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11.11”也是“3.15”!澎湃质量报告征集线索中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吴琪 记者 陈雷柱
2021-11-01 06:38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质量观 >
字号

想要“薅羊毛”却被“割韭菜”?满心期待的“拔草”却变“踩雷”?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网络购物狂欢季又开始了,各电商平台预售已经开始,带货主播们纷纷登场,或许你已经切入“买买买”模式。

相比之前,近些年,“双十一”网购节时间跨度不断被拉长,以往的“狂欢日”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狂欢月”。一些电商平台从10月下旬就开启“双十一”预售活动。

随着持续高涨的网购节热潮带来的大批购物订单,相应的消费侵权事件也在不断发生,投诉量一年比一年高。

据中消协2019年发布的《“双11”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显示,在2019年11月1日至11月15日共计15天的监测期内,共收集“双11”相关“消费维权”类信息7908929条,其中负面信息655376条,日均负面信息43692条。整个监测期内,负面信息呈现“倒V”形,11月11日信息量陡增,并于11月12日达到高峰,为132928条。

这个数字在2020年几乎翻了一倍。据中消协公布的数据显示,在2020年10月20日至11月15日共计27天监测期内,系统共收集“双11”相关“消费维权”类信息14296274条,日均信息量约53万条。其中,峰值出现在11月11日,为1051437条。

澎湃新闻通过中消协公布的报告发现,在2019年时,“双十一”期间负面信息集中在快递、售后服务、预售规则、促销宣传、产品质量、价格和信息骚扰等方面问题;但到了2020年,负面信息就主要集中在直播带货和不合理规则等方面。

其中就包括直播数据造假,以及明星带货销量高但售后差等问题。

即日起,澎湃新闻质量报告投诉平台护航 “双十一”,持续在线接收消费者的投诉信息,若在网购中遭遇消费侵权,请保存你的订单记录及相关证据,点击进入澎湃消费投诉平台进行投诉。

这个“双十一”,遇到了哪些“糟心事”?赶紧来吐槽!无论你是消费陷阱的中招者,还是霸王条款的受害人,讲出你的遭遇,我们一起维权!

    责任编辑:王选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