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致敬!抗战老兵:如果你仍能记得,他日请在坟头放支鲜花

李福军
2016-09-03 11:06
来源:澎湃新闻
快看 >
字号

2014年到2015年,摄影师李福军走访10余省市,为90多名老兵们留下影像:尽管时光深刻面容,他们眼神中的坚毅与骄傲仍一如当年。

1945年10月10日,叶于良(图中圈处)在北京太和殿参加日军受降仪式。

姓名:叶于良

年龄:92岁

经历:1938年加入北平抗日杀奸团,1940年被捕,1945年出狱。

1940年“七七事变”纪念日,日本人和伪政府在中山公园开庆功大会。叶于良和团里成员李振英、冯云修等人刺杀了主持日伪合作的汉奸巨头,华北伪政权机关报《新民报》总编辑吴菊痴。

1940年叶于良和被抓的同伴被带到华北住屯军司令部特课,在伪警察局特务课、北大红楼日本宪兵队,狮子胡同的炮局多次过堂,他的左胳膊上仍隐约可见当时被烙铁烫的痕迹。

1945年9月3日,日本人打开了监狱大门,这一天,叶于良才真正重获自由:“9月3日才是我的抗战胜利纪念日”。

姓名:张景秋(女)

出生时间地点:1920年12月,黑龙江省依兰县后刁翎村

现居:山东省青岛市

部队: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妇女团

经历:1936年,张景秋被分到了抗日联军第五军妇女团,为前线的战士做衣服。“鬼子没打跑,不管是生是死我都不回家。”张景秋斩钉截铁地告诉苦求她回家的父亲。

入伍没多久,抗日联军第五军的军部就遭到日军破坏。在一次战斗中,她的战友,八位妇女团的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引开敌人,弹尽粮绝后投水自尽,这也就是闻名于世的“八女投江”的故事。“当时去参加革命的都是十八九的孩子,有的都不知道名字,死在原始森林里也没人收尸。”说到死去的战友,张景秋老泪纵横。

“合适了就和鬼子打一仗,不合适就跑。”在东北原始森林中,战士们常被日军追赶。“身边有人捂着打出来的肠子没命地跑”,最后清点少了80多位战友。

1942年6月,张景秋等30名战士跟随抗联第五军政委季青护送两名伤员去苏联海参崴治疗休养,她被安排在苏联第三国营农场打扫牛棚。苏联当时正在进行卫国战争,经济困难,张景秋曾把自己一个月的工资捐给了苏联政府,为此得了“斯大林奖章”。因为错过了回国的火车,她们在苏联一留就是13年。

1955年9月25日,张景秋回到北京,被安排在北京担任俄语翻译。后经要求回到青岛华光村从事农业生产担任妇女主任直到退休。

姓名:彭焕文

籍贯:四川梁平

经历:1937年,19岁的他成为黄埔军校第14期学员,从黄埔军校毕业后,他曾任少尉排长、中尉排长、上尉排长、少校营长等职位。消瘦的身材,一只眼睛紧闭,左手只有拇指和食指,右手指头也只剩4个。作为远征军英雄师200师的一名军人,彭焕文曾翻越过野人山,参加同古战役、松山战役等恶战,功勋显著。讲起以前打仗时的故事,老人总是很激动,时而哈哈大笑,时而眼中饱含泪水。将近96岁的他能清晰地记得过去的点点滴滴。

现状:已逝

姓名:常紫光

出生日期:1920年

籍贯:南充

经历:常紫光初中和高中分别在南充和成都就读。1940年加入国民党军队第40军出川抗战,参加湖南常德、衡阳战役。1945年就读黄埔军校成都分校,黄埔22期,后入伍到国民革命军五十八军暂编54师,终身未婚、无子女,居住在成都。

现状:已逝

姓名:陈友礼

出生日期:农历1931年4月4日

原籍贯:贵州毕节赫章县平山乡

经历:陈友礼乳名叫“小满满”,1岁时母亲去世,父亲再婚,就跟随爷爷奶奶生活。1942年底,贵州师管区在毕节招兵买马去抗日,年仅11岁的他就跑到招兵处要求当兵。“先生,我是个寡仔,没得饭吃,要当兵,你们要我不?”最终他成了当时在毕节招募的200多人中年纪最小的“娃娃兵”。集训1个多月后,陈友礼随队徒步经毕节、大定(现大方)、清镇,再坐车经安顺、晴隆24道拐,云南富源、沾益、曲靖、昆明板桥……一边前进、一边学习初步的军事技术和文化知识。1944年下半年,陈友礼等从贵州征集的新兵大多数编在第5军200师当勤务兵,每天负责为陆连长送水、送饭、洗衣服等。但是,他照样佩戴卡宾枪和战友们一起上战场。

