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学历史教与学︱怎样的历史课能打动“见多识广”的中学生

姚虹(上海市徐汇中学)
2016-08-10 14:46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历史充满魅力,但是历史的魅力并不等于历史课的魅力。历史是由无数精彩鲜活的细节组成的,然而,教科书受篇幅等因素的影响,往往言简意赅,提纲挈领,使学生无法感受历史鲜活的生命力和震撼心灵的魅力。因此,历史教学中要有实实在在的人物和事件,有细节,才能让学生信服,才能打动他们。

我上课喜欢讲故事,一直认为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故事是人人爱听的,尤其在中学的历史课堂中。克罗齐说,没有叙事就没有历史。叙事就是讲故事。英语中的“history”和法语中的“histoire”都由“story”一词而来。很多影评家往往用“讲故事的能力”来评判一个导演,我想,这也是历史老师必备的一种技能。

故事激发兴趣。比如在上《德国的统一和崛起》一课时,问同学们,你们都看过《格林童话》,其实那也是俾斯麦儿童时代的读本,知道格林童话有三多吗?公主多、王子多、后妈多,知道为什么吗?有同学回答,因为从中世纪开始德意志的分裂就是一种常态,邦国多,自然公主和王子就多。为什么后妈也多?这是一个在记忆中缺少母爱、没有祖国,备受欺凌的民族。就这一细节还可以进行追问:格林童话谁写的?学生答:格林兄弟。继续追问:格林兄弟是谁?学生面面相觑,似乎从未想到这个问题。教师补充格林兄弟是哥廷根大学的语言学教授,格林童话是他们在德意志各地搜集民间故事而成。这其实是19世纪初,德意志民族精英想要借助传统文化的力量,重塑日耳曼精神,赢得广泛民族认同的努力之一。希望德国能被视为一个国家,德意志民族能被视为一个民族,是19世纪德意志人的呼喊。这便是一段叙事性很强的细节故事,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不是历史,但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历史,而民族的特性和文明发展的轨迹也会在文学和艺术作品中留下印记。

“一年有多少天,就有多少个德意志邦国”

还可以举个例子,普奥战争时期,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拒不接受俾斯麦的意见,坚持要以胜利者的姿态进入奥地利首都,最后俾斯麦想尽办法劝服了国王放弃这一打算并和奥地利停战。国王虽然痛苦地答应了,但是要求把这一过程记录,存在国家档案馆,以证明他是多么的委曲求全。这个细节故事,使得课堂上充满了笑声,大家觉得威廉一世这个国王的举动太孩子气了,尽管他当年已经70多岁。但这也充分体现了俾斯麦的铁血统一不是一帆风顺的,即使在国内也时刻有反对的声音,而他以强悍的作风坚持到底。

生动的历史细节,可以活化历史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它可以是历史人物的一句话,可以是几个简单的数据,但都必须是最能体现相关史事特色的,以小见大,于细微处见精神,能更真切地了解和认识所学的史事。

细节彰显真实。学校的历史教研组有一份《独立宣言》复制本,每次上课拿出来给学生观摩总会引来惊叹和好奇。有一次,外校老师来听课,说《独立宣言》的复制本是很珍贵的,很多复制本还是用当时的打字机打出来,打一份少一份。这个说法激发了我们的疑问和兴趣,便特地向10多年前的赠送者打听,她是如何得到这份复制品的,她告知是在美国一所学校参观时购买的,那是当地老师的教具,和《独立宣言》原本大小一致。这显然不能满足我们的好奇心,继续追寻。一所国际学校的老师告诉我,有美国留学的同学在《独立宣言》的手抄原稿所在地——美国国家档案馆买到过一模一样的复制件。再继续查询相关资料,终于理清:1823年,国务卿约翰·昆西·亚当斯授命印刷专家威廉·史东制作与原件毫无二致的雕版印刷本。1776年制作的原稿因十九世纪时的不当保存而历尽风霜,史东的雕版印刷本反而成为现代重制品的基础。虽然最终在课堂上我们只用了一句话介绍《独立宣言》的复制本——“根据原稿在1823年制作的铜雕版印刷本的现代复制品”,但是却充满着自信和底气,这种求真的意识也感染了学生,激发他们更大的兴趣。

徐汇中学的《独立宣言》复制本

讲述民国初年的社会与政局时,经常会提到民国初年的北京政府曾制定很多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举措,也正因为这些举措,民族工业的发展获得了一个短暂的黄金时期。但北洋军阀时期内战、重税、对新兴事业的摧残,还是严重拖垮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国家陷入杂乱无序的状态。光是这样的叙述其实很难打动学生,而仅仅用数据罗列北洋混战的损失也难产生直观的印象。

