业,其智慧教育产品覆盖全国21省(市、区)、超过1500所院校。

资料图

VR+医疗

打通急救“最后一公里”

“以前我也接受过一些应急救护普及教育,但多为图文表达,无法实际操作。虽然讲座中有现场演示,但时间一久,就容易忘了。现在通过VR技术,身临其境感受现场,还有近在眼前的详细讲解,这种沉浸式的学习方式更具趣味性,也更让人记得住。”在南昌大学应急救护VR实验室,来自南昌大学2020级的唐姓同学摘下VR眼镜,满脸兴奋。

南昌大学应急救护VR实验室里有很多小房间,在这里可以针对不同的救援场景进行训练。戴上VR应急救护设备,体验者可以选择溺水、交通事故等救援场景,并根据自动提示,在仿真人体上进行应急救护。设备上对每个动作的力度、精确度都有提示,能帮助体验者很快地掌握动作要领。

在此之前,市红十字会在培训救护员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学员在碰到真实场景时缺乏临场经验,不敢出手施救。市红十字会组宣处处长陈建香表示:“VR技术模拟现实生活中的多种复杂环境,使学员在真实场景的模拟中掌握各种急救方法。通过互动式培训,实操数据会自动反馈到VR场景中并上传云端,学员可实时调整,学习效果更好。生活中一旦遇到同样场景时,学员就敢于出手施救,这很好地解决了不爱学、不敢救的难题。”

那这套设备的实际应用情况如何呢?近日,在新建区正大社区的一堂新式急救课上,培训师正手把手指导社区居民如何使用设备。现场,市红十字会的志愿者范莹莹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一次急救经历:“两个多月前,我看见一位老人突然倒地。这是我第一次碰到这种情况,十分紧张。但我看到他倒在地上的场景和VR场景里十分相似,所以没有过多犹豫,赶忙上前救助。”

目前,以这套VR急救设备为核心的线上训练平台已研发成功,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将它列为试点项目,向全国推广。通过这一训练平台,我省已有2万多人取得了“红十字救护员证”,有力推动了我省“省、市、县、社区”四级红十字救护联动网络的建设。

资料图

为医疗安全“保驾护航”

医疗培训、临床诊疗、医学干预、病理普及……当前,VR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开启智慧健康新模式。

走进位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VR全息健康管理体验中心,几名患者和家属正在利用VR技术,配合触控和手势识别,了解头、颈、胸等人体部位的常见疾病,以及相关器官的工作原理和病理表现,画面还会同步显示疾病的起因、预防以及治疗方案等信息。

“我们可以直观看到人体器官的跳动和运转,还可以360度观看,感觉很真实。”病人家属刘振平告诉记者,以前总觉得医生说的病变原理很抽象、手术过程很神秘,现在这些知识可以生动展现,病人能够根据细节随时咨询情况,从而更加科学地了解疾病并克服内心恐惧。

推动健康知识的普及、促进医患之间的沟通,VR技术还通过创建一套虚拟世界的仿真系统,提高医疗水平,为医疗安全“保驾护航”。

在江西省心血管病医院,VR技术成为帮助医生训练操作和开展教学科研的“利器”。血管介入手术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手术复杂,对医生的技术和经验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江西省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助理、科研部主任邵靓介绍,利用VR、MR技术,可以模拟临床病例的情况、整体手术室环境,帮助医生沉浸在虚拟现实环境中进行手术操作训练,其表示:“VR技术可以增加相关手术经验,加快医生成长速度,降低手术风险,更好地提高医疗服务的水平。”

来源:南昌日报

南昌发布

微信公众号:nc_fabu

原标题:《南昌:VR近在身边》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