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AKD20亮相,红色“战斧”能否助空军打击能力上新台阶?

澎湃防务特约撰稿 雪鸮
2016-09-01 07:29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防务 >
字号

【编者按】

国防部网站报道称,据空军副参谋长李春潮8月30日介绍,在即将于吉林长春召开的“追梦空天”空军航空开放活动上,中国空军将展示包括轰-6K、空警-500、红旗-9地空导弹等装备。其中,担负我国空中战略打击任务的轰-6K是首次与公众“亲密接触”。而作为轰6K的撒手锏,射程超过1500千米、设计新颖的AKD20备受瞩目。

核心提示:

作为“长剑10”系列巡航导弹的空射版本,“AKD20”在性能上已经居于领先地位,并服务于中国正在积极发展的能够控制“第一岛链”、打击“第二岛链”目标的能力。面对美国新启动的远程防区外武器(LRSO)的研制计划,AKD20还需与我国其它战略打击武器配合使用,才能有效抗衡美国打击能力的提升。

长剑问世

在上世纪80-90年代,我军为了在可能的大规模军事冲突中占得先机,装备了大量中短程弹道导弹,但由于弹道导弹存在着一些问题,使得国家和军队在具体的使用上并未达到最佳的平衡点。

一方面,弹道导弹造价很高,再考虑到有毒有害的燃料、助燃剂,以及繁琐昂贵的维护手段,其成本甚至高于一架三代机。另一方面,当时我军弹道导弹的打击精度不够高,容易产生较大的附加伤害,于政治方面不利。

此外,上世纪90年代国际政治格局的突变,使得我军的面临的安全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在大规模战争中对敌实施战略打击为目的的弹道导弹,并不完全适用于应对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因此,如何应对战役级别的局部冲突,保持导弹较好的维护性、经济性以实现更多的装备,是十分严峻的问题。

同时,美军在海湾战争等作战行动中对巡航导弹的成功使用将巡航导弹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这对于当时装备较落后,但致力于军事现代化的我军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隶属于火箭军的东风10A(长剑10A)长程巡航导弹

战斧开路

1972年,为了追求打击的准确性和武器的经济性,同时使美国在美苏战略武器削减谈判中谋得优势地位,美国开始了研发巡航导弹的任务。作为其成果,“战斧”式导弹开创了巡航导弹的先河,更为美国在几场战争中充当“开罐器”,立下了汗马功劳。自开发以来,美国更是对其不断升级改造,可谓是经久不衰,“战斧”历经了五个主要改进批次,变得越来越“聪明”,类型从反舰型到“战术战斧”,应有尽有。

“战斧”导弹的结构如下:为了达到超远航程的目的,导弹采用省油的涡扇发动机,并把导弹中绝大多数空间用来填充燃料;两片主翼,除了用来稳定飞行之外,也能够给导弹增加升力,这也让“战斧”更像一架滑翔机而不是导弹;“战斧”并未走高速突防的路线,其巡航速度并不快,而是依靠适配地形、低空飞行,来减少被雷达直接照射的距离。可以说,“战斧”导弹的特征,基本定义了“巡航导弹”这个名词的概念。

“战斧”式导弹结构

“战斧”飞行照片,其进气道清晰可见,而且朝向下方。

特殊构型

受美军启发研制的“长剑10A” 巡航导弹(即参与阅兵的“东风10”巡航导弹)与世界其他同类武器相比具有领先的性能,其射程为1500-2500千米,并具备了较好的隐身性和搭载核弹头的能力。“长剑10”可以进行地形匹配,始终在低空飞行,辅以其隐身能力,可以减少被雷达发现的概率,从而对第二岛链内的目标有着极大的威慑作用。

在“长剑10”巡航导弹的基础上,我军工部门设法将其搭载于不同平台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其中包括装载在发射车上的陆基型号,搭载于轰6系列的空射型号,以及未来装备于我军大型水面舰和潜艇的海基型号。

作为轰6K“战神”的力量倍增器,“AKD20”巡航导弹在很多方面超越了“战斧”:在均采用常规装药的情况下,“AKD20”的最大射程超过“战斧”,巡航速度略大于“战斧”。

空射型“长剑”、“战斧”对比(均装备常规弹药)

“长剑”真正意义上质的超越是在隐身性方面,其采用了独特的埋入式进气道,避免了雷达波直接照射到转动的涡扇发动机产生巨大反射,而并非“战斧”打开的进气道结构。通过对进气道前几何形状的优化,使得空气在进气道上流速加快,给发动机供应了足够的空气燃烧。此类型进气道的进气量近乎恒定,机动性虽受到影响,但却很适合稳定飞行的巡航导弹。

“长剑”导弹所运用的进气道设计

可以说,“长剑”的设计水平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战斧”,打得远、打得快、还隐蔽,是我军的“杀手锏”之一。“长剑”的强势,甚至逼迫美国启动了对应的新巡航导弹项目。

鹿死谁手

在飞行器普遍追求“隐身化”的今天,“战斧”式导弹朝下且直通的进气道很容易被地面的雷达照射(隐形飞机会尽量弯曲进气道或是把进气道放到机身上方避免被雷达直接照射),旋转的涡扇发动机会成为极大的反射源。非隐身的外形设计和较低的飞行速度让它容易成为具备下视下射功能战斗机的猎物,身为美国重要打击手段的“战斧”开始“生锈”了。

为了突破中国正在发展的区域拒止能力,重新强化其打击能力,美军很快启动了隐身巡航导弹的研制计划。今年的7月29日,美国空军向工业界发出了远程防区外武器(LRSO)的项目招标文件,加速推进下一代可携带核弹头的空射巡航导弹的研发,以适配美军的B-52、B-1B,以及最新的B-21轰炸机,希望能借此超过打击手段日臻完善的“潜在对手”。

LRSO想象图

实际上,美国并非没有研发隐身巡航导弹的历史,通用动力公司在上世纪90年代初生产过一批AGM-129隐身巡航导弹,在当时十分出色,可无奈失去了假想敌,又太过昂贵,国会认为此导弹性能过剩,它没有逃过被削减的命运,由更加实惠且通用的“战斧”取代。

AGM-129隐身空射巡航导弹

然而今时不同往日,美国选择再度开发这类巡航导弹,不但因为AGM-129和“战斧”的综合性能已然不足,原本搭配的AGM-86已经不敷使用,有些库存甚至早就老化了,还因为“潜在对手”的攻击和防御能力都蒸蒸日上,美军针对“潜在对手”有效的打击手段却越来越少。目前来看,美国众多的进攻性武器的威慑力大为减弱,而且美军的前沿存在已经受到严重威胁,必须做一定程度的撤退才能保证安全。

美军作战系统中LRSO担任了针对内陆的远程打击任务,上图中还有B-52、B-21、F-35等作战飞机。

当然,现代战争是体系的对抗,巡航导弹之间的竞争并不能完全决定最后的结果。对于我军来说,“长剑”也是体系的一部分,与各种“东风”导弹各有分工,需配合使用。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