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多元化的微博,小众体育博主们在“超话”里当“明星”

2021-10-29 18:2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多元化的微博,小众体育博主们在“超话”里当“明星” 原创 显微故事编辑部 显微故事 收录于话题#微博 3 个内容 #运动 1 个内容

谈论到体育,大多人想到的是跑步、游泳、篮球足球等大众运动,但有这么一拨人,他们把小众运动“玩出了花儿”。

被粉丝们誉为“滑板大神”的潘家杰在微博上有自己的“超话”,前段时间,潘家杰和粉丝们还和粉丝们一起拍摄了一条视频,庆祝自己的“超话”3周年生日快乐。

常艺则选择坚持了4年时间,在微博上发布各种跳伞视频,在视频里,他独自一人从几万米高空跳跃腾飞,看得人倒吸一口冷气。

在他们的评论区里,每天都有近十万的粉丝看他们训练、为其加油打劲。就连常艺自己也有些意外, “原来大家不是只在微博上看娱乐八卦的。”

最近一段时间,潘家杰为广东队拿到了全运会滑板项目银牌。

“我原本只是在微博发自己的训练照,但后来看我的人越来越多,而且很多是没玩过滑板的,挺意外的。”

这几年,像潘家杰和常艺这样的小众极限玩家在微博频繁出圈,从默默无闻到开超话、当明星滑手、上综艺。

从一个人玩变成带领一群人玩,甚至形成一种亚文化圈,他们的微博曾经是小众体育人的坚守,如今被越来越多的人挖宝,承载着大众体育的狂欢。

以下是关于他们的真实故事:

文 | 段然

编辑 | 卓然

张艺杰已经玩跑酷12年整。

16岁那年,一部吕克·贝松编剧的《暴力街区》让张艺杰看得热血沸腾,他拉着小伙伴在教室里拼几张课桌,模仿影片里的跳起转身在教室里跳上跳下。

中午放学后回到小区里接着练,石台阶、楼梯扶手、栏杆都成了他的训练场地。

“那时候找个草坪就开始练滚翻,摔一身伤是家常便饭”,张艺杰意识到,如果他能通过短视频让更多人注意到跑酷,就像当年的他一样开始对跑酷感兴趣,这是他达到职业跑酷运动员这个阶段后的另一种追求。

图 | 练习跑酷动作的张艺杰

从那之后,张艺杰的微博风格不再是一个跑酷运动员的训练晒照,他开始发布一系列普通人、高手、杰哥做同一动作的三阶对比视频,直观展现跑酷运动员的高超技术。

他还做了一条模仿成龙躲追捕的视频,让他意外成为微博上的红人,让他意外成为微博上的红人。

第一次被人称作“成龙北京分龙”时,张艺杰有些羞愧,“我就是一个玩跑酷的,不能跟成龙大哥比。”

但视频里,张艺杰扮演被追赶的“成龙”,3米高的墙几步路直上,如履平地。5米远的间隔纵身一跃,不费吹灰之力。锁着的车门拦不住他,一个跳起滑进车窗,动作干练娴熟,没有丝毫让步。

图 | 张艺杰被封“成龙北京分龙”的视频截图

像张艺杰一样被“一条视频封神”的常艺,则在极限运动领域玩得更炫。

在一个不到一分钟的视频里,常艺背后是万丈高空,他一步跨出飞机,背向大地躺着坠入空中,但始终看向镜头的常艺表情淡定,好像只是躺在自己的床上。

图 | 跳伞时常艺喜欢在空中“躺一会”

下落、360度翻转、歪头杀、空中划水,常艺把一场险象环生的自由落体表演得惬意浪漫,而这只是他200多次跳伞的日常。

发布微博之后,常艺迅速吸引很多好奇的眼光,他自嘲地说,“那时他们叫我天空之子,但我擅长的可不只有天空呀。”

从小在泰山脚下长大的常艺,因地缘优势,永远在运动的路上。海外读书期间,他还开始接触攀岩、跳伞、潜水、尾波冲浪等极限运动。

图 | 在户外练习攀岩的常艺

在常艺发布的潜水视频里,光影迷幻的海底,常艺舞动长长的脚蹼在水下潜泳,银白色的鱼群围绕四周,评论里有人调侃他是男版美人鱼。他却哈哈一笑,反称自己是“海陆空三栖玩家”。

让常艺意外的是,他开始微博上火了起来。

在跳伞和冲浪还没全面普及的时代,常艺所代表的极限运动成为一群向往自由、极限者的图腾,而常艺在运动中所展现的阳光、自信和睿智,也让他的微博私信在那段时间持续爆仓。

这也让常艺等人意识到,原来大众对体育的关心不仅是那些大众运动,而微博上也能让各种小众运动发光大热。

“大家因为兴趣聚集到一起,在我的评论下留言、点赞,久而久之我们之间都成了没见过面的好友”,常艺说道,对他来说,微博所细分出来的各种垂直领域也让他成为了极限运动圈里的达人。