姓名:赵尔谦

出生日期:1922年

籍贯:北京(回族)

经历:赵尔谦16岁入黄埔15期六分校回民总队,军校毕业后被分配至五战区,前往湖北沙市报到。之后被编入国民革命军34师100团2营2连任排长,然尚未到岗又被抽调至师部任少尉参谋,在鄂北地区枣阳一带转战两年。在极度惨烈的中条山战役中赵老数次死里逃生,也亲见日军对山区百姓的残暴。战役后期赵老所在34师基本被日军打散,赵老等十几人拼死突围成功,一路艰辛的回到洛阳西宫营区。1950年经重庆与妻子辗转回到故土北平,后做了一名体育老师。

姓名:黄洪

出生日期:1918年8月出生

经历:父亲是民国时期著名报人、剧作家黄鲁逸先生。黄老早年丧父,15岁既入陈济棠的宪兵第2团。1937年随家人到澳门居住。卢沟桥事变爆发,收到堂兄书信“你既然是粤军培养的军事人员,在国破家难之际,你留恋澳门洋场生活,是乃贪生怕死之徒……”毅然回粤从军,参加十二集团军后方补充营开赴粤海师管区,驻防在揭阳地区集训。广州沦陷后,编入65军187师野战补充团三营九连任少尉, 赶赴清远佛冈,担任防止日军继续北上。1945年抗战胜利后回到广州,53年被送到湖北劳动改造30年,1984年才回到广州。

现状:鳏居至今,现居于金沙洲的保障房。

姓名:李振荣

出生日期:1920年

籍贯:陕西富平庄里镇

经历:曾在国民革命军第96军177师服役,参加过中条山战役,六六战役。李老是一名上等兵机枪手,在战斗中始终冲在最前线。残酷的战争现场让老人至今难以忘怀,后因在战斗中身中两枪伤重,提前离开作战部队回家休养。

姓名:苏子良

年龄:90岁

籍贯:四川成都人

经历:曾任新一军38师汽车工程兵,参加过密支那战斗。

1950年再次应征入伍参加朝鲜战争,被编入第60军入朝作战。

现状:已逝

姓名:王从义

年龄:94岁

籍贯:陕西渭南

经历:国民革命军16军预3师,连长,1939年在西安战干团5期学习,1941年战干团毕业,进入16军预3师做连长指导员,1944年参加豫中会战,1945年抗战胜利后移防北平,进入101军272师814团2营4连连长,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脱离部队回家务农。

姓名:方正(蒋伟)

出生日期:1917年

籍贯:上海

经历:方正年轻时曾跟随田汉、聂耳一起参加爱国救亡团体。1942年3月,他以中国远征军第十一集团军第六军特别党部宣传科长的身份,参加了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经历了惨绝人寰的“野人山”大败退,曾官至国民党上校(文官)。

姓名:冯时文

出生日期:1928年农历1月20日

籍贯:重庆垫江人,现居重庆垫江

经历:1942年初,冯时文顶替被抓丁的哥哥当兵,交到了14军83师247团1营2连,被安排担任司号员。

1944年底,冯时文随部队驻守樊城,在信阳等地与日军作战。因战事失利部队撤退时,在洛阳铁门再次遭遇日军。战斗中冯时文右肩被子弹打伤,在医院治疗期间由83师调到36师369团。其后冯时文在战斗中再次受伤,养伤期间日本投降。

姓名:杨勤槐

年龄:89岁

经历:1944年11月,日军攻陷柳州,直逼贵州独山,杨勤槐与同学商量后,遂决定投笔从戎。之后,他成了中国第一支伞兵部队的一员。

在昆明,杨勤槐先后进行了体质训练、跳伞训练,之后现实了“一朵白云(降落伞),一个神兵”的梦想。1945年7月10日,部队开赴广东实行“空降开平”的作战计划。还未来得及休整,又很快就接到了赶赴阳江去进行爆破的命令,突击队的勇士们将面临一场真正的血战:破坏敌人水上重要运输的主要码头——南江口。白烟阵阵,尘沙飞扬,在激烈的战斗中,他朝夕相处的老乡战友施明映倒在了血泊中。杨勤槐赶到时,看见施明映满脸、满头都是血。“子弹从他的鼻梁旁边进去,从后颈穿出来!”他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当时惨烈的场面。

