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张子琛下海救人遇难:仅有程式化报道恐使对悲剧的深思“溺亡” | 评论

2021-10-20 19:3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张子琛下海救人遇难: 仅有程式化报道恐使对悲剧的深思“溺亡” | 评论 原创 评论部 新闻周报

10月2日18时30分左右,一对来自陕西的父子在海南省琼海市博鳌镇某酒店附近海域下海救人,当救援人员赶到时,儿子张子琛和溺水者均已遇难。

10月7日,人民日报、新华社每日电讯等媒体发文悼念张子琛,与众多类似事件的报道内容相似,大致可以概括为:事件经过、人物简介、有关部门依法表彰、缅怀英雄、提醒公众注意安全。但面对悲剧,媒体止步于如此程式化的报道,远远不够,甚至可能是不负责任的。

人民日报与新华每日电讯公众号推送截图

不可否认,此类报道有一定意义。可信度较高的媒体对悲剧事件做出评论和引导,一方面引发公众对见义勇为行为的敬意、对遇难英雄的悼念,另一方面也敲响警钟,让多方防患未然。

然而,时至今日,在陕西父子因涉险救人而遇难的事件发生后,报道方式、公众反应仍旧如此,我们不禁要发问,是现在公众的承受能力变强了,还是媒体和群众都陷入了“同情疲劳”?

时隔五天发文悼念的众多媒体,并没有因为多出来的时间而做出更深层的追问,《新京报》也仅止步于采访张子琛的父亲。

张子琛(图片来源:网易)

经过检索,不难发现,对于此次悲剧的进一步思考在事发后近一周才逐渐出现,且以部分自媒体、新闻门户网站为主,而与此同时,公众关注的视线也已逐渐转移。海域是否为涉事酒店私属还很难确定、危险海域附近未设置提醒标志、酒店是否积极施救尚存疑问、救援人员为何一个小时后才赶到现场……隐藏在这些事实背后的诸多问题已悄然在“程式化”报道的海洋中,随着这起“似曾相识”的悲剧一并“溺亡”。

信息传播是新闻报道的价值,但并非新闻报道的全部价值。面对悲剧,报道中的人文关怀不应单单体现于引发全网的缅怀、愤慨、振臂高呼,也应体现于情感退潮后,有更进一步的思考。如果每一次“见义勇为”都被当做缅怀的典型、感人的事迹、难平的遗憾,无异于是使“为众人报薪者冻毙于风雪”。

一直以来,此类程式化报道多偏重于温情叙事。倘若是天灾,报道中蕴含着希望与力量,尚有可取之处;但若是人祸,如此报道恐怕就有冷漠之嫌。张子琛遇难的海域在10月1日、2日两天,接连三人遇难,认定为天灾,恐怕难以自圆!

张子琛的最后一条微博

部分网友的留言缅怀

除了此类涉险救人遇难的事件,还有儿童困在车中窒息致死、违规用电造成火灾等,都是频频发生的悲剧,而针对此类事件的报道往往遵循相似的 “规范”,缺乏更具体细微的深思与更深层次的追问。但悲剧的发生却从来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在媒体为公众塑造的正面框架里,哀声四起的背后,不是刺痛灵魂的悲怆,而是越来越无动于衷的“同情疲劳”;追悼表彰之下,不是深厚的情感,而是悄然蔓延的冷漠。

悲剧面前,媒体能做的,应不仅仅是一句“张子琛,一路走好”。表面上的及时报道始终无法掩饰“见怪不怪”的冷漠,真正的尊重生命,永远在“程式化报道”的框架之外。

文字:訾予思

图片来源于网络

原标题:《张子琛下海救人遇难: 仅有程式化报道恐使对悲剧的深思“溺亡” | 评论》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