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万圣节这个奇怪的节日是怎么来的?

2021-11-01 19:3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万圣节起源于古代凯尔特人的属阴节(Samhain),生活在英伦列岛的凯尔特人把11月1日左近的一个月圆日定为节日。属阴节是凯尔特人最重要的篝火节日,因为这一天被视作新年的开始。收获已经完成,最后一茬庄稼已经收割好,空气中满是喜悦的气息。昏暗的冬日就要开始了。赛尔特人认为,在属阴节的晚上,未曾安息的逝者鬼灵会重返人间。

“属阴节代表着冬季的开始,有很强烈的黑暗和超自然意味。”约克大学历史教授尼古拉斯·罗杰斯(Nicholas Rogers)在《万圣节:从异教节日到派对之夜》(Halloween: From Pagan Ritual to Party Night)一书中补充道。“属阴节与占卜和传说故事联系紧密,”是超脱时间的时间,“充满了古怪的超自然的力量。”

在英格兰和其他一些地区,有一项“索灵”(souling)的传统,富人要向祷告者分发食物。在万灵节这天,富人要烤制“灵魂之饼”(Soul cakes),分给亲戚,邻居和乞丐。作为回报,接受食物的人要为赠饼者死去的亲属祷告。一般情况下,“索灵人”(souler)会走家串户接受馈赠,但也有少数捐赠者会在街上摆设筵席。在万圣节前夜头戴面具的习俗可能就起源于这些恶作剧的人们,而“不给钱就捣蛋”(trick or treat)的说法,可能正是起源于索灵者向人讨要馈赠的行为。

万圣节在19世纪40年代传入北美。因为土豆饥荒,大量来自爱尔兰农村的移民涌入美国和加拿大,同时也带来了他们家乡的万圣节传统。还有相当数量的苏格兰移民带来了他们的凯尔特人习俗。“恶作剧之夜”的不安能量在新环境下有了新的表达方式,闹哄哄的男孩子推倒围栏,弄翻小屋,到处惹是生非。小孩子们也有了新玩意,他们用南瓜来做杰克灯,很容易就能刻出一张龇牙咧嘴的大鬼脸。

到了19世纪末期,在北美地区,万圣节已经变成一个家庭节日。充满了派对,时令食物和奇装异服的元素。人们在这一天讲鬼故事,举办比赛,做游戏。万圣节面具在19世纪后期开始作为商品出售。零售商也开始给万圣节糖果做广告。黑猫和蝙蝠成为万圣节的代表性图案,这显然受到了爱伦坡(Edgar Allen Poe)等哥特风作家的影响。

现在,万圣节已经成了一个全球性的节日,比起庆祝节日,人们更看重的是可以在这一天逃离沉闷无聊的生活,获得更多快乐的体验。当然,更开心的怕不是那些生产、销售万圣节道具的厂子和商家吧。

万圣节来了,胆小者请绕道。

古董商异闻录

【作品简介】

本书包括了鬼故事大师M.R. James的两部作品集,《古董收藏家的鬼故事》和《更多鬼故事》,包括了最为知名的几篇故事。故事的背景往往是宁静的乡村,主人公总是因为一些古玩被卷入了超自然的现象。书中不仅成功地营造了恐怖的氛围,也具有文化及文学的价值。书中的许多故事曾被多次改编成影视作品。

【作者简介】

M. R. James (1862.8.1-1936.6.12) ,英国作家、学者,研究中世纪,曾任剑桥国王学院和伊顿公学的院长。他被誉为是最佳的鬼故事作者,并将自己对古玩的爱好融入作品之中。他的鬼故事在西方家喻户晓,影响了包括洛夫克拉夫特在内的许多作家。

阅读链接:

https://read.douban.com/ebook/8833360/

人与鬼

【作品简介】

《人与鬼》是伊迪丝·华顿的一部非常精彩的短篇小说集,包括十个章节、十个故事。场景大多设定在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初,以叙事的角度将一个个或惊悚、或诡异、或深刻、或黑暗的故事层层摊开,通过精细超脱的或人或鬼或心中之鬼的描绘,引人进入另一番或明或暗的世界,令人以目为耳,以心为秤,观摩体会这世间种种的人心与是非。闩上的门,闩的是何方的门;父与子,何为父子;债情,是债还是情;因果,何为因,何为果;传奇,传的即是奇么;那双眼,天哪,那双眼;很久以后,为何,要很久;信件,信与奸。一幕幕在华顿夫人的妙笔下铺陈开来,魅力斐然,绝妙的讽刺令人拍案叫绝,美不自禁。

