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蒋介石《事略稿本》编校本在台出版:它和蒋介石日记差别在哪

澎湃新闻记者 彭珊珊
2016-07-09 11:23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台北“国史馆”所藏蒋介石档案一向为近现代史研究者所重视,尤其是以蒋介石生平为核心的编年体史料汇编《事略稿本》,其中收录蒋介石日记、函电等,经蒋本人审阅,且有诸多笔记,资料丰富。

近日,13册抗战时期(1937年—1945年)《事略稿本》排印本在台出版,定名为《抗日战争时期之蒋介石先生》。新书发布会于7月7日上午在台湾政治大学举行,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中国国民党主席洪秀柱出席了发布会并致辞。

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为新书题字。

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系教授刘维开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事略稿本》是蒋介石的自定年谱长编,以备日后修谱使用,内容包括蒋介石的日记、函札、演讲、谈话、书告、手谕等,十分完备。

蒋介石自1940年起便授意幕僚人员编纂《事略稿本》。侍从室秘书模仿《春秋》体例,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年,以蒋介石日记为经纬,参阅他历年函电、公牍、讲演等编成大事长编,年限为1927年到1949年,共计287册。

浙江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肖如平曾参与“蒋介石档案事略稿本研究”项目,他指出《事略稿本》摘录的《蒋介石日记》有删改、压缩和加工,但由于《事略稿本》数量非常庞大,除日记外还有电文、信函、讲话及活动等,比日记更加详细,是研究蒋介石和民国史不可或缺的资料。

刘维开认为,与蒋日记原稿相比,《事略稿本》使用起来更便利,但由于后者在编撰过程中对日记内容有适度修正,对于要求史料存真的研究者而言有一定缺陷,“不过先看《事略稿本》再读日记,比直接看日记要好。”

1937年至1945年《事略稿本》排印本,以《民国某年的蒋介石先生》为书名出版。

台北“国史馆”曾将《事略稿本》原件影印出版,共计82册,深受研究者重视。但原件系工作人员以毛笔抄写,加上蒋本人删改、眉批,不易阅读。此外影印版数量庞大、印刷有限,不少青年学者无法窥其究竟。

此次由台湾政治大学人文中心出版的《事略稿本》排印本共计13本,覆盖年限为1937年至1945年,增补了影印版所没有的1937年7月-12月、1939年1月-12月事略底稿。刘维开指出,1937年下半年正好是全面抗战爆发,相关交涉及作战指挥是重点,增补内容中有以前未曾注意的资料,主要与外交有关。

影印版《事略稿本》

编校项目参与者、政大人文中心博士后张智玮告诉澎湃新闻,增补材料是在中国国民党党史馆的协助下发现和挖掘的,其中包括两封1939年蒋介石手书致斯大林函(甲、乙两稿),主要内容是阐述欧战以后的远东局势,希望苏联能够与英美等国联合抗日。

据刘维开介绍,蒋介石日记中对此事记载只有:“写史达林[编按:即斯大林]信,约千余言,审慎再四,决以直言告之。有人恐怫其意,可不顾也。”这两封信最早收录在《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中,但没有说明“甲种函稿”、“乙种函稿”的涵义,而《事略稿本》将两信内容录入并有说明,能使读者明白蒋介石当时有说与不说两种考虑,也可见蒋氏行事。

蒋介石致斯大林函

排印版《事略稿本》内页

蒋介石还曾留下哪些史料?

蒋介石注重其形象的维护与塑造,也特别重视保存史料,其横跨半世纪的日记更是学界内外瞩目的焦点。蒋介石日记约始于1915年,止于1972年8月,其真实性基本已被学界认可。但目前这一史料因归属权纠纷等原因无法出版,只能到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档案馆中查阅。

事实上,2006年胡佛档案馆公开蒋介石日记手稿之前,就已经有学者通过其他材料读到部分内容,如黄仁宇的《从大历史的角度解读蒋介石日记》、杨天石的《蒋氏秘档与蒋介石真相》等,都是在日记开放之前写出的著作。

原因在于,“蒋介石日记”除手稿原本外,还有分类抄本、仿抄本、引录本等。例如1930年代,蒋介石的老师和秘书毛思诚(1873-1940)曾奉蒋命就1919年-1926年、1931年日记作分类摘抄,1933年1、2月及1934年全年日记更有仿抄本,现存于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历史学者杨天石曾使用毛思诚摘抄本的日记内容做研究。蒋日记手稿原本开放后,他赴美查阅,并在新闻采访中表示:“我关心的是摘抄本有没有隐瞒、歪曲日记的内容……看过以后我觉得,摘抄本是恰当、准确的,没有问题。最重要的中山舰事件的记载也没有问题。”

另一种日记摘抄本,是1950年代蒋介石命奉化同乡王宇高、王宇正整理编成的“五记”:《困勉记》、《省克记》、《学记》、《爱记》、《游记》。五记以第三人称方式记述,并对日记有所改动,无论是内容还是可信度,都比《蒋介石日记》相差较多。

藏于美国的蒋介石日记手稿

除各种版本的日记外,蒋介石研究最核心的档案资料是近代史学界著名的“大溪档案”,也就是现藏于台北“国史馆”的《蒋中正总统档案》。这里有1923—1971年间蒋介石统军主政时期的政治、外交、军事、财经、文教、交通等各方面文件资料,其中“文物图书”一类中就有《事略稿本》、“五记”等。

这批资料最初由国民政府总统府机要室保管,1949年国民党迁台后被保存在桃园县大溪镇图书室,故称“大溪档案”,在1987年台湾解严之前,很少有学者能够利用。史学家梁敬錞(1893—1984)曾参阅部分“大溪档”写出著作《史迪威事件》(1971年),当时学者多投以羡慕眼光。

1979年这批资料移存于阳明山阳明书屋,1990年代转移到台北“国史馆”正式开放。2015年,“国史馆”以馆藏蒋介石档案为基础,参考《蒋介石日记》等资料编成《蒋中正先生年谱长编》,完整勾勒其从出生到逝世(1887—1975)的生平大事、行动轨迹。

2015年出版的蒋介石年谱

另外,蒋介石一生曾发表大量著作、文章与演讲辞。抗战期间国民党中执委宣传部编过《总裁言论选集》,台湾方面曾整理出版《蒋介石文集》、《先总统蒋公全集》、《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