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了50多次热搜,国剧天花板来了,这才是孩子应该追的“偶像剧”

2021-10-25 18:3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上了50多次热搜,国剧天花板来了,这才是孩子应该追的“偶像剧” 原创 朵朵编辑部 耳朵里的博物馆

你好啊,我是朵朵~

终于,我追完了48集的电视剧《功勋》,这部豆瓣评分高达9.1分,不到一个月就上了50多次热搜的电视剧,也成为继扶贫剧《山海情》、历史革命剧《觉醒年代》后,又一部闪着红光的电视剧,满屏5星好评,简直就是“国剧的天花板”~

这部剧以单元剧的形式,讲述了获得中国最高荣誉勋章——“共和国勋章”的8位人物:于敏、申纪兰、孙家栋、李延年、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

通过还原功勋人物的奉献和情怀,为我们上演了这部真正的“偶像剧”。

「1」

“我们的国家无比强大,不容欺辱”

老人不觉得失真,年轻人不觉得枯燥。

这部得到全网一致好评的电视剧,从选材到拍摄,每一处细节都十分用心。

周迅的脸逐渐变成了屠呦呦

甚至连片头都很有创意。

片头中,一个个剧中人物,由演员从远处走来,慢慢变老,最后变成真实的功勋人物。那一刻,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仿佛就是功勋人物的一生,直观又真实。

谁能想到,在这个习惯跳过片头片尾的时代,《功勋》能一丝不苟地对待片头呢?

据悉,这1分30秒的片头,从去年12月份便开始制作特效,在开播前十几天还在调整,可以说是用了小半年的时间。

因为采用“AI换脸”技术,所要制作的细节比较多,先拍好八位演员向前走的镜头,并进行三维扫描,然后使用功勋人物曾获奖时的高清照片建模。

这个过程,十分琐碎,头发要怎么变,衣服怎么变,都是需要一点一点的抠出来。

但也是因为这样的精心制作,才给我们带来了直击心扉的感受。

剧中的八位人物,是首批“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他们的故事里,有琐碎的烟火,有不断出现的困难,有旁人的不理解,也有家国命运:

英雄李延年抗美援朝的故事;

物理学家于敏投身国防安全事业的故事;

战斗英雄张富清转业后扎根基层的故事;

核潜艇研究设计专家黄旭华研发核潜艇的故事;

人大代表申纪兰倡导“男女同工同酬”的故事;

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不放弃实验的故事;

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研发抗疟新药青蒿素的故事;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祖国和世界人民的温饱问题奋斗的故事。

他们的身上,有着“忠诚、执着、朴实”的人生品格,有着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崇高境界。这是他们的故事,也是祖国的故事,更是我们的故事。

因为是真实的功勋人物,所以故事很有张力;但也因为是真实的功勋人物,表演也有更大的压力。

为了更好的表达人物,饰演屠呦呦的周迅,不仅去拜访屠呦呦,还去中国中医药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和屠呦呦的同事聊天,最后“连走路、拿包的样子都越来越像这个人物”;

为了更贴近袁隆平的形象,饰演袁隆平的黄志忠一个月减肥20斤。

当《功勋》中袁隆平的单元播出后,网友们纷纷破防,因为在剧中,袁老的“禾下乘凉梦”,圆了。

「2」

“什么是底气,我们造的就是底气”

这个世界上,本没有伟大的人,只有普通的人勇敢迎接挑战,最后做出伟大的事。

这句话在《功勋》中得到了很多的诠释。

在英雄们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常见的特质,当他们被发挥到极致的时候,便成就了人生和事业。

如屠呦呦身上的专注。

在外人看来,屠呦呦不是一个高情商的人,因为她在与人交往的时候,总是显得与众不同:说话不看人脸色,有什么说什么。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她的两句台词:

领导说“坐下说,别紧张”,屠呦呦则回答:“我不紧张,我就是不想坐。”

领导在陈述疟疾任务时,忘记最后一种疟原虫的名字,屠呦呦便立即补上信息,一旁的上级帮屠呦呦打圆场,让她“等领导说完话,再发表意见”,屠呦呦却说:“我没有发表意见,我是补充他忘记的。”

其实,这并非是屠呦呦情商低,而是她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专研上,正是这种心无旁骛的专注和执拗,使她最终创制出新型抗疟药青蒿素。

专业和知识,是她的底气,而她成就了我们的底气。

“氢弹之父”于敏在剧中也说:

“什么叫快?什么叫慢?步子迈得不扎实,你跑得再快,你只会摔跟头,只会摔跟头,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哪怕走得慢一点,但踩在地上的每一步,它都是稳的。”

是的,这八位功勋人物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伟大的人,都不怎么“精明”,他们不会花心思找捷径,不会为了现实的“小我”放下看似飘渺的“大我”,更不会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轻易退缩。

再比如申纪兰,看到偏远农村的妇女还被封建残余思想所困扰的时候,她顶着“祸害”的骂名,奋力站起,为妇女撑起半边天;

还有孙家栋,在研制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过程中,尽管技术缺口大,时间也很紧迫,尽管总是失败,他依然不放弃,把“18勇士”拧成一股绳,最终创造出科学奇迹。

他们不怕困难,拥有向前的勇气,更有一生只做一件事的执念。

如此,把一件事做到至极,便已经是一种伟大。这种伟大,成就了人生的底气,也为祖国创造出更多的底气。

「3」

“难走的路,可以把我们带向更远的地方”

心理学家马克斯威尔·马尔兹曾说:

“想象你自己对困难作出的反应,不是逃避或绕开它们,而是面对它们,同它们打交道,以一种进取的和明智的方式同它们奋斗。”

八位功勋人物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直奋斗、不懈努力的人生,是多么富有。

这种富有,不是体现在物质,而是来自精神;这种富有,让我们的生命更具有厚度;这种富有,让观众也热血沸腾。

是的,八位功勋人物,才是我们应该崇拜的偶像,也应该是孩子们了解的人。

他们所做的成就,值得我们铭记;他们的精神,更值得我们传承。

他们中,有人用一生告诉我们,事无大小,哪怕默默无闻,也能做出大成就,所谓“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有人用一生告诉我们,不要小看自己力量,重要的是坚持下去,所谓“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这满满正能量,实在是适合带孩子一起观看:

故事真实,不会传递给孩子错误的信息;故事有趣,不会让孩子感到枯燥无味。

孩子不仅能从中了解历史,还能因为感受到人物的真实性,有更深的体会。比如于敏因为长期在外,保密工作,以至于孩子都不认识他。

孩子还能从故事中,看到功勋人物的为人处世、思想境界,这都是一种无声的传递。

如今,《功勋》中八个单元已经全部完结,找个时间,和孩子一起,重温“功勋之路”,感受人生使命。让孩子明白:

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

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我们安享生活,

是因为有人替我们背负责任和风险

人生很短,

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就可以了

原标题:《上了50多次热搜,国剧天花板来了,这才是孩子应该追的“偶像剧”》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