当小众体育博主粉丝从0慢慢增长到百万级,甚至更多,这个过程本身就已经在将原本的“小众”带动成为了“大众”。

在微博,从来没有永恒的小众。“这也是运动的魅力”,常艺说道,无论是慢跑、游泳这种大众运动,还是跳伞、跑酷之类的小众运动,体育对人、以及人生的影响是相通的。

孙佳祺也感觉到了,在运动是会让人上瘾,而在微博上晒自己的运动成功更让自己欲罢不能。

这种“瘾”不单纯是多巴胺和肾上腺素的分泌,更是其对于人生状态的改变。

在坚持健身前,孙佳祺在一家创业公司上班,长期加班、过劳熬夜,让她感觉到身体不适,停经、气喘、心跳过速像是家常便饭。

“再这么熬下去会出大事”,孙佳祺决定辞职,然后坚持运动调整身体状态,“每天晚上7点健身房开团课,按指纹打卡,我的新工作就是每天上团课打卡。”

坚持健身几个月后,孙佳祺在一次户外徒步时被自己的劳动成果惊艳。以前爬3层楼感觉心脏都要跳出来的她,在火山小岛连续徒步6小时不停歇,竟然觉得不是很累。

不久后,孙佳祺从健身转向专项运动,成为健身房里为数不多的女性泰拳爱好者。

图 | 孙佳祺(着红色战衣)正在泰拳比赛中

打拳在女生中算是一门小众运动,而孙佳祺坚持了下来,甚至一路练到比赛擂台上。

她一周有6天泡在拳馆里满负荷训练,不到半年时间,她结合了几次失败经验,成功在擂台上夺得奖牌。她还记得夺冠时,脑海里的念头一闪而过,“过去的伤都没白挨”。

图 | 孙佳祺(左)在泰拳比赛中的获胜瞬间

如今,孙佳祺的微博上每天都在发布运动照,夏天在南方冲浪,冬天回北方攀冰,从大众项目到小众再到极限,几乎不给自己设限。

每月有几千个粉丝跟着她在微博上打卡运动,她给自己200多万粉丝展示各种各样新奇的运动方式。

图 | 孙佳祺在练习滑板

被体育改变人生的还有张艺杰。

毕业后,他被父母安排进一家国企工作,原因是“跑酷教练就是青春饭,赚不到钱”。但运动带给他的兴奋感,他依然无法忘记,总在休息的时间锻炼。

也许是终究不适应刻板的职场环境,3年后,张艺杰还是毅然决然地决定放弃“铁饭碗”,投入到跑酷事业——他觉得自己缺的不是一份安稳的工作,而是飞驰的人生。

2019年底,张艺杰在微博发布一条回归视频,集结他6个月恢复训练的片段,瞬间点燃了跑酷圈。

回归后,张艺杰意识到大部分跑酷圈的人早几年便集中在微博上,跑酷的微博生态圈是具备的,但却局限于内部互动,这两年正是突破的好时机。

了解微博广场的社交属性后,张艺杰专注在微博上持续发布跑酷视频,很快便收到成效。

看他视频的人从跑酷爱好者蔓延至小众体育爱好者,他们集中爆发的评论和转发又让视频不断占据体育类实时微博前位。

在微博广场上,张艺杰被越来越多的体育爱好者发现,封为“宝藏大神”。

怎样让跑酷在微博上出圈?在张艺杰看来,或许微博的兴趣社交特点,正是能推动跑酷运动发展的方式,也是探索跑酷在微博上商业变现的方式。

“放在以前,我根本不会想这么多,这几年跳出圈子再回归,对跑酷这个领域看得更明白了。”

体育之美,也贵在坚持。

常艺曾有无数个犹豫的瞬间,但庆幸的是,最后他都“熬过去”了。

2018年,他辞职创业做微博视频。那一年他几乎没有收入,靠之前上班的积蓄生活,之前在美国跳伞打猎、潜水捞鲍鱼、巴厘岛冲浪的视频,被他剪成成品,但依然没找到变现的方式。

就在他怀疑自己是否选择正确时,朋友推荐下,一家国际知名的啤酒品牌邀请他去美国内华达州黑石沙漠参加火人节,拍摄一条广告。

图 | 在美国举办的火人节上,常艺拍摄的艺术装置(摄于2019年)

每年8月底至9月初,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涌入沙漠,举办一场倡导反消费主义的艺术创造,现场只售卖冰和咖啡,没有多余的商业行为,只能回归最原始的以物易物,人们在这里体验短暂的另类生活。

常艺带着自己的装备来到火人节,联系当地跳伞机构,计划从高空坠入这个虚拟的嬉皮城市里。

图 | 常艺在美国火人节上的留影(摄于2019年)

整条视频的拍摄和演出都由他独自完成,在40多度高温的沙漠里一连拍了7天,他中暑十分严重。这条视频在微博发布后带来引爆式效应,后续商业合作不断。

正当常艺庆幸自己的坚持时,疫情忽然爆发又中止了一切。

自去年疫情在全球肆虐后,常艺已经有600多天没能出国跳伞训练,他创办的工作室接不到广告,吃饭都成问题。

但常艺坚信,熬过这个阶段,户外运动会迎来一个新的机会,“大家都出不去的时候,会更想出去。”

