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光影拼图 | 《高三》:记录影像中的显示与责任

2021-10-26 12:1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光影拼图 | 《高三》:记录影像中的显示与责任 原创 许文静 新青年电影夜航船 收录于话题#电影评论 31 个内容 #新青年电影夜航船 35 个内容

记录影像中的现实与责任——《高三》纪录片评论

作者 | 许文静

指导老师 | 张慧瑜

高考作为中国重要的选拔制度,一直受到全社会高度的关注。同时由于其牵涉众多且具有一定政治敏感性,试图将如此宏大的话题与复杂的生态通过镜头保持客观地呈现出来是十分困难的。央视的纪录片《高考》即做出了尝试。

内容简介

在2014年引发全国争论的高考改革背景下,央视制作的6集系列纪录片《高考》应运而生——通过选取多个具有代表性的观察对象,其以纪实的手法呈现了不同地域、背景和思想观念下的人群面临高考的故事,从多个角度描绘了中国各地高考的不同状态,搭建出了中国高考的整体大图景。

纪录片一共六集,前两集《毛坦厂的日与夜》记录了在“亚洲最大高考工厂”——安徽毛坦厂中学里复读生们紧张而又压抑的高三生活。

第三集《久牵的孩子们》则通过公益性教育组织“久牵”还原了随迁农民工子女无法留在上海后的高考抉择。第四集《走出大山》则把镜头转向中国大西北的贫困地区,展现了极度贫困的环境中一个家庭在高考与“昂贵”的大学学费下的挣扎。第五集是《留学大潮下》,记录了看似拥有光明前途的留学生们如何面对竞争同样激烈的国外“高考”。最后一集《校长的选择》则回到教育制度本身——半军事化管理、实验班精英教育和书院式教育,究竟哪一种教育理念和模式才是最适合的?

由此,《高考》完成了对当时高考制度下不同群体、地域与理念的观察与记录,并引发了对教育制度公平性与合理性的社会反思。

尽管其未做任何宣传,但凭借高考话题的热议度和其内容的丰富性,它依然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讨论,创下了收视佳绩,比纪录频道往年同时段平均收视率高出了10%。在奖项层面,《高考》更是荣获了“2015中国电视掌声·嘘声”论坛的“中国电视年度掌声”和“金熊猫”国际纪录片节最佳系列纪录片。显然,即使在六年后的今天,这部纪录片依然有着研究价值。

分析与批评

主题选择

尽管每一集影片中都有多重故事线,但在影片的结尾,这些故事线都会最终收束并指向同一个主题。

例如《久牵的孩子们》中,同一个老师带出的一批孩子虽然各自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但其都折射出了城乡夹缝下随迁农民工子弟被接纳之艰难。由此,六集各自映照出了沿海与内陆、城市与乡村、富人与穷人面临的独特教育文化生态,从而在令人唏嘘的对比中使人反思一个共同主题:不同的高考教育理念孰优孰劣?高考制度又是否公平?

但必须指出的是,影像仅停留在了陈述揪心的现实上,并没有更深一步挖掘不同高考状态的内在逻辑——究竟是什么造成了高考的差异和这些孩子的命运?这些迥然不同的高考制度又是如何形成的?换言之,看完纪录片,观众的思考可能仅停留在经济发展水平和阶层等惯性思维,并不能增进对高考制度本身的了解。

因此,《高考》虽在记录层面上做到了完整详实,但却缺少了对社会病症的指出和对其背后的原因、发展机制和改善措施的探究。

主体选择

如上文简介部分所述,《高考》呈现了五种状态,在每一集中都有中心人物。而通过将群体与个体肖像切换与互补并使用典型人物以点带面地回扣主题,其将不同主体的高考经历最终糅合在一起,展现并横向比较了不同的高考文化社会生态。

1.群像和个像的结合

在叙述个体故事前,导演往往先交代本集内容的空间环境和集体特征。因而在给定的叙述空间内,个体故事的展开也便有了背景环境的铺垫和叙述的线索,使得叙述更为细腻清晰。

以《毛坦厂的日与夜》为例,导演选择了班主任程晓东和女学生何飞、学校保安吴俊和他高三的儿子吴世康作为主人公。在开启故事线之前,通过几个展现高三班级环境的空镜头和学生晚读的中景,影片先勾勒了一个典型的高考大省中高三班级的场景,而后中心人物才缓缓出场。而通过拍摄中心人物的行为轨迹,影像也得以适时穿插了校内外的社会生态,展现了毛坦厂作为高考重镇的整体面貌。

