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通报批评!处分!学校统计“领导、老板子女”等背景…

2021-11-06 11:4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近日,网传图片显示,山西忻州原平市某小学情况统计表将学生划为11类,其中包括“领导子女”、“企业老板子女”、“权势垄断部门子女”、“家长有犯罪前科的学生”等。

视频来源:澎湃新闻

11月2日,该市教科局责成涉事学校纠正错误做法,做好与家长的沟通解释工作,同时启动了对相关人员的追责问责。

《原平市教育科技局关于对原平一小网络舆情相关责任人追责问责情况的通报》显示,经市教科局局务会议研究决定,对原平一小在全市教科系统进行通报批评,对原平一小校长诫勉谈话,给予原平一小分管副校长警告处分,取消三年级教研组长和三年级(2)班班主任当年评优评模资格,当年不得晋升职称。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据此前报道,山西忻州原平市第一小学一张情况统计表将学生划为11类,其中包括“领导子女”“权势垄断部门子女”“企业老板子女”“学习不好成绩差的学生”“外地来、各种关系过来的学生”等。11月2日,原平市教育局回应称,知晓该事件,已进行处理。

前述通报显示,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忻州市和该市校园安全专项整治会议精神,原平市教育科技局安排各学校对本校留守儿童、家庭困难等需重点关心、关爱的学生进行摸排。10月27日,原平一小在落实此项工作的过程中,三年级(2)班班主任将不恰当的调查表格发到班级群,引发网络舆情,造成了不良影响。

发现问题后,原平市教科局高度重视,立即责成原平一小纠正错误做法,做好与家长的沟通解释工作,同时启动了对相关人员的追责问责。

前述通报称,此次事件暴露出原平一小主要领导把关不严格,学校分管副校长对上级会议精神理解不到位、存在偏差,布置工作不细致、不精准,三年级教研组长及三年级(2)班班主任工作简单化、方法不恰当等问题。

统计学生“领导子女”身份,

这和学习有关吗?

出于工作需要对学生情况进行统计、摸排,没啥好惊奇的。但通常情况下,大抵会按照性别、地域等进行划分,原平市某小学的这种分类,甚至细化到“权势垄断部门子女”,确实闻所未闻。

我们相信,绝大多数学校和教师并没有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的想法,但现实中确实存在极少数“别有用心”的老师,利用职务便利与家长进行利益交换,对一些学生另眼相看,或者把某些学生“打入另册”,严重有悖教育公平,给孩子造成了心理创伤。

因此,一看到“领导子女”、“权势垄断部门子女”的字眼,很难让人不产生某种联想,这个和孩子学习有关吗?而“家长有犯罪前科的学生”之类的提法,似乎让人感到背后有人正戴着有色眼镜在审视。消息甫一传出,舆论为之哗然。

此前,虽然也有学校因某种原因有意无意区别对待学生的,但分类之细致、提法之“独特”,可谓前无古人。教书育人的学校,如此将学生“分门别类”,意欲何为?

引发舆情后,涉事学校相关人员表示是班主任理解不正确做法欠妥,已停职调查,并对老师进行批评警告,并强调是“老师对上级会议精神领会不妥当”。

这种语焉不详的答复更耐人寻味。到底是谁提出要做这样的奇怪11类统计的?如果是按照上面的安排做这样的调查统计,究竟是出于什么目的?为何部分班主任的理解会产生“领会错误”?真的是未正确理解会议精神,还是另有隐情?表面上是一线班主任出了问题,但根子在哪里?

这一系列问号如果不能拉直,就极易滋生各种猜测乃至谣言。期待相关部门能深入调查,给公众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

家校关系并非净土一片,因为个别教师根据家长情况区别对待学生的事情时有发生,让公众心生警惕。即便学校和教师确实只是出于某种工作需要了解家长相关信息,但家长和网友也忍不住会多想。在这样的情形下,涉及家长信息问题,学校和老师应该慎之又慎,一旦把握不好度轻则越界,重则惹发非议和事端。

教育无小事,但凡有可能触及教育公平的做法,都必须保持敏感性,才能防患于未然。

(澎湃特约评论员 胡欣红)

