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和红色山河的约会 | 山西红色之旅——走进太原解放纪念馆

2021-10-20 17:0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怀揣着梦想,踏一路荆棘,以满腔热血,走红色之旅!蕴含精神的风景,一直在身边,从未走远,我们,在风景中,走向未来,走向辉煌。9月15日起,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官方微信推出“和红色山河的约会”系列专题。让我们跟着《山西红色之旅》开启一次特殊的旅行。

讲红色故事

太原自古就是北方军事重镇,是兵家必争之地。

解放战争中,阎锡山妄想解放军也像历史上的攻城者一样铩羽而归。于是,他在北起黄寨、周家山,南达武宿、小店镇,西起石千峰,东到罕山的防线内,修筑了大小碉堡5000多个,在城东牛驼寨、小窑头、淖马、山头,城东北卧虎山,城东南双塔寺等要点,都建起了以碉堡群为骨干的永久性工事,形成了种类繁多的外围据点、纵深阵地和城防工事,使太原构成了由各式堡垒与壕沟、暗道相结合,互为依托的多层次、大纵深的环形防御体系。

这些碉堡以地堡、暗堡、梅花碉、简碉、庙碉为主,依山势而建,种类多样,形态各异,尤其是有一处轮廓长得像寺庙、因为重要的军事价值和稳固结构而被称为“碉王”的阎锡山指挥碉——庙碉,堪称是牛驼寨防守太原东山的核心阵地。

要想攻克牛驼寨,必须先攻克庙碉。可是牛驼寨本就地势陡峭,沟壑纵横,是凭借天险扼守太原的关隘,也是阎锡山重兵把守且赋予厚望的“四大要塞”之一。

由石块和钢筋水泥构筑而成的庙碉更是异常坚固,墙壁厚度超过一米,四周还有几个各自有通道相连的小碉堡,炮弹打上去只能留下一个白点。即使在经历了多次重大战役之后,庙碉仍然基本完好,如今还是全国唯一一处保存完整的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碉堡战斗遗址。可想而知,当年攻克庙碉、进而攻克牛驼寨,是多么艰难重大的一项任务。

寻红色印记

太原,古称晋阳,又称“龙城”。

春秋时期,这里属于晋国疆域。自从2500多年前晋国正卿赵简子在此筑城之后,就成为屹立在华夏北方大地上的一座雄城。它处于传统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分界线上,又位于南北交通的战略位置,文化交流十分频繁、碰撞特别激烈,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几乎从它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就和烽火硝烟相伴。

春秋末年,晋国六卿内乱,韩、魏、智三家围攻赵氏,晋阳成为赵氏最牢固的堡垒。三家围攻两年都无法攻下,后来智瑶引水灌溉晋阳城,城中到了“巢居而处,悬而炊,财食将尽,士卒病羸”,百姓“易子而食”的地步。生死存亡之际,赵襄子派出家臣张孟谈趁夜出城,密会韩、魏,最终利用三家嫌隙,联合韩、魏反灭了智,三家尽分智地,赵氏多得十城。

西晋末年,胡人南下,整个中原成为游牧民族的草场。只有刘琨带着1000多人驻守在晋阳,不仅抵挡住了匈奴族刘渊的攻击,还增修了晋阳城,十几年里,晋阳成为衣冠南渡后汉人唯一的寄托。盛唐时期,李唐王朝龙兴之地晋阳被称为北京,与西京、东京一起,位列当时三大都城之一,繁华荣耀,盛极一时。宋朝初年,赵匡胤、赵光义兄弟开启统一中原之役,兵锋所指,所向披靡,只有晋阳,屡次挡住了他们的铁蹄,一直到最后,也没有攻破城池。北汉小朝廷投降后,千年晋阳城被赵光义付之一炬,化为白地,但太原重要的战略位置并没有因为晋阳的消失而减轻半分。在离晋阳古城北25千米的地方,又有一座雄城——太原府城拔地而起,今天的太原城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小贴士

在跌宕起伏的太原千年历史中留存下来的,是诞生于这个过程中光辉灿烂的文化。

“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的太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从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王之涣,到诗豪白居易、名相狄仁杰,再到写出旷世名著的罗贯中、元好问、傅山;从古老的晋祠,到现存元代最大的道教石窟——龙山石窟;从雕刻于北齐天宝时期的蒙山大佛,到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双塔寺;以及有280多种制作工艺,以打卤面、刀削面、拨鱼儿、猫耳朵等为代表,可以蒸、煮、煎、炒、烩的一百多种面食,都是它的标志性元素。

如今的太原越来越美。穿越整个太原市、诞生了无数故事传说的悠悠汾河,给太原带来了温润的空气和旖旎的风景;曾经遍布小煤矿的东山、西山也变成了一座座樱花、杏花、桃花盛开的花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太原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在新时期都取得了巨大的飞跃。

分享

收藏

点赞

原标题:《和红色山河的约会 | 山西红色之旅——走进太原解放纪念馆》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