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夜读丨007的中年危机

温华
2021-11-02 21:25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中国内地首映,工作日上午十一点,巨幕厅里的观众以头发花白的中年男士居多。这一集007的结尾有点悲壮,我就不剧透了,但旁边的中年男人哭出了声音。

应该是预见到了这种反应,电影早已备好预防针,让邦德在里面反复念叨着一句话:007只是个符号而已。是啊,只是个符号而已,但是从小看着007长大并且变老的中年观众仍然止不住为英雄迟暮伤心难过。

不管怎么说,眼前这个邦德让人有点陌生。曾经的花花公子007,不但心有所属,还有了孩子,一心要过上居家好男人的幸福生活,留给世人一个大情种的背影。总之,这007很不007。

小时候看007,总觉得他不仅潇洒,而且“无敌”。这么多年来,细节千变万化,套路始终如一,007永远是男人的“大英雄”,女人的“好情人”,观众们共同的传奇和童话。

但童话终究只是童话。第一部007电影诞生于1962年,那算起来,这位老兄现在也是快60岁的人。香车美女加全球旅行,绅士衣装与超人身手,不搅拌的伏特加马提尼,俱往矣。

现在他的问题不光是苍老了容颜。男人不服老,但不能不直面自己的“中年危机”。就好像办公室里的老领导,老爱给年轻的下属讲他的辉煌往事,可言语之中的伤感已经掩饰不了他的力不从心。这个时代,已经不属于他啦。

从丹尼尔•克雷格主演的第一部《皇家赌场》开始,本是动作片完美工具人的007就被注入了更多人性的元素,原来无始无终横空出世的007,渐渐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个人历史和内心隐秘。他出身贵族,父母早亡,一段神秘过往尚待揭开。《幽灵党》和《无暇赴死》里反复渲染网络与人工智能对真人特工的冲击,让007这种肉身拯救世界的孤胆英雄一再面临挑战。

这不就是活生生的职业危机嘛。没错,中年男人有经验,有阅历,但你得承认,精力大不如前啦。后浪已经拍上来啦,你是007又如何,传奇故事也不能当饭吃啊。于是,中年男人还在职场上奔波,拼命支撑着体面,可内心,早就不堪一击了。

从前肖恩•康纳利和皮尔斯•布鲁斯南只需负责在电影里拯救世界,顺便跟美女调调情。展现全部直男魅力即可,没有多少现实的烦恼。

可现在的邦德呢,又是痛失爱人,又是陷入情网。总之,老男人真没有那么大的魅力啦。一向来去自由神出鬼没的007,在小木屋里脉脉含情凝视妻子,为自己的女儿做起了早餐,一片危机四伏中跳出这种温馨的家庭剧场景,着实令老影迷吃惊不小。

一个青春不再牵绊多多的007,唉,可不就是中年男人的真实写照嘛。难怪邻座矜持的大哥反应会那么强烈。

上溯到伊恩•弗莱明成名之前,身为军情六处特工的著名作家格雷厄姆•格林,早就借用间谍小说的形式极力刻画特工的普通人一面,推出一系列或软弱或笨拙,不能打、没颜值的间谍形象。

他告诉我们:“常规暴力(詹姆斯·邦德除外)不是英国特工的一个特点……男人们每天去办公室挣他们的养老金,其背景很像其他任何职业(不管是银行职员还是企业经理)的,毫无危险地例行公事,对于每个人物来说更重要的是私人生活。”

格林说詹姆斯·邦德是个例外,大多数英国特工无非也就是拖家带口为养老金奔忙。结果呢,如今邦德也和他们没区别了。这说明,全世界中年男人,殊途同归。

听到这里,中年老男人们,是不是都悲从中来,愤怒地想要问候导演和编剧:我们只是想做个浪漫的英雄梦,这都有错吗?

其实倒也不必。丹尼尔·克雷格刚开始演007的时候,被很多影迷嫌弃。现在他卸任了,反倒引起一波怀念和不舍。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他把一个从前看上去很有距离感的人物演得有血有肉,让人感同身受了。

所以,让全世界影迷看看中年男人表面光鲜背后辛苦的“真相”,也没什么不好的。以后,我们还会看到什么样的007?会不会有一位女性007?如果有,我希望她不是又一位喊打喊杀的“女强人”,那太刻板印象了。

试想一下,一位顶级女特工,人到中年,一面要拯救世界和最危险的敌人搏杀,一面要照顾久不见面的丈夫和孩子,挽救情感危机。听上去,是不是也挺带感的?

    责任编辑:李勤余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