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担当作为实干,聚焦发展攻坚 ——成武县大田集镇再获国家级殊荣路径探访

2021-11-02 10:0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日前,成武县大田集镇交出了一张优异的答卷:再度蝉联2021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去年该镇首次摘得这项国字号桂冠。

大田集镇素有“大蒜之乡”的美誉,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规模种植大蒜以来,大力培植发展大蒜这一特色产业,成功跻身“山东省特色产业镇”“全省一村一品示范镇”“中国蒜业十强乡镇”和“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

大田集镇党委政府意识到,高质量发展基础在高质量产业。探索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当务之急是提升产业竞争力。基于大蒜种植产业的基础和优势,大田集镇锚定大蒜产业化发展目标,全力以赴育产业、上项目、培龙头,相继实施了3.3平方公里的精致蒜艺小镇市级特色小镇项目,结合全市“两新”融合发展试点镇建设,规划建设鲁西南大蒜及农产品交易中心、大蒜及其制品智慧交易市场、智慧冷链物流产业园,积极打造大蒜种植、储藏、加工基地,努力推动大蒜产业这块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目前,全镇发展到400多门大型恒温库、130多家大蒜加工企业、规模大蒜加储企业10家,市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2家,成为享誉周边的大蒜产业加工基地,撑起了全镇高质量发展脊梁。同时,以大蒜产业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生蝶变,按照“大蒜﹢棉花”、“大蒜﹢辣椒”等种植模式,全镇年种植大蒜保持在10万多亩,接茬种植棉花6万多亩、辣椒4万多亩,亩均产出效益近万元,惠及蒜农2万余户,实现了村村种大蒜、户户发蒜财的目标。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产业发展是脱贫之本、富民之源、振兴之基。大田集镇把产业振兴摆在乡村振兴的首要位置,以产业引领搭建起乡村振兴的“四梁八柱”,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培植大蒜产业、打造大蒜品牌、塑造大蒜文化、发展现代农业、搞好休闲旅游为目标,规划设计了以大蒜精深加工、商贸物流、休闲旅游、文化展示、生态宜居为核心的“成武精致蒜艺小镇”,并成功入选全市29个特色小镇之列。

随着主导产业的不断做大做强,新六产在该镇迅速兴起。现在,随处可见“吹蒜”“收米料”“吹箱子”等一些独具特色的行业,成为创收增收的新亮点。在产业发展的同时,群众主动围绕大蒜产业创业增收。“全镇大蒜加工企业每年吸收固定农民工5000余人、季节性短工10000余人,大蒜、蒜薹上市期间,镇内有3000多劳动力设点收购,8000余名富余劳动力从事贩运、装卸、包装和运输等,每人每天纯收入300多元。同时,带动200余家餐饮、宾馆,还有60多家配货站、物流等服务行业的发展,给相关产业带来3亿多元的收入。”大田集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牛德立向记者介绍说。

行棋观大势,落子谋全局。随着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实至名归,大蒜产业走上发展快车道,离不开该镇持续优化的发展环境。

大田集镇党委政府坚守产业发展的定力,构建产业新发展格局,编制了《大蒜产业发展规划》,勾勒出大蒜产业蓬勃发展的美好蓝图。镇党政班子实行对重点项目和企业包保制度,提供一对一全程“保姆式”服务,有需必应、无事不扰,着力营造尊商重商的环境。作为全省首家黑蒜生产企业,天鸿果蔬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春雷对此感触颇深:“镇党委政府高效的服务,让我们看到了大田集镇谋求发展的决心和信心,也让我们企业的发展更有底气,这也是吸引企业一再追加投资、不断创新的原因所在。”

为推进大蒜种植加工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该镇相继引进和培育一大批高精尖深农业龙头企业,着力延伸大蒜产业链条和提升大蒜产品附加值。“随着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不断提升,我们将着力打造全国大蒜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信息中心和科技交流中心,使大田集镇大蒜产业真正走上高品质竞争、高效率流通的现代化道路,带动大田集镇大蒜产业全面起势,继续沿着高质量发展的‘大田集路径’阔步前行。”大田集镇党委书记侯国光如是说。(记者 王重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