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许成钢:经济学有用吗?

2021-10-20 16:3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许成钢,1991年获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Reader)、哈佛大学国际发展研究所研究员、香港大学《国之基金》经济学讲座教授等教职。2013年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2016年获首届中国经济学奖。研究领域包括中国的体制与发展、“软预算约束”、法与经济学、金融与经济增长、金融监管及政治经济学等。

本文选自许成钢《探索的历程》(中信出版社,2021),学人Scholar经出版方授权发布。

最近频繁提到的所谓经济学的困境,主要是2008年金融危机刺激的。经济学对这场金融危机并不是真的没有预料到,也并不是真的没有帮助。如果将2008年的金融危机和1929年的金融危机做个对比:和1929年一样,2008年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在美国,并从美国扩散到全世界。但2008年美国应对危机的情况远远好于1929年,全球应对危机的情况也远远好于1929年。之所以如此,本身就是经济学在起作用。

经济学是一个非常宽泛的领域,有非常多的声音。有预料的那个声音和有帮助的那部分理论,在经济学里占的比例很小,没有得到人们足够的注意,但并不是没有。所以简单地把经济学说得一无是处,实际上是不了解经济学的发展,包括一些所谓的经济学家也并不真的了解经济学的发展状况。

我们不妨将经济学和物理学做一个对比。在研究物理世界的时候,物理学一定要做假设。经济学也一样,在研究经济现象的时候也一定要做假设。当我们面对一个社会现象做假设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这个理论产生的内容在多大程度上能帮助我们理解经济世界。如果你只是盯着那个假设看,就会觉得有一些假设很奇怪。但不管经济学还是物理学,科学得到的成果都是这样做出来的。科学最重要的作用是它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帮助人们理解某个现象。好的假设是理论分析的力量所在,而不是弱点。经济学可以告诉你这个地方有危险,或者这个地方有非常大的产生金融危机的危险,但是哪一天产生,具体以什么形式产生,没有人能真正预测。

我之所以说经济学基本上是有用的,原因在于它是分析的基础,而不等于分析的结果。每一个经济学家有了这个理论基础,有了一些分析工具之后,还一定要面对现实。如果人们没有能力面对实际问题,只是简单地照搬教科书,或者简单地照搬某几篇研究论文,那就会错得一塌糊涂。当一个学者没有能力面对现实却指责教科书,这实际上是误导。

经济学里非常重要的一个理论是一般均衡理论。任何学经济学的人一定会学到这个理论。一般均衡理论有很强的基本假设。有些人会说,在这样强的假设条件之下的理论是没有用的,但其实,好的理论是对某个现象的理解,而不是对这个现象的预测。当你面对更具体、更实际的问题时,你一定要离开它,因为它只是一个理论基准,是抽象的。也就是说,一定要在基准的条件下面对现实的问题,同时要和简单的模型保持相当的距离。这样的训练是必须的。没有经过这方面训练的人,根本不可能理解市场经济的基本现象。

在过去十几年里,经济学有非常巨大的变化。比如,现在经济学的新兴领域是政治经济学。人们听到政治经济学这个词可能以为是很老的东西,但是今天的政治经济学和19世纪的政治经济学是两回事。即作为对象是一回事,但分析的方法和手段等完全是不同的。今天的政治经济学,背后的分析工具大量来自博弈论。如此一来,我们对政治经济学有了远比以前更深入的认识。如果你作为研究博弈论的学者,不能面对现实,当然就永远不能解释任何现实问题。这是纯理论的一面。

另一面就是实证的一面。实证一定是和理论工作相关的,但是实证一定是要面对现实的。什么叫作面对现实?就是要拿到数据,包括别人搜集和自己搜集的数据。自己搜集的数据还包括自己创造的数据。自己创造不是说自己造数据,而是自己创造搜集数据的好方法。数据可以反映现实中人们不知道的一些信息。比如,有大量现实的问题人们可以看到,但是没有办法度量。只要没有办法度量就没有可能在科学的范围内讨论。如何把数据收集起来,其中有大量创造性的工作,需要很踏实、很费力的工作。比如当代经济学基金会的成立就会非常有帮助。

政治经济学正面临着非常重要的机遇。比如讨论到中国的问题一定既是中国的经济问题又是政治经济学的问题,而不是离开政治的纯经济学问题。任何面对中国的重大问题,必须是政治经济学的。而讨论中国的政治经济学,我们面对非常基本的挑战,因为中国的制度和西方的制度有非常大的不同,西方的学者往往不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很难认识深入。所以我们简单地搬一个模型过来就会搞错。面对中国的问题,首先要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其次在科学的基础上进行抽象。在弄清楚事实的情况下,能够建立起跟中国相关的政治经济学模型,这部分工作既是巨大的挑战,又是极其巨大的机会。

现代经济学里取得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进步就是经济史。在讨论制度在历史上的演变过程时,人们开始使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析历史上的问题,比如运用博弈论分析历史上的制度是怎么演变的。把历史上的数据整合在一起,再反过来进行验证,这是经济学最近非常重要的发展。在这方面,中国有极其巨大的潜力,应该会有充分的发展,但是目前仍然处在非常早期的起步阶段。

实证研究很费钱。一个基金会有很清楚的指导方向,专门向实证研究投入力量,尤其是面向年轻人,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足够多高质量的实证研究,仅仅从形式上支持交流是没有用的。从中国现在的情况看,交流本身已经不是特别困难了,大量的学者是从海外回来的。交流渠道是畅通的。关键在于中国自己的实证研究要取得好的发展。中国的历史数据浩如烟海,但是这么巨大量的历史数据很少被使用。其中有很多的原因,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需要有愿意花力量且数量比较多的合格的年轻学者,他们能够投入这一工作中。

原标题:《许成钢:经济学有用吗?》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