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如何创新人事人才服务模式?上海这个区作出了这样的探索

澎湃新闻记者 邹佳雯 综合整理
2021-10-22 19:16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近日,在2021全国双创活动周上海分会场启动仪式上,上海市发展改革委介绍,上海创新创业的核心动力,首要因素源自聚集人才。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作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中唯一整建制纳入的上海中心城区和北向拓展带的起点,长宁区正围绕推进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精品城区这一目标,依托“虹桥智谷”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着力打造国际贸易核心承载区、服务经济品牌示范区、智能智慧创新集聚地和时尚文化创意策源地。

从“最多跑一次”到“我来跑一次”

能不能吸引人才、集聚人才、用好人才,人才发展环境是关键要素。基于此,“虹桥人才荟”应运而生。

很多在长宁工作的人才手机里都关注了一个“长宁虹桥人才荟”微信公众号,居住证积分、居转户、人才引进、留学回国人员落户等政策“一键直达”,申办条件、申办流程及相关材料“一点即知”。

除了线上服务,“虹桥人才荟”在全区各街镇和部分楼宇还有36个服务站点,这些服务站点成为了上海虹桥海外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的延伸到社区的“办公台”,为社区周边的企业提供全面、高效、优质的人才服务,深入推进人才业务“门口就办” “就近好办”。

长宁人才服务品牌“虹桥人才荟” 本文图片均为 长宁区 供图

自去年底上海实施人才新政以来,为切实提升企业和人才对新政的感受度和满意度,区人才服务中心还推出“上门办”创新举措,为企业员工提供上门受理服务。“上门办”服务内容包括上门讲政策,上门指导“一网通办”,上门帮助完成审核,上门拿回企业申报的材料等,把人才服务中心的业务受理“工作台”延伸到企业“办公台”,把“一网通办”原本由单位人员的“最多跑一次”转为人才服务专员上门办结的“我来跑一次”,让人才服务更贴心、更高效。

在虹桥海外人才荟咨询的国际友人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打造“做人才工作的专业人才”朋友圈,今年5月,以HR为群落的“虹桥人才荟”也在长宁落地。虹桥分会在上海市企业HR联盟的整体框架下,采用企业席位制形式组成,成员主要来源于虹桥商务区、长宁区范围内的世界500强企业、大型央企国企、重点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负责人以及区域内高校学生处的负责人。

“大”到校企合作,“小”到体贴个人

与此同时,长宁还在探索如何更好的服务高校人才。

3月,天山路街道“虹桥人才荟”天山驿空间人才服务分中心正式成立。 

今年6月,长宁区与上海商学院牵手,促成了全市首家以政产教融合为重点的区校合作,也达成了二者的支部联建。签约仪式上,双方达成协议,将进一步发挥政府、高校和企业的优势,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应用研究、联建共建等方面深度合作。

而早在2020年11月,长宁区人民政府还与东华大学签署了区校共建战略合作协议,围绕深化推动“环东华时尚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推进双方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时尚创意、区校资源共享等领域的深度合作,推动产业创新成果落地。

长宁区与东华大学签约战略合作协议 

近年来,依托区校合作平台,长宁区围绕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区建设,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在学科前沿、人才培养、高校智库等方面的引领优势,为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具体到毕业生个体,长宁区精准对接高校就业需求,召开联动专场招聘会,仅在5月的专场招聘会上,便有长宁区特色产业的龙头企业及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知名企业近270家,设置了1000多个岗位,招聘4000多人。这吸引了包括东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等高校的学子包车组团前来。

2021长宁区精准对接高校联动专场招聘会 

招聘会并不少见,但这场招聘会却开创了新的服务模式——由区人社局团员青年为主体打造的“星播客”栏目也在大学生关注的哔哩哔哩网站(B站)上首次亮相,邀请企业HR线上直播带岗,同时穿插青年人谈面试经验、开展劳动争议仲裁、工会维权、人才政策小课堂等内容,为高校毕业生带来“干货满满”的就业资源和入职宝典。同步建设线上招聘的产学联盟云平台,配合现场招聘会,让来不了现场的求职者们也能在线投简历,扩大招聘会的服务规模和效应,打通就业信息“最后一公里”。

不止如此,长宁区还将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区就业促进中心、区总工会和区人才服务中心的青年讲师们组成的区人社局“青宁萌”助企服务团请到了现场,围绕就业创业、人才服务、劳动保障等就业政策,为学生一一解答职场疑问。

招聘会现场的“青宁萌”星播客

    责任编辑:高文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