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被习近平亲自表彰的77656部队到底是谁?
据新华社报道,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日前签署命令,给2个单位授予荣誉称号,其中77656部队被授予“高原戍边模范营”荣誉称号。
这支部队的驻地在西藏边境地区。命令中说该营“接力传承老西藏精神”、“像一颗永不生锈的钢钉牢牢扎在祖国西南边关”等语句也都佐证了这一判断。
那么,这到底是哪个营呢?他们又做了些什么,被习近平亲自签署命令予以表彰?
这里名为“鲜花盛开的地方”,实际上却寸草不生这就是西藏军区边防第二营,通称岗巴营,是全军驻地海拔最高的建制营。他们的驻地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岗巴县坐落在喜马拉雅山北麓,在藏语中意为“雪山下最美的村庄”。
据公开资料披露,组建于1961年的岗巴营担负着近10座海拔5000米以上雪山和近20个通外山口的边防巡逻任务,5个固定巡逻点海拔都在5500米以上,最高点位海拔6900米。戍边官兵们每年要全副武装徒步1万公里,翻越6000米以上雪山78次。
该营海拔最高、条件最艰苦的哨所查果拉哨所海拔5318米,虽然在藏语中意为“鲜花盛开的地方”,实际上每年有一半的时间都是大雪封山,空气含氧量不足内地的35%,“走路一步三喘,睡觉经常失眠,说话被风吹远”。截至2015年,岗巴营已有31名官兵献出了年轻的生命,407名官兵患严重高原性疾病,甚至还有4位军嫂长眠在了雪域高原。
“雪山下最美的村庄”实际上贫瘠荒凉,“鲜花盛开的地方”却寸草不生,就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他们如命令中所说,“出色完成封边控边、维稳执勤、抗震救灾等重大任务”。
这里每周都要换下一面被狂风暴雪撕裂的国旗
在查果拉主峰,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格外鲜艳夺目。但只有驻守在此的边防军人知道,这里风无一日停,几乎每周都要换下一面被狂风暴雪撕裂的国旗。设点以来,哨所已经更换了1300多面国旗。国旗,被官兵们视作生命。
曾经有一年冬天,他们冒着-30℃的严寒武装巡逻。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让两位战士迷失了方向。就在失联断炊三天三夜濒临崩溃时,他们看到了一抹跃动的红,确认是哨楼上国旗的那一刻,他们泪如雨下……
尽管条件艰苦,这里却是许多官兵魂牵梦萦之地。
在岗巴营,身患重病仍不愿离开边防第一线的老班长说:“等我好了,我还会回来。等我老了,让我儿子来站岗。”
在查果拉,无论站岗还是巡逻都是在拼命,但官兵们之间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上查果拉,愧为岗巴人。他们说,岗巴是个听了不敢来、来了却不想走的地方。
十年抓获不法分子百余人
岗巴营的的环境有多艰苦?上世纪60年代,为该营编配的骡马队先后“牺牲”在凛冽的风雪中,70年代,运输用的牦牛也相继倒在危机四伏的雪山路上,80年代,高原型解放牌汽车也因为缺氧和寒冷陆续趴了窝……
就在这样的环境里,岗巴营的官兵却能出色地完成封边控边、维稳执勤、抗震救灾等重大任务。
那一年,曾有一伙不法分子企图入境组织分裂破坏活动。该营官兵设伏时遭遇暴风雪,气温骤降。在换防可能暴露目标,死扛则可能危及生命的两难境地下,官兵们不约而同选择了坚守,在雪地里足足潜伏了10个小时,圆满完成任务。
那一年,曾有一伙民族分裂分子煽动不明真相的藏族群众聚集岗巴,妄图非法出境。岗巴营官兵凭着过硬的军事素质,与公安干警、边防武警共同粉碎了民族分裂分子的阴谋。
近10年间,岗巴营官兵共抓获企图非法出入境的不法分子百余人,缴获反动宣传品3000余份。
2015年9月7日,这支功勋卓著的部队强势“登陆”《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将一代代戍边军人巡逻在祖国“平均海拔最高、自然条件最差”的边防线上,守土不失寸土的故事讲述给全国人民。
2015年8月24日至25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曾指出“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岗巴营的戍边军人,用牺牲和奉献做出了最好的诠释。(本文原标题为《揭秘:被习近平亲自表彰的到底是谁?》)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