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新时代·铁路榜样丨钱锋:心细如发的光缆守护者

2021-10-23 17:2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以下文章来源于人民铁道 ,作者人民铁道

人民铁道.

《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官方公众号,为您提供铁路新闻信息的权威发布、实时报道、专业解读。

钱锋

上海局集团公司上海通信段金华通信车间通信工

钱锋,中共党员,现任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通信段金华通信车间通信工,曾获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铁路劳动模范、全路首席技师、火车头奖章,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深秋的浙南山区色彩斑斓,沪昆铁路蜿蜒其间。一条条调度指令通过通信光缆,指挥着一趟趟列车奔驰不息。作为这条铁路通信“动脉”的守护者,钱锋在群山间已穿梭了30年。30年间,他从一名中专毕业生成长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技术大拿。

潜心钻研

百折不挠破解技术难题

身处崇山峻岭中,专心致志地接续光缆,这是钱锋的工作常态。

沪昆铁路金华段和金千铁路共有400多公里,多数处在浙南群山环抱之中。钱锋翻山越岭,负责这段铁路通信设备的养护工作。长年累月的风吹日晒,让他皮肤黝黑、脸庞紫红。

辖区山高林密,架空的光缆时常引来松鼠光顾。它们有时在上面蹦蹦跳跳,有时把光缆当成“磨牙棒”,一口啃下去,往往就造成了通信中断。钱锋算了一笔账:处理受损光缆,如果增加光缆接头,那么信号每经过一个接头,强度就会减弱;若不增加光缆接头,该段光缆只能成段更换,不但故障延时难以控制,而且费时费钱。

关键还是要从源头上防止电缆受损。他想了很多种办法,例如在光缆外包铁皮、套子等,但问题始终没能彻底解决。于是,钱锋开始研究松鼠的习性。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发现松鼠虽然喜欢乱啃,但从不啃钢网。于是钱锋试着将穿在光缆上的“外衣”由低碳钢丝网改成不锈钢钢丝网。经过试验论证,这种新方法能有效防止松鼠啃咬,随后在全段迅速推广应用,节约成本支出上百万元。

铁路通信光缆一般为24芯,按照传统方法,作业人员每次接续需要将整个光缆全部剪断,再一一熔接,故障延时难以压缩。钱锋创新提出“纵剖接续法”:在不中断光缆传输的情况下,准确定位故障点;纵向剖开光缆外皮,找出受损纤束单个剖开,进行精准修复,完成受损纤芯的接续。

纤芯细如发丝,纵剖稍有不慎就会将接续光纤割断。为了做到精准作业,钱锋收集各种类型光缆的资料编辑成册,白天练习实作、晚上学习理论。经过50多天的反复练习,最终,无论哪种类型的光缆,他都能精确纵剖,纤芯毫发无损,故障抢修时间从起初的90分钟缩短至30分钟。

近5年来,钱锋先后带领团队自主攻关破解各类通信维护难题26项。

冲锋陷阵

信号在洪水中再次恢复

关键时候冲得上、豁得出,这是同事们对钱锋的印象。2017年6月下旬,浙江江山地区遭遇70年一遇的强降雨,短时间内降雨量超过300毫米。沪昆铁路江山江大桥的护锥冲毁,桥头路基下沉,大桥危在旦夕。埋在地下的通信光缆由于失去支撑,被洪水冲出水面。

悬空在泥石流上的光缆随时都有可能断开!钱锋带领党员突击队冒雨连夜赶到现场,守在光缆旁。突然,桥面第一孔桥墩被大水冲走,石块击中光缆,顿时断成两截。他紧了紧身上的安全绳,随手拿了根木棍,跳进齐腰深的洪水中,脚踩着河底乱石,一步一步蹚水捞起两段光缆,又麻利地爬上岸。

疾风骤雨中,几名同事脱下雨衣,围站在一起,用手托着雨衣搭起一个临时雨棚。钱锋小心翼翼打开设备,开始接续光缆。纤芯在风中摇摆,汗水和雨水在脸上交织,他在手电筒的灯光下,一根、两根、三根……24根纤芯不到半小时,全部接续完成。因洪水中断的通信恢复正常,大家都松了口气。