没底线!小学统计“领导、

老板子女”等背景

学校为了调查学生家庭的情况,将学生赤裸裸地分为11类——“领导子女”、“企业老板子女”、“权势垄断部门子女”、“谈恋爱的学生”、“家长有犯罪前科的学生”、“各种关系过来的学生”……

分类之细致,表述之直白,令人瞠目结舌。 在校期间,为了方便联络,填写个人和家长基本信息是常见的事。适度了解家庭情况可以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促进家校合作。

但该小学根据家庭情况对孩子标签化处理,是不是过于“上心”了?教育讲究因材施教,现在分类依据变成:因“财”施教、因“势”施教。夹杂着崇拜钱与权的臭味,暴露了师风师德存在扭曲,是对普通学生的莫大鄙视。

这深深触痛了很多人的神经,舆论之下,11月2日,涉事学校对此事回应称:“已停止调查学生家庭情况,部分班主任未正确领会会议精神,该做法欠妥。”原平市教科局也表示:“原平一小安排了对重点学生的摸排工作,在落实过程中,班主任对此项工作理解不到位、方法不恰当。”及时叫停调查并追责,值得肯定,这样的解释,或存在可能情形,但难以彻底消解家长心头疑虑。

毕竟,此类“摸底”事件时有发生。个别地方不仅从中小学,甚至从幼儿园开始就做家长背景和财力调查,涉及家庭收入、家庭用车等与教学无关问题,令人产生“利用家长办事”“看人下菜碟”“区别对待”的联想。

此前,天津一教师就曾在课堂上宣称:“别怪我瞧不起你,XX的妈妈一年挣的钱都比你妈妈50年挣的多,你们素质是一样的吗?”“以往送到我班里的学生,全都是家长当官的,要不就是家里条件特别好……”

这种毫不掩饰的歧视言论,令人愤慨,令人作呕。

往小了讲,这些孩子还没有进入社会,就被师长用有色眼镜看待。“普通家庭”孩子心灵难免受创伤,“权贵家庭”孩子则容易恃宠而骄,不利于所有孩子的成长。这样扭曲的环境下,很容易破坏师生情谊、恶化同学间友谊的纯粹,久而久之,成为孩子长大后的生存法则;也很容易制造焦虑,变异成家长的“权势俱乐部”,家长们平时生活压力已经不小了,却又被一张表格无情地放大了。

往大了讲,教育是推动社会阶层流动的阶梯,不是反过来制造对立、加剧分化。把学生按家庭实力分为三六九等,违背了教育公平的初衷,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义务教育法》的相关条款。三尺讲台,为人师表。如果老师在金钱、特权、名利面前卑躬屈膝,丧失人格,极可能影响学生在是非、善恶、荣辱上的正确判断。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或许,有人会说,人情社会,老师无可奈何,“为五斗米折腰”实属难免。但这种冠冕堂皇的理由,本质上还是背离了教育公平的初衷,背离了有教无类的精神,是本末倒置,是短视行为,极有可能滋生腐败。要知道,“好”家庭或许可以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但谁也无法保证孩子赢在终点线。

早在2000年前

孔子就说过:有教无类

没想到,时至今日还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希望学校和老师都能坚守最基本的职业素养

以平等的目光看待所有学生

全力守护好他们心灵的净土

来源:微信公众号“青春山东(sdgqt2014)”综合整理自广东共青团、澎湃新闻、澎湃新闻评论、央视网、网友评论等。

云南生物多样性数字化百科图谱

玉叶金花,隶属于被子植物,茜草科,玉叶金花属。俗称白纸扇、白蝴蝶,长江以南多地有分布,常野生于丘陵山坡、灌丛、林缘、沟谷、山野、路旁等地。照片摄于红河。

不少人在叫玉叶金花时,会口误说成“金枝玉叶”。如果你真正了解了它们,就再不会犯错了。

先说“金花”,这很好理解,就是图片中金橘色的小花。我们知道一朵花包含花梗、花托、花萼、花冠这“四件套”,通常花萼有5枚小小的萼片,玉叶金花则硬生生地将其中一枚萼片变异成了大大的白色叶状物,也就是图中的白色“叶片”,讲到这里,你大概明白了,所谓的“玉叶