不足的是,《高考》虽然将个体放在了师生和家庭的大背景下,展现了这两个关系的群体特征,但却对同样重要的同学互动场景缺乏关注。此外,在群像与个像的结合中,对于学生的拍摄往往处于与老师和家长的谈话场景中,一定程度上抹杀了个体的主动性和想法。而此种视角暗含着不平等,更像是来自于社会与长辈的观察,从而使观众,尤其是大学生等年轻群体感受到压抑与不平等。

2.多重社会角色

在主体的选择上,《高考》显然采用了多元立场并将人视为“社会角色”,以期完整还原高考背后的社会生态。例如《留学大潮下》中,为世界名校的梦想而奋力备考的母女俩、留学服务机构里的明星导师、国际学校里不受重视的中文老师,以及那些真正走出国门后发现梦想破灭的留学生等多个主体不仅仅是个体,更反映了整个留学生态链的构建。这体现出了导演对社会现实的深切观照——高考不仅是一个人和其家庭的大事,更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今日的社会结构与经济形态。

拍摄手法

总体来说,《高考》采用了朴素的摄影和剪辑手法,纪实地呈现了人物的挣扎和选择。但其依旧遵循了一些经典的拍摄手法和叙事方式,给观者提供了较有故事性的观看体验。

1. 致敬“真实电影”与好莱坞叙事方法

源于1950年末开始的纪录电影创作潮流,“真实电影”对此后的纪录片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与“直接电影”相对,它允许导演的介入,即导演可以干涉事件,在一定的客观性下人为诱发出现实。

《高考》采用“真实电影”的手法是因为受到了拍摄客观现实性的影响:其制作周期仅15个月,时间与资本成本都不允许为了追求真实而采用等待跟拍的方式。此外,高三生活较为枯燥与重复,只有通过访谈等方式促进非常事件发生,使学生流露出内心真实情感,影片才具有故事性和生动性。

而从其剪辑方式来看,它明显采用了好莱坞经典叙事手法,有着人物塑造类型化和故事情节戏剧化的特征——每一集都严格遵循了“开始-发展-高潮”的叙事节奏,设置了矛盾,从而增强了可看性。

但这种剪辑手法的运用也产生了一定的问题:例如《毛坦厂的日与夜》以月考成绩的起伏作为表现戏剧冲突的主要线索。但由于故事线的单一,这样围绕月考成绩反复展开的情节既过于紧凑与压抑,又略显得单调无味。

2.镜头语言使用

《高考》灵活使用了不同景别的镜头——远景凸显高考的压力与宏大,对五官的特写则突出了人物的心理状态。此外,《高考》大量运用了环境特写以强调氛围并补充信息,例如特写主人公的金手表以强调其阶级、密密麻麻的演算纸以强调刻苦等,从而使影片无需借助旁白即可传达大量的信息,也使得其情感表达更加细腻和客观。

而在其近乎白描的朴素视觉呈现中,生动起来的关键在于对空镜头的使用和节奏的把控。在《毛坦厂的日与夜》中,经过了考前的煎熬和紧张、送考的欢腾与热闹,高考完成后紧接着是一组教室的空镜头——凌乱的试卷,空荡荡的课桌和桌上刻下的只言片语。由此,影片完成了情绪从压抑、欢腾到落寞的转换,而观者情绪在此刻背景音乐的煽动下得以宣泄出来,节奏控制地相当精妙。同时,在表现对立观点时,镜头往往切换频繁,整段的采访被切碎分布在影片中,从而形成了更强的冲击力,启发观者进行思考。

不足之处在于,影片对于特写镜头的使用略显过度和煽情,尤其在呈现主人公的痛苦和焦虑时,频繁的特写给人以压抑的侵犯感,从而使观者对其客观性产生了一定质疑。

3.声音

《高考》并未采用任何旁白,而是借助极少量的字幕与影像自身来连接情节并传递信息。无解说的风格恰恰使得观众能结合自身的高考经历来理解和认知影像,从而增强了影片的客观性和反思性,弱化了编导对观众的主观引导。

此外,通过音画不同步的剪辑,《高考》巧妙地以声音驳斥了画面内容,表现出了不同观点与主体间的张力,从而增强了影片表达内涵的层次性和丰富感。同时,为了追求客观性,除结尾外,影片极少使用无源音乐,更多加入新闻播报、学校广播等有源音乐以营造真实的环境感,增强了观众共鸣与感染力。

社会意义:影像中的历史

《高考》主要的关注焦点在于贫富差异和教育理念差异。在不同的选集中,导演通过板块式交叉结构塑造和叙事性蒙太奇的综合运用,突出展现了面对类似的难题,不同阶级不同地域的人们所做出的不同选择,而这既是对现实的再现,同时也是对社会的叩问。

苏珊·桑塔格在《论摄影》中认为:“摄影的现实主义方案所暗示的,实际上是相信现实是隐蔽的。而既然是隐蔽的,就需要揭开。无论相机记录什么,都是显露——不管它是难以察觉的、一闪而逝的动作部分,或一种肉眼看不到的秩序,或一种‘强化的现实’。”