随着疫情趋近稳定,一切似乎又在悄悄地发生变化。

2020年下半年,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常艺招募一群对户外运动和极限运动感兴趣的朋友,策划一场“向往的流浪”。

他们在海南的沙滩上露营,饿了从海里捕鱼吃,渴了进热带雨林砍椰子喝,白天的时候几个人一起玩皮划艇。

图 | 在海底潜水的常艺

视频发布在微博后,很多人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常艺。“极限运动不必高大上,更不高冷,在平淡的生活里也能找到这种极限体验,就像一次极限运动的入门课”,常艺说道。

不再上天入地的常艺变成一个接地气的流浪者,他的微博又迎来了一波新的粉丝和关注。

同样的,孙佳祺也在疫情期间经历了一次翻天覆地的变化。

疫情爆发后,孙佳祺意识到,健身圈被默认的常识往往是大众健身的门槛。她抓住时机,策划了一条视频,站在一个普通人的角度,讲解什么是核心、怎样收紧。

那条视频被网友转发至各大平台,很多人跑到她的微博主页赞她是宝藏博主。

“那一刻我才知道,热爱运动不仅要自己坚持,还要有责任帮助健康的生活方式传播出去,让更多人体验到运动之美。”

紧接着,孙佳祺还策划了针对女性生理期的运动讲解:讲述了在激素影响下,女性在什么时期有最好的体力适合高强度运动、在什么时期体力最弱需要格外注意。

“我把自己定义成普通人和运动之间桥梁,引导大家从不care运动的一端,走到对运动感兴趣的另一端。”

目前,孙佳祺在制作一个视频系列,她称为“Yoyo的100种运动体验”。

视频里,她带着几位圈外朋友体验打拳、攀冰、钢管舞、普拉提、冲浪……其中有50多种运动项目都是她擅长或体验过的。

图 | 孙佳祺在海南练习冲浪

“太多人跟我说上班很累,没办法自律,他们特别不理解运动这个苦差事,哪有乐趣?”

但事实是,朋友们被孙佳祺逼着去玩一次棒球或冲浪后,朋友们感受到运动过程中的快乐,开始主动去玩。

“运动是有一种独特魅力的,你不体验永远不知道”。做100种运动体验视频,孙佳祺想通过这种眼见为实的参与感,让更多人对运动产生向往。

现在,孙佳祺已经把节目做到20多期,她计划一定要做满100期。

“等到那时,再遇到有人问我运动有什么乐趣时,我会让他来看这100个运动视频。100次机会里,总有一次能敲开他的心吧。”

登上全运会领奖台的那天,潘家杰回顾自己过往7年的经历,在20岁出头的年纪,他已经成为国内滑板界的大牛。

很多人说他靠天赋,只有他自己知道,连续几年时间里每天保持6小时的高强度训练。

图 | 比赛中潘家杰表演滑板动作

没有谁可以仅靠天赋获得荣誉。

辛苦训练之余唯一让他放松的是打开微博,看看粉丝给他的留言。“这几年,我在微博上收获很多圈内好友和粉丝。”

对潘家杰来说,微博既承载他的社交需求,也让更多陌生人看到他背后的滑板圈子。

今年微博和中国轮滑协会携手打造的中国滑板精英赛上,潘家杰也连续参与多个赛站的比赛,在旅途中他多次分享自己的参赛VLOG。

图 | 潘家杰被滑板爱好者簇拥签名

靠跑酷出圈的张艺杰也有同感,最近一段时间他总能收到陌生人发来的私信,想跟他学习跑酷。

“以前我们都是圈内人自嗨,自从视频火起来之后,被越来越多人看到了。”

在微博上,像他们一样在小众领域发光发热的体育博主还有很多。

当跳伞、滑板、跑酷、潜水成为搜索栏里的一条关键词出现在微博广场上时,体育博主们不再是一个个单独的个人账号,而是Z世代打开这个世界的另一种方式。

广场的一端是小众体育的新奇,另一端是Z世代急剧增长的精神需求。

像潘家杰这样的新锐体育明星的诞生,势必又是下一个发展阶段的缩影。

从微博广场升格至个人超话。因为一个人或某个兴趣聚合在一起的“超话”粉丝,与拥有相似兴趣的用户互动、讨论,在集体中刷存在感。当小众体育博主的粉丝从0增长至百万,甚至更多的时候,“超话”粉丝共同经历了一场亲手“造星”的过程。

原本的“小众”升级为“大众”,平凡的体育博主变身为璀璨的体育新星。

就像几十年前乒乓球为中国打开国际外交局面一样,找对时机的小球可以转动大球。小众体育项目或许也可以在微博这个平台上,飞入寻常百姓家。

让更多人摆脱日复一日的枯燥与乏味,从新事物中收获精神上的寄托。这是小众体育项目的魅力,也是这个时代给予它的机遇。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