后来用了比较的方法:据统计,整个北洋政权时期的军费开支高达24亿元,17年打仗用掉的钱,相当于中国从1860—1937年近80年工业建设积累的2.5倍。为筹措军费,各路军阀横征暴敛,有资料显示四川某军向百姓预征田赋,每年达14次之多,十几年内已把到2008年为止的田赋都预征了。第一次使用这段材料的时候,恰是2008年,学生们极为震撼,纷纷表示难以想象预征几十年后的田赋是怎样一种残酷——这一个细节就使学生对军阀混战割据中国有了极为真实、深刻的印象。这个叙述改写自北洋军阀史研究的经典论纲性著作——《军绅政权:近代中国的军阀时期》。

求真是史学的第一要务,我们在叙述细节时不能随意地编造、想象甚至拼凑。梁启超在《历史研究法》中说“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可言”。课堂运用的细节应出自可靠的第一手原始资料或摘自权威性著作。如果所选的材料不是真实的历史,那么细节就失去了教学的意义。

延伸讨论启迪思维。前几天,由于北京野生动物园老虎咬人事件引发的“规则讨论”甚嚣尘上。其实在历史课中,我们早有尝试。“美国1787年宪法”是《美国独立战争》一课的重点。我向学生们讲述了一个细节:代表们并不是一上来就讨论宪法内容的。会议前三天,就做了一件事——制定会议规则。向学生提问:这是不是有点浪费时间?有学生点头说是,有的揣测老师提问的目的,又觉得不是。其实答案是什么不重要,这个问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到,如果制定宪法规则的人都没有强烈的规则意识,那么制定出的宪法怎能得到人民的认同和当政者的切实执行呢?所以规则意识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追求自由平等的基础。这个问题的探讨一共只有几句话,但我相信会在学生心中吹起微澜。很多现代公民社会的理念可以在我们的课堂经过潜移默化的浸润,内化和升华为学生的品格,这也是历史学科育人价值的所在。

课件:会议规则

徐汇中学的首位华人校长马相伯和他的弟弟马建忠曾参与洋务运动,我们在课堂上就选取学生熟悉的人物讲述:洋务运动期间,马相伯和弟弟马建忠超前地提议举贷以充兴办海军及各项新政的费用之需,得到李鸿章首肯。马相伯后果于1885年梯航美国,凭他的魅力、学识、口才和西文造诣,在美国旧金山、纽约赢得政、商界人士一致推重,二十四家银行愿意提供高达五亿美元的借款,远远超出原来两千五百万元的筹措数。你们猜猜看这件事结果如何?学生很冷静地分析:洋务运动后期因经费困难,很多洋务事业因而停顿,如果接受了这笔借款,可能不会出现这种状况,可能出于某些原因,这笔钱款没有到达中国。老师表示,确实如此,消息传回国内,掀起一场轩然大波,保守、顽固的清朝官员们怀疑这是李鸿章和“洋鬼子”的卖国交易,吓得中堂大人再不敢接受。一次利用巨额外资发展自己、迎头赶上列强的千载难逢的机会就这样失之交臂。上课时详尽生动的细节描绘和互动交流使学生既受到了马翁爱国、开明风采的强烈感染,又对于晚清近代化事业的历史意义和举步维艰的处境产生思考。

马相伯

历史的宏观认识有时也能够通过细节的抓取和研究获得。《美国独立战争》一课的一段副文说,1765年英国颁布《印花税法》遭到北美殖民地人民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英国议会中没有殖民地的代表,殖民地就没有纳税的义务”。课堂上,教师就会引导学生分析:虽然只是一句口号,但这是北美人民反英斗争的一大飞跃,从个案的不满上升到对于相互关系的深入思考,开始从法理上质疑宗主国的权利;同时表明殖民地有了自身政治独立体的身份的觉悟。

历史课的灵魂在于培养思考的能力,历史细节也应该具有启发性,有深刻的内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挖掘出细节背后蕴含的思想,催生学生的激情与智慧,将课堂变成学生感知历史、探索历史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谈到现在中学生和他们的历史学习,我觉得感触比较深的是他们见多识广,接受信息的渠道多元,个性张扬,思维活跃,对很多问题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但是这样的学生群体在历史学习方面的最大问题是没有时间看书。

我们面对的是缺少阅读背景的学生群体,如果我们的历史课没有充实丰富的知识支撑,就只能是帽子甩来甩去、概念飞来飞去,枯燥、呆板。一位高一的同学这样说:我觉得给我们一段史料去理解,抑或是背诵历史事件,其实和语文学习无异;寻找历史事件的故事、背景,如何从历史事件中发现有意义的部分,才是历史的真正价值所在。这个男生前不久刚刚发表了一项“小题大做”的研究型学习报告《从教书匠到革命家——中共“一大”代表中的师范素描》,正是以细节作为大历史中的小切口,完成了一次很不错的尝试。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