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战疫情 | 陈兴武:20多年了,第一次忘记女儿的生日!

平安石嘴山
2021-11-03 15:5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作为老党员

我应该冲锋在前

作为人民警察

我更应该坚守一线

这是

大武口公安分局

国保大队教导员陈兴武

主动请缨到疫情防控卡点

工作的心里话

同城化干道是银川进入石嘴山的一条要道,是“外防输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这里来往车流量大、大型运输车辆多,现场情况复杂、基础设施差、管控难度大。初到同城化干道防疫卡点时,陈兴武也犯了难,但越是艰难越要向前,没有怨言、不讲条件,他迅速投入到防疫工作中,坚决守好“外防输入”的第一道防线。

作为同城化干道疫情防控卡点的负责人,陈兴武要统筹分局、交警、卫健、自然资源以及志愿者的管理工作,更要承担每天3次信息上报、后勤保障、督查交接班情况等繁杂琐碎的工作。既要保证不漏一人、不漏一车,又要协调防疫物资到位、检查人员的轮班。

“防疫工作容不得半点纰漏。”他叮嘱着执勤组的每一个人。

防疫卡点执勤人员实行24小时轮流值班制,三班运转轮值,作为卡点负责人的陈兴武,没有明确的上下班时间,在卡点上忙碌时他才觉得安心。十月天温差大,中午气温升高,防护服闷得满身是汗,紧紧箍在身上,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损耗,陈兴武和其他执勤人员一样,坚持着任由汗水浸湿衣背也不轻易脱下防护服。

同城化干道周围没有建筑物遮挡,风沙格外得大,早上和晚上冻得人瑟瑟发抖,陈兴武早已习惯了深夜的风声伴着来往车辆的轰鸣声,他站在路边一遍又一遍抬起胳膊做出停车手势,仔细查看入石人员的核酸检测报告,耐心的向来往群众解释防疫管控政策。面对被劝返群众的不理解,他没有一丝不耐烦,安抚对方情绪、讲解政策要求,努力征得当事人的理解。被橡胶手套长期包裹的手指已经发皴发皱,布满雾气的护目镜下是略带疲惫但仍坚定的目光。

在同城化干道防疫卡点,陈兴武既是“战斗员”,也是“大管家”,每天早上八点到岗后,第一件事就是打扫卫生做好消杀,检查防疫物资是否够用。同城化干道周边多为土地农田,未硬化的路面因货车驶过而尘土飞扬,他积极反应、多次对接,终于有热心公司为卡点备勤室前铺上了橡胶带和地板革,解决了卫生问题。

“口罩一定要戴好,注重自我防护”“进备勤室之前一定要消毒”,他用沙哑的嗓音一遍又一遍像念着“紧箍咒”似的提醒着来往车辆人员及战友们。

防疫时期最关键的是物资保障,他细致做好防疫物资的使用管理,确保将紧缺的物资用在“刀刃”上,绝不浪费一个口罩、一副手套。“有事找陈教导肯定能解决。”卡点执勤人员提到他时都伸出了大拇指。操心着卡点大事小事的陈兴武,却连自己裤腿满是灰尘都没注意到,被同事提醒时他不好意思地说“自从上了卡点,十多天没换衣服了。”

10月26日早上8点钟,陈兴武像往常一样到卡点叮嘱执勤人员做好交接班,将查验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又将备勤室里里外外打扫干净后,终于能歇会儿喘口气,看到微信消息时,他才想起今天是女儿的生日。

由于疫情防控相关要求,陈兴武的妻子和女儿正在银川家中隔离,一家人已十余天未见面,只能通过微信互报平安、互相鼓励。看着女儿发来关心的信息,他心中百感交集,“二十多年来还是头一次忘记女儿的生日,女儿还叮嘱我注意身体,她真的是长大了。”希望疫情形势尽快好转是这位52岁老民警最朴实的心愿,他愿以牺牲“小家”团圆,换得千万家团聚。

此轮疫情来袭后,同城化干道防疫卡点对入石车辆、人员严格实施100%必检要求,共检查车辆8727辆15088人,劝返车辆2565辆4459人。“不漏一车、不漏一人”的背后,是陈兴武和同城化干道防疫卡点全体执勤民警、辅警的执着坚守。

审核丨李国栋

编辑 | 张国军

版式 | 晓 丽

素材 | 大武口区公安分局

VIDEO

原标题:《战疫情 | 陈兴武:20多年了,第一次忘记女儿的生日!》

阅读原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