【作者简介】

伊迪丝·华顿(Edith Wharton, 1862.1.24-1937.8.11),美国优秀的女作家,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人极具才华,思想超然,视野开阔,明辨是非,文笔流畅雅致,文风细腻扣人心弦。写就《欢乐之家》,成为二十世纪初最受欢迎的美国作家,出版《纯真年代》,摘获普利策文学奖。其一生共完成十九部中长篇小说,出版十一部短篇小说集,包括《人与鬼》,还有大量非小说作品。通过敏锐的观察力和出色的文字驾驭能力,揭示人性的善恶,社会内部的黑白对错,酣畅淋漓地谱写了一幕幕人间人心的精彩画面。

阅读链接:

https://read.douban.com/ebook/15473195/

螺丝在拧紧

【作品简介】

圣诞前夜,几个朋友围坐炉旁,百无聊赖地讲起了自己听到的鬼故事。其中一个人说到郊外一个家庭女教师受到鬼怪困扰的故事。一切看来稀松平常,但一切在亨利·詹姆斯笔下却变得生动精致起来:只有家庭女教师能够见到“它们”;只有她怀疑先前的女教师因为某种邪恶的动机正在控制着庄园当中的两个孩子。所有的人都认为她疯了,两个孩子却对此讳莫如深。是孩子们被迷惑了,还是女教师在妄想?作者并不急于马上揭示答案,但是脊背在发凉,螺丝在拧紧……

【作者简介】

亨利·詹姆斯(1843.4.15-1916.2.28),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人物,其代表作品有《戴茜·米勒》(1878)、《贵妇的肖像》(1881)、《华盛顿广场》(1881)、《法国掠影》(1884)等。本书同名电影曾三度登上荧幕。

阅读链接:

https://read.douban.com/ebook/6792752/

三个神秘人

【作品简介】

《三个神秘人》是英国恐怖作家阿瑟·麦钦的长篇名作,出版于1895年,其中包含了若干个奇诡小故事。这些故事独立成章,彼此之间又有暗线交错,最终编织成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故事。在这部作品中,麦钦作为恐怖作家的写作技巧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洛夫克拉夫特的名作《克苏鲁的呼唤》《敦威治恐怖事件》和《黑暗中的低语》带有这本小说中的故事《黑色封印》的影子,而小说中的另一名篇《白色粉末传奇》也被誉为“巅峰之作”。值得一提的是,小说中对19世纪末伦敦城大街小巷的描绘栩栩如生,文笔灵动优美,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阿瑟·麦钦(1863-1947),出生于英国威尔士,是活跃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作家和神秘主义者。他的作品极大地影响了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古典恐怖小说作家”的霍华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H.P.Lovecraft)。

阅读链接:

https://read.douban.com/ebook/5349067/

洛夫克拉夫特短篇小说

【作品简介】

本书选取了洛夫克拉夫特相对有代表性的八篇短篇小说,分别是《北极星》《白船》《异乡人》《屋中画》《墙中鼠》《大衮》《皮克曼的模特》和《坟墓》。

这些短篇小说作为洛夫克拉夫特中早期的精品作品,不论是对洛氏克苏鲁文化十分喜爱的读者,抑或是想要了解洛夫克拉夫特如何运用精神分析完成这种超现实主义恐怖文本的研究型读者,还是仅仅对恐怖小说这一题材感兴趣的轻度读者,都会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作者简介】

霍华德·菲利普斯·洛夫克拉夫特(1890.8.20-1937.3.15)是美国恐怖、科幻与奇幻小说作家。洛夫克拉夫特自称其写作的主题为“宇宙主义”,他通过一系列围绕着非人诸神主题创作形成的克苏鲁文化影响深远。据乔伊斯·卡罗尔·欧茨所言,洛夫克拉夫特以及19世纪的埃德加·爱伦·坡“对后世恐怖小说家施加了无可估量的影响”。斯蒂芬·金称洛夫克拉夫特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古典恐怖故事作家”。

阅读链接:

https://read.douban.com/ebook/159630793/

原标题:《万圣节这个奇怪的节日是怎么来的?》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