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苏炳添奥运发威,《顺子加油》上映,中国田径下一个领跑者会是谁?

2021-10-30 19:5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作者:史凯

“长跑就是我的人生,我不喜欢前面有人。”

10月21日,电影《顺子加油》上映,随着这句台词的爆火,也让影片的故事原型中国国家田径队马拉松项目运动员、云南大理姑娘张德顺进入大众视野。

被誉为马拉松“一姐”的张德顺,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女子马拉松项目中获得第47名,在不久前的全运会上获得女子10000米和女子马拉松双料冠军,并摘得女子5000米银牌,在第30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获得女子10000米冠军。

张德顺不懈努力追逐跑步梦想,一步一步成长为专业运动员的励志故事,再次激起人们对不久前苏炳添等众多奥运田径干将的致敬。

可能从来也没有哪一年像今年一样,激起人们对田径运动惊叹般的热烈关注。因为以往被世人认为不属于亚洲人的田径运动,今年被中国人改写了诸多历史。

中国田径正在奋起直追

中国“苏”度、中国“姣”傲、一掷夺金、中国第一人……不久前的2020东京奥运会期间,这些谐音词铺天盖地出现在各大网络平台和报刊上。

在东京奥运会上,苏炳添以9秒83的成绩闯进男子100米决赛,刷新亚洲记录,成为第一个进入决赛的黄种人;王春雨以1分57秒的个人最好成绩闯进女子800米决赛,创造了黄种人首次出现在奥运会女子800米决赛赛场的历史。

与此同时,男子4x100米接力、女子4X100米接力双双晋级决赛,为历史首次;巩立姣以20米58的个人最好成绩获得女子铅球冠军;刘诗颖以66米34的成绩获得女子标枪冠军。

苏炳添刷新历史之后,与他有关的新闻内容蝉联微博热搜的前几名,且热度持续不减。一张1932年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与2021年苏炳添对比的拼图更是在网上刷屏。

从1932年代表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会的刘长春,到后来的马家军、王军霞、刘翔,再到如今的苏炳添,89年来,中国田径短跑每突破的0.01秒都艰难不易,这些领跑者的不甘与拼搏正是中国田径运动努力拼搏的缩影。

长期以来,中国在小众体育项目上获奖牌多,而在田径类大众体育项目上相对薄弱。根据身体素质而言,亚洲人在田径运动上比欧美和非洲人有一定劣势。

今年的奥运会让无数国人看到了中国的田径项目特别是短跑项目正在奋起直追。但同时仍需看到,中国的田径运动与世界领先水平还存在差距,而这也反映出当前中国体育特别是田径运动的劣势和不足,仍然需要拼搏。

中国田径如何“加速度”?

田径运动被誉为现代体育发展的源泉,是一切体育比赛的基础,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体育水平和潜质的标尺。

“得田径游泳者得天下”的说法从第一届现代奥运会贯穿至今,甚至公元前776年在古希腊举办的古代奥运会,也只有“跑”一个项目。

在世界范围内,奥运会上的田径项目特别是短跑项目关注度高,而中国人对田径运动的痴迷程度远不如欧美人,这也因为中国田径运动的整体水平一直无法进入到世界先进行列。

很多人认为,中国田径运动薄弱,源于关注田径的人少,田径赛事少,中国举办的最高水平的田径国际赛事则更是少之又少,而这些又导致田径运动的人才也少。

“在我的印象中,只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鸟巢现场观看过田径比赛,之后就再也没有现场观看的经历。”北京上班族何先生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正是这样的原因,导致他基本上不关注田径运动,只是逢奥运会时才关注。

北京在校生赵鑫也对本刊表示,他以前经常在北京工体看球赛,也在鸟巢也看过几场球赛,但从来没看过田径类的现场比赛,田径运动的激情画面都是来自于电视观看。

但事实上,中国对田径运动一直不缺关注,从2005年上海首次举办黄金大奖赛,到2010年上海承办钻石联赛,再到北京承办田径世锦赛,中国一直在逐步填补没有世界顶级田径比赛的空白。

赛事的举办,无疑会大幅带动体育运动的活力和提升,也能更好地激发全民的关注度和参与热情。但长久而言,田径类大众体育运动项目的超越,根本上与全民身体素质的进一步提升是分不开的。

据央广国际在线报道,早在2015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会见国际田联主席迪亚克并接受国际田联金质荣誉勋章时就曾指出,中国高度重视发展体育事业,致力于提高全体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把参加体育运动作为在民众中倡导和推广文明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把体育锻炼作为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方式。

今年8月,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就促进全民健身更高水平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和健康需求,提出5年目标和8个方面的主要任务。

在专业人士看来,国家发布健身行动计划后,中国人会更加重视田径项目。而未来大众体育运动不断增强的中国,也必将会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

在迈向体育强国的路上,同时也需要从体育教育、文化传播、文艺作品的传递和呈现等更多方面着手,让更多人关注与参与。

正如中国田径协会副主席田晓君在电影首发仪式上表示,“体育可以改变人生,电影可以影响体育。《顺子加油》这部电影将会帮助更多的人了解田径,也会让更多的电影人关注田径。”

今年中国田径运动员的精彩表现,极大地提振了中国大众体育运动的士气。向体育强国迈进的中国,需要更多生生不息的时代攀登者,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会诞生更多的田径领跑者、更多的体育运动攀登者。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