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再艰苦的环境,总得有人来干”

2021-10-28 12:2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再艰苦的环境,总得有人来干”

张延明将近一米八的个子,一身因日晒雨淋已经泛白的铁路工装,裸露在外的脸和胳膊都是古铜色,总是挂在眉梢眼角的笑意,给人感觉质朴而亲切。

7月22日,记者随国家能源集团建党百年巡礼采访组从河北肃宁出发,车子一路上高速、走国道,将路边绿油油的田野树木迅速甩向身后,最后穿过一条仅容一车通行的颠簸小路,经过近3个小时的车程,终于来到朔黄铁路肃宁分公司羊三木站,近距离感受集团铁路战线职工在党的领导下,扎根一线、矢志奉献,不惧风雨、无谓得失的精神风貌。

张延明是羊三木站的一名普通线路工。2002年参加工作后,一直在肃宁分公司下属车站干线路工,在这个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羊三木站已经坚守了10年有余,主要负责21公里线路的保养和维护,天窗期时,参与线路集中检修。

“再艰苦的环境,总得有人来干!”张延明说。2011年4月,当领导和他商量,打算派他到工作条件更艰苦、离家更远的羊三木小站时,他想都没想就爽快地答应下来。因为他知道,领导这样安排肯定是工作需要,如果谁都找借口不去,还怎么能保证工作正常运转?而这一去,就是10多年。

2011年的羊三木站,离最近的公交站也有5公里,职工们休班回家要步行1个多小时才能走到公交车站,回趟家来回路上就得走2天。那时,羊三木站四周还是一片荒地,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工人们都住在简陋的车站楼里,4个人一间宿舍,刚开始没有电视,后来站里给配了台电视,信号却不好,不是声音变调,就是图像不清,于是大家干脆不看。那时工友们最怕的就是下雨,由于没有公路,当铁路线上发生突发情况时,检修车无法开出,只能靠大家肩扛手抬将检修设备搬运到检修点,既辛苦又费时间。于是,每次快下雨或刚开始下雨的时候,就赶紧把各种抢险工具装到车里,把车提前开到公路上待命。在车上待命的人要忍受闷热和蚊虫叮咬,有时一待就是一个晚上,但却保证了及时快速完成抢险维护。

2012年8月,站里配合施工单位进行K15+000——K32+800无缝线路换轨大修作业。张延明和工友们从凌晨3点干到上午10点终于完成换轨任务,雨水时大时小不停地下,为保证行车安全畅通,大家冒雨进行设备回检整修,等整修完毕步行回到车站,已经是下午4点,没想到刚回到车站就接到K58+0——K58+500处的抢险命令。原来,刚完成换轨的路基边坡由于雨水冲刷,出现不同程度的垮塌。张延明和工友们连饭都没顾上吃,转身又赶往垮塌地点投入抢险,直到夜里1点多才完成抢险任务。

在随后一个多月的换轨作业中,张延明每天从凌晨3点到晚上7点,吃喝都在现场,回家更是成了奢望。超强的体力劳动,远离亲人的孤单寂寞,张延明和工友们凭着铁打的意志和常人难以想象的耐性和定力坚持了下来。

2008年,张延明的岳父突发急病去世。他常年在外工作,老婆孩子全靠岳父帮着照看,就连地里的农活,也是岳父下大力气打理。每次休班回家,翁婿二人都会喝口小酒,拉拉家常。不巧的是,那几天站里正进行大机捣固作业,人手极度紧张,如果自己请假,肯定会影响工作进度。于是,在和妻子商量后,张延明默默留下来奋战在作业现场。敬重的岳父走了,连最后一程都没有送。两个孩子都在读书,这些年他几乎没有参加过孩子的家长会。每每想起家人,张延明都会有些愧疚。

如今,随着朔黄铁路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的改善,羊三木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张延明和工友们早已搬入了新宿舍,双人间取代了之前的4人间,有线电视、独立卫生间、全套家具,满足了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全部需要。职工活动室里配备了跑步机、台球桌等设施,丰富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党支部还组织大家利用工余时间开垦荒地,种树种花种蔬菜,让葱茏的绿色浸染着小站,让偏远孤寂的小站也升腾起盎然的生机和活力。宿舍楼旁的一座小花园里,石板小路曲径通幽,鲜花绿草间,掩映着工友们业余时间利用各种废旧材料焊制的工艺品,“一家三口”“大鹏展翅”……倾注着大家对幸福生活的热爱和对企业未来的美好希冀。工友们还自发买来了鼓、钹等各种敲打乐器,闲时集体创作、排练节目,让业余生活丰富多彩。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虽然站里如今早已配备了综合检测车等先进设备,但像张延明这样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依然坚守在长长的铁路线上。发现线路曲线不圆顺,就用液压起拨道机拨正线路。夏季进行高温检,冬季进行低温检,不论烈日暴晒,还是风雪交加,张延明始终护卫着钢铁动脉的安全运转。近二十年来,他负责的路段从未发生任何安全责任事故,多次被评为先进生产工作者。

采访结束时,张延明从宿舍的柜子里拿出厚厚一沓各种规格的证书,有先进表彰证书,有北京交通大学“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函授毕业证书,还有四级、三级、二级线路工岗位实操证书……“人,就没有吃不了的苦,只要坚持生活就会越来越好。现在,不仅工作环境不断好转,工资收入有了很大增长,各种福利待遇也很暖心。”说到站里的变化,张延明脸上的笑意似乎更浓了。

告别羊三木站的时候已是傍晚,笔者向车窗外望去,一列浩浩荡荡的重载列车正在通过,列车上方,彩霞满天。

(巡礼采访组 付兰伟 )

微信公众号:

ChinaEnergy-V

新浪微博:

@国家能源集团之声

国家能源集团传媒中心有限公司

原标题:《“再艰苦的环境,总得有人来干”》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