事后,有人问钱锋:“跳下洪水的那一刻,你怕吗?”他说:“一点不怕那是假的,但是大桥抢险救援正在节骨眼上,运输生产一刻也耽误不得!早一秒恢复通信,就少一分损失。”

抢险作业争分夺秒。为了保护路基,大家需要沿着光缆,在附近打下一排木桩。钱锋担心刚刚恢复通信的缆线受到损伤,一直守在光缆旁。暴雨中,他抱着长达2.5米的木桩,全程指引打桩机作业,防止出现桩位偏移,守护着每一寸光缆的安全。

寒来暑往,2018年12月下旬,浙江地区下起大雪,沪昆铁路沿线光缆部分纤芯衰耗严重,原因不明,且故障点无法准确定位。正在休假的钱锋接到单位打来的抢修支援电话,二话不说赶往现场。路上,他凭借丰富的经验,一边询问故障现象,一边作出初步判断。一到机房,他立刻开展数据测试和波形分析,迅速找出故障原因并准确定位故障区段,然后拿起工具,沿着白雪覆盖的崎岖山路,深一脚浅一脚地朝着故障点走去……不一会儿,段网管中心打来电话,各项数据开始逐步恢复正常,报警相继解除。从赶到现场到故障排除,钱锋仅仅用了两个小时。

严师带徒

绝活儿在传帮带中传承

“能在1分钟之内准确判断光缆故障点,并在几十根光纤中接好受损纤芯,钱师傅这一手绝活儿,令人佩服!”同事张镇说。

铁路通信技术性强,发展日新月异,设备不断更新。1991年入路的钱锋深知自己惟有更加努力,才能跟上铁路发展变化。备战技术比武时,为了不影响室友休息,钱锋就蹲在厕所里钻研业务书籍,一学就是一整夜。实训演练中,钱锋一上机就好几个钟头,一天下来,连腰都直不起来。

凭借着过人的钻劲和韧劲,钱锋走上了第三届全国铁道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赛场,并斩获铁路通信(线务维护)专业冠军。

现代化的生产,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年近五旬的钱锋认真做好传帮带,高标准、严要求,培养了一支技术过硬的通信“铁军”。一次练习中,由于天气寒冷,徒弟们手脚有些僵硬,接头测试结果虽然在技术规范的合格范围内,但比师傅要求的标准还是大了0.01db。“天气冷,已经不错了。”站在一旁的同事希望钱锋通融一下,然而钱锋坚持让徒弟们重来。从此,每次光缆接头,大家不敢有丝毫马虎。

“当时特别不理解。”徒弟徐豪表示,“直到后来无论抢修时间多紧迫,我都可以一次完成任务,才明白了师傅的良苦用心。”

钱锋对全车间7个班组进行培训,解读设备的原理、功能、故障处理方法,传授技艺要领,有时一天出一张试卷,甚至一天出三张试卷。发生故障时,他带上徒弟,一边操作一边分析故障原因,根据故障现象讲解处理流程。

5年来,钱锋为单位培养年轻技术骨干30多人。他的徒弟们在全路和上海局集团公司各类技术赛事中崭露头角,其中14人斩获局集团公司级及以上各类比赛的前三名。

把规章变成绝活儿,再把绝活儿变成规章。钱锋积极参与编制上海局集团公司《通信线路巡线工作手册》《通信设备作业指导书》《通信精品工程创建指导书》等资料,参与编写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岗位作业指导书课件中的铁路通信光缆接续教学片脚本。

执着坚守,勇当先锋

钱锋用热爱和智慧

守护千万条通信光缆

信号安全穿梭时空

指引着一趟趟列车安全运行

驰骋万里

END

文字/文图图/孙丽萍 鲁 静 冉云峰

来源/中国铁路

编辑/孙福奎 李施君

投稿邮箱:rmtzkywb@163.com

高铁列车上的这个地方也可以放行李!点开看看

这些车站背后原来有这么多“秘密”?!

原标题:《新时代·铁路榜样丨钱锋:心细如发的光缆守护者》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