姓名:杨去塞

隶属:远征军青年军,辎重汽车15团2营5连

经历:1944年秋,国民政府为了在中国战区储备反攻力量,号召全国知识青年从军,组建一支以知识青年为主体的现代化武装部队——青年远征军。

当时16岁的杨去塞抱着打倒日本侵略者、保家卫国的情怀应征入伍,后因文化程度较高被编入辎重汽车15团2营15连,被送往印度学习汽车驾驶技术,回国后负责运送重要军用物资的任务。

参加抗日战争则成了老人最自豪的经历。

姓名:张少武

出生日期:1913年农历4月5日

籍贯:重庆长寿

经历:1940年前后,张少武在长寿被抓壮丁,被送至三斗坪交给94军185师。1942年前后,张少武被调至121师某团第3或第4营,主要在宜昌周围与日军作战。右手食指在射击时被流弹打伤,被运到万县(现万州)医治,伤愈后返回部队。当部队再次运动到宜昌附近时,老人给长官请假回到了家乡,从此脱离部队。

现状:2013年4月13日,志愿者在长寿找到了100岁的老兵张少武。由于老人年事已高又不识字,生活条件极差,导致老人的记忆支离破碎,只能从反复的询问中拼凑出他从军抗日的大致经历。

姓名:肖朝清

出生日期:1913年

籍贯:贵州

经历:肖朝清,1935年投笔从戎,1937年考入黄埔14期,1939年毕业后即投入远征军辎重兵团抗日,抗战胜利时他已经是上校副团长的军衔。但这些荣耀很快褪去,1951年肖朝清被以“历史反革命”的罪名投入狱中,妻儿怕受牵连,和他划清界限,从此杳无音讯。

现状:1982年,肖朝清获得特赦,因无家可归只能流落昆明打短工。为了节约开支,喜欢吃肉的肖朝清变成了素食主义者;因害怕生病没钱住院,他每天都积极锻炼身体,至今仍耳聪目明、身体健朗。

姓名:李昭东,原名李振声

出生日期:1918年10月

籍贯:生于河北通县(现北京市通州区)

经历:父讳连仲,在张自忠部队任炮兵营长,1940年在湖北与日军作战牺牲。李昭东是黄埔军校18期学员。1937年9月,李昭东在汉口响应抗日到底的号召,赴上海嘉定县入伍九十八师,师长夏楚中、副师长王甲本、旅长方先觉。在五八八团重机枪连历任班长、少尉排长,1939年在特务连任中尉排长。

在安徽宁国县大王村与日军作战负伤,出院后调到第四军,军长张德能。1943年在军部搜索连任中尉排长,在军部谍报队任上尉谍报员,去江西宜黄县侦察日军阵地时负伤。1944年出院后,调到青年军二0二师,师长罗泽凯、团长孙金铭,时任战斗防御炮连上尉连长。老人参加过长沙四次大会战,负轻重伤三次。

姓名:钟进让(曾用名:钟世上)

出生日期:1919年12月16日

籍贯:四川岳池

参军时间:农历1940年1月

原属部队:94军185师,

长官姓名:军长:方天。师长:李中兴

参加战斗:参加宜昌、董家大保、百洋山、支江、宜赌、长阳、湖南石墨等战斗。

使用武器:汉阳步枪

现状:老伴患病多年,育有3儿5女,均在家务农。大儿、三儿两家十几年前就去新疆打工,一直未归,平常少有联系。现住二儿家,跟二儿子生活一起。两位老人行动都很不方便,相互柱棍搀扶,每天吃两餐。

姓名:朱铭富

出生日期:1917年农历3月10日

籍贯:江苏涟水

经历:朱铭富自幼家贫,读了6年书。1931年因父亲被抓去拉夫,家中无法生活,背井离乡来到上海学徒,学徒期间被同盟会元老吴亚男收为义子。1935年参军,在赤峰参加军事训练,后知道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军统)下属的训练班。1937年8月,朱铭富所在的“浙赣别动队”第五支队投入淞沪战场,解救“四行仓库”被困部队的行动失败后躲进法租界;后撤退到南京,参军南京保卫战,任“忠义救国军”南京行动总队第一大队上尉指导员,南京大屠杀的见证人。西安、许昌、上海、云南漂泊半生,朱铭富最大心愿是回江苏老家看看。“我要等着看到两岸统一,我现在血压稳定,心脏也很好,活到一百岁没问题,我希望还能为促进两岸统一尽点力。”

现状:已逝

颠沛流离,忍辱负重,酸甜苦辣,歪打正着,成为不少抗战老兵离开战场后真实的人生写照。但无论日后遭遇过什么样的不堪,支离破碎的记忆显得多么脆弱,上前线参加抗日战争仍是老人们最自豪的经历。

【图文经摄影师李福军授权】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