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老党员”巧断家务事——记武陟县人民法院人民调解员焦翠英先进事迹

2021-10-25 17:2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近期,由最高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举办的“我的调解日志”随手拍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最高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近日也公布了9月份发稿量榜单,武陟县人民法院家事调解员焦翠英位列前十。今天,我们就来走近焦翠英,看她如何巧断家务事......

常言道“清官难断家务事”。从古到今,家务事永远是最复杂、矛盾最多、最让人头疼的一类纠纷。然而,有着50多年党龄68岁的老党员焦翠英,却“退而不休”,在武陟县人民法院家事审判团队当起了人民调解员这份“差事”。

面对家长里短、情感纠葛、赡养纠纷这些琐碎的民事案件,她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拒“小”,不畏“繁”,总是以女性特有的细致、温情,抽丝剥茧,巧断家务事,在“小案件”中彰显着老党员的“大担当”。

调和矛盾 她使出“秘密武器”

“姨,我实在受不了了,我想离婚!”张丽(化名)推门而入,刚说两句话就哭成了泪人。

“你俩青梅竹马,儿女双全,一家人其乐融融,为啥要闹离婚呢?”焦翠英看张丽情绪激动,便决定采取“背靠背”的调解策略,与她单独谈心,引导她说出心里话。

经耐心沟通得知,她丈夫张千(化名)经常喝酒,酒后爱耍酒疯、有暴力倾向,于是向法院提出离婚。“如果他改掉陋习,好好生活,我就不再要求离婚。”

“你一定要改变自己,让她看到你的决心,原谅你,才能保住这个家庭。”焦翠英用上了调和的“秘密武器”——保证书,引导张千通过写保证书的形式,下决心、表诚意。

一式八份的保证书,除了法院存档两份,当事人自己和双方父母、两个孩子各执一份,通过周围人的监督,极大程度地约束他的行为。经过回访,双方已经和好,重启了幸福生活。

在调和婚姻家庭纠纷中,焦翠英发现目前“80”“90”后年轻人离婚较多,双方当事人自由观念强,家庭概念较为淡薄,多是因为家庭琐事长期积累,形成较深矛盾,出于一时气愤而到法院起诉离婚。她把这种情况的案例称为“假戏真唱”型。

考虑到这类案件中当事人感情并未彻底破裂,还有挽救的余地,于是采用写“保证书”的方法,促使一方“改邪归正”,让家庭重归于好。

化解干戈 她尽显社会担当

一天,焦翠英正在整理刚调解结案的一份材料,赵晓红(化名)推门走了进来。

“您来评评理,结婚以后,我又要操持家务,又要外出打工挣钱,千小刚(化名)这个软饭男啥都不干,就会啃老。我要离婚!”

“家庭是情感的港湾,是个人事业发展的起点。家和才能万事兴。”

……,……

经过多次交谈,双方依然无法调和,调解工作陷入僵局。焦翠英只得转变策略,将调解的重心放在双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经济往来以及孩子的抚养问题。

“俗话说‘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但对于夫妻感情破裂、矛盾难以调和的家庭,离婚或许也是一种解脱。强扭的婚姻,日后甚至会演变成家暴等恶性后果,所以我们在尊重双方意见的基础上,争取达成能让双方都接受的离婚协议。”焦翠英说。

最终,这对夫妇自愿达成离婚共识,调解结案。

焦翠英认为,婚姻家庭案件不同于一般的民事案件,这些案件是亲人之间的矛盾纠纷,不能硬性的一判了之,而要找准矛盾症结,倾听双方意见,最大化地维护家庭和睦、促进社会和谐,即使最后法官判决双方离婚了,也要尽力让矛盾缓解,不能让他们做一辈子仇人。

工作之余,焦翠英坚持“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不断充实与提高自我,并将所学灵活应用到调解工作中。还经常化身“宣传使者”,前往乡镇、社区、敬老院等地,重点围绕与家庭生活息息相关的婚姻、赡养、继承等法律知识,并结合家事典型案例进行普法宣讲,正确引导群众在日常生活中依法维权,帮助群众构建和谐幸福家庭。

纠纷如麻 她善于抽丝剥茧

从事家事案件调解工作以来,焦翠英主要负责离婚、继承纠纷、变更抚养权、赡养纠纷等案件的调解。调解最多的还是离婚案件,她对遇到过的离婚案件细分了类型,有“假戏真唱”型、“妈宝”型、“骗彩礼”型、“父母亲插手”型、“第三者插足”型等。

“针对每一种类型,她都会分析调和的可能性,并采取不同的策略。近年来,焦翠英已调解化解1100余起家事案件。”家事审判团队负责人王健全说。

“对当事人和他的家庭来说,案子能否处理好,可以说是决定了他们以后的生活。所以我一定要想方设法,尽全力为当事人化解纠纷、排忧解难。”焦翠英说道。简单的话语里透露着她对调解工作的热爱与执着。

在处理家事纠纷过程中,年长的她,面带笑容、语言亲切是她给人的第一印象。有人曾问她:“您都这么大年纪了,在家享受天伦之乐多好啊!”她微笑着说:“我是一名老党员,能够为群众做点事情,尽自己的所能为社会贡献点力量,我就很高兴了!”虽然脸上满是岁月的痕迹,但焦翠英仍然乐观积极地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工作中,她总是用一颗真诚的心,打动每一位当事人,为案件的双方当事人开展耐心调解,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也获得了当事人的称赞。

“法庭审理是‘冷冰冰’的数字,而调解的过程中则更多的是融入了情感。焦翠英的加入,既缓解法官办案压力,又能让当事人在解决情绪和情感纠纷的同时,感受到司法的温度。”武陟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年颖说。

微信公众号

hnwzfy

新浪微博

@武陟法院:,。视频小程序赞,轻点两下取消赞在看,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原标题:《“老党员”巧断家务事——记武陟县人民法院人民调解员焦翠英先进事迹》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