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张道德:《菜市内外》(创建全国文明城系列随笔之三)

2021-10-19 17:1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FOCUS ON US

创建文明城市

WEN MING CHENG SHI

创建全国文明城,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龙头工程,是全县上下共同的愿景。如果所有的困难就是横亘在眼前的一条大河,我们也必须坚定信心,风雨兼程,持续不断地驾船强渡,才有可能抵达胜利的彼岸。当下我们的短板集中体现在交通秩序、农贸市场、小区小巷等重点环节。本系列随笔,意在唤起干群千百万,同心干。我们坚信在省市文明办的大力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时刻想着人民群众所需所盼,合力创建、持续落实,大美肥东,必将更加温暖和谐。

——肥东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道德

菜市内外

每个清晨,人们还在酣声四起之时,菜市场已经沸腾起来了。

菜市场,不论是达官显贵还是贩夫走卒,都是须臾离不开的地方,因为“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也。”一日三餐,是基本的生活之需。

农村买菜到集市,城市买菜去市场。从字面上看,集市泛指乡村商品交易的地方,有小百货类商品、牲畜交易、木材市场,以及菜市场等。而城市里的市场,多以专业分类,比如家具市场、建材市场、电器市场、机械市场等,后来发展到大型综合市场,以及超级市场等类型。但不论怎么演变,菜市场(或者叫农贸市场)总是有其独特的地位。当年的“菜篮子”工程,是为广大市民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而推行的供给措施,而今,在供应已相对充分,且城市人口加快积聚的现实情况下,如何既让菜篮子既能保持丰富,也能实现健康安全,则是城市管理的必答题目之一。

菜市里,长期贩卖菜品或肉食类的,多有个木板台子,或水泥台子,称为固定摊位,放上菜品即为开张。还有些临时个体小商贩,所卖蔬菜属于自己生产的,量不大,也不需正式铺子,往往把菜品直接置于地面上(或铺个编织袋子之类),也算是在卖菜了。小时候,家乡的集市就是如此简单。每逢大集,卖蔬菜的、卖水果的、卖海鲜的、卖猪牛肉的、卖鸡鸭鹅的......各类商贩云集在一片不大的棚架下,顶着日晒雨淋的可能,进行着买卖交易。讨价还价声、吆喝叫卖声,还有争夺地盘声,可谓声声灌耳,比一千年前的“清明上河图”场景有过之而无不及。城市化已经发展到今天,这种“烟火气”方式的存在,既有传统集市交易方式的延续,也有表面繁荣下的种种烦恼。

事实上,热闹归热闹,但问题真不少。这些个体商贩多是自己进货、自由销售,进货渠道广而杂,没有标准化检验,质量问题难以追究,而且购物环境差,秩序混乱,尤其是一些鲜活宰杀区,更是污水横流、污物遍地,谈不上卫生安全保障。市场内外,二轮三轮四轮,还有平板车,横七竖八、随意堆放,一个“乱”字都无法形容得了。

随着城市消费人群的变化和需求的不断提高,市场环境、农产品种类及质量安全等,越来越被关注。自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城市农贸市场改建成超市,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到城市开办农产品超市”。显然,农改超的好处是将消费者的生活方式转向标准化、安全化。

就本市而言,传统菜市场转型的步伐,近几年来有了较大的进步。不仅有几家大型超市经营农产品,而且也相继建设了几家规范化的专业菜市场。这些大型超市里的农超区和那些新建的专业菜市场,不再担心日晒雨淋,也不会有争夺地盘的乱象。整个功能区宽敞明亮、干净整洁。管理机构完备,检测结果公开。各类区位标识清晰:蔬菜区、水果区、海鲜区、熟食区、肉类区,整齐划一,清清爽爽。扑面而来的是卫生、清洁、文明,与传统菜市场的拥挤、脏乱差已形成鲜明的对比。但局部问题仍然存在,比如活禽宰杀区干湿不分离,市场周边车辆乱停乱放,临时小菜贩随意摆摊等等。这些问题只要加大督查督办力度,不难解决。

然而相对于全市五十多万人口规模的需求来看,这样的菜市场还远远不够。那些传统的就地摆摊式的老菜市,依然在发挥着最基本的供给作用。一些临时搭建的菜市场,因为先天条件不足,现代化功能无法叠加进去,所有的脏乱差问题看起来依然“涛声依旧”。市场监督及城管队伍与社区工作人员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受制于基础条件的脆弱,多是疲于应付,解决不了根本问题。面对越走越近的文明城市创建脚步,彻底改变现状,就显得任重而道不远了。

新的要建,老的要改,这是当下必须要面对的现实。

新的怎么建?现有的几家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的菜市场,面临着市场和管理的双重压力,逐利的基本属性无法改变,则要求其持续投入并加强管理,明显有些两张皮。所以,政府要从民生保障角度,根据人口居住密度及服务半径,以及群众的购物习惯等,科学选址布点,继续投资建设标准化“邻里服务中心”类综合性菜市场,投资方式应以公共财政为主,社会资本为辅,经营可以市场化择优。把卫生、安全、公平设置和结算方式等功能一并设计,实现便民利民的同时,也体现城市文明的温度。

老的菜市场,由于历史的原因,其产权私有且复杂多元,面对成堆乱象,只想坐等收费,既不愿出人力成本加强管理,更不愿加大投资进行规范化改造,已成通病。政府从安全、卫生的角度,近年来,已尽可能加大投入实现局部改善,但受制于私人产权属性,这种修补式投入不能解决根本问题。顺应长远发展大势,综合施策,淘汰落后模式,已是必然。也许过程会有些曲折,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建设更多的现代化多功能菜市场就一定会受到群众欢迎,用良币淘汰劣币,也是市场法则。合肥的苏湾菜市,也是在改造老市场的同时,新建的一个菜市,可贵的是,设立了“露水集市”功能区,把那些就地式摊贩也安排了去处,可谓人性化举措。

对一些必须要建的临时菜市场,起点要高,不能只画一个区域,然后既无建设标准,也无配套措施,任其一地鸡毛式铺展,实际上等于增加了一个新的乱象聚集区。济南市是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一些简易菜市场的管理也实现了“五统一”:统一划线经营、统一柜台尺寸、统一外立面封闭、统一干湿分离、统一车辆停放。整个市场干净整洁、经营有序,可见其管理之精准有效。还可以借鉴外地做法,探索用移动集装箱式联体搭建临时交易平台,既整齐美观,又利于管理。

菜市场不仅要发挥蔬菜流通的功能,还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这实际上已经是衡量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标识了。

菜市场依旧沸腾,但不要再是煮成一锅粥式!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吧

求分享

求收藏

求点击

求在看:,。视频小程序赞,轻点两下取消赞在看,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原标题:《张道德:《菜市内外》(创建全国文明城系列随笔之三)》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