尽管中国的大多数民众都在某个特定的人生阶段需要参与到高考的过程中来,但抛开自身所处的特定地域场景,民众对于高考的认知依旧是十分单薄的。无论是被传说化或妖魔化的衡水中水,或是停留在普通家庭想象中的留学经历,都被隐蔽于特定的条件之中。

而本纪录片则旨在揭开这层遮蔽的纱布,以非介入式的观察和记录将高考的全景尽可能多维度、多层次的展现出来。在纪录片的第一二级《毛坦厂的日与夜》中,导演将就读于毛坦厂中学的高三学生的真实生活状态展现了出来。

凌晨六点,远景镜头中的教学楼灯火通明,教室内已经坐满了学生,每个人都在心无旁骛地学习。这样的备考学习将从早上六点持续至晚上十点。这就是日复一日发生在毛坦厂中学的的现实,而当他以记录影像的面目,而非他人口中的描述,影视作品中的美化出现在人们眼前,则显得尤为触动心灵。

导演用大量篇幅尽可能还原出了毛坦厂中学学校内教师和学生、校园外学生和家长以及毛坦厂中学独特的陪读环境等复杂的生态,使全中国千千万万被卷入与毛坦厂中学类似的教育机器的学生与家长都能够感同身受。

但就在这些孩子在毛坦厂中学昼夜不分地为高考拼搏时,在中国的另一些地方,高考却是一部分人的放弃项。在北京,一场美国名校招生见面会常常座无虚席,哈佛、耶鲁、伯克利这些名字在家长和孩子之间被不断提起。在不同的选集中,处于同样年龄段的孩子面临着截然不同的人生选择。

这种对比所呈现出来的赤裸裸的阶级差异,现实却残忍。但也正如苏珊·桑塔格所言,“摄影对世界的认识之局限,在于尽管它能够激起良心,但它最终绝不可能成为伦理认识或政治认识。”

《高考》直面了尖锐的高考问题及其背后的社会问题,同时在纪录片中保持了克制的情感表达,在展现当下涉及高考教育体系的不同层面的同时,也试图探讨解决当下我过高考制度弊端的途径和方法。这一勇敢的尝试是纪录片创作团队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也是我国纪录片向价值本位回归,关照社会现实的理念成果。

高考素来具有相当大的争议性,牵扯到多主体的不同利益。本纪录片呈现了不同阶级、地域与教育理念下的多元高考形态,将高考置于整个社会结构背景中进行观察与打量。其客观化而兼具故事性的拍摄手法、对群体与典型个体的交叉剪辑、将个人故事上升到总体结构的社会关怀使得这部纪录片具有较强的观看性及社会参照性。

参考文献

[1]徐光明.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风雨艺考路》[D].昆明理工大学,2017.

[2]贾丁.社会现实类纪录片如何讲好故事——以《高考•毛坦厂的日与夜》为例[J].电视研究,2016(07):66-67.

[3]罗锋.影像中的家国人事——2015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评析[J].中国电视,2016(06):15-23.

[4]陈敏南,王雅琦.影像里的中国现实——系列纪录片《高考》的真实性、社会性与故事性解读[J].中国电视,2016(03):86-89.

[5]贾丁.直面当下,直面社会现实——纪录片《高考》的定位[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38(03):103-105.

[6]王烜,俞虹.纪实的热度、厚度与刻度——评析纪录片《高考》[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38(03):105-107.

[7]史慧.多元时代的切片式记录——回顾纪录片《高考》[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38(03):107-108.

[8]何莹莹.电视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9]元芳芳.新世纪我国教育题材纪录片研究[D].郑州大学,2014.

[10]蒋潇洋.对比分析纪录片《中国门》与《高三》的艺术表达[J].西部广播电视,2013(12):60-61.

[11]毛毅静.影像记忆与教育变迁:1910-2010年代的中国教育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12.

[12]陈文举.罗兰•巴尔特的传播符号学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5.

本文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1年《纪录片与专题片创作》作业,,获得“新青年电影夜航船2021年优秀影视评论”。

新青年电影夜航船

本期编辑丨赵靖宜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00年,新青年网站电影夜航船出发,那是盗版DVD、电影BBS的时代。2019年,新青年电影夜航船再度出发,期待用电影来思考人生与社会。电影不是特殊的文化趣味,也不是喂养观众的廉价鸡汤。电影是一份邀请,一次聚集,一次分享,一种无名的大众对未来的探险。欢迎朋友们重新登船!投稿邮箱:zhanghuiyu2018@163.com

原标题:《光影拼图 | 《高三》:记录影像中的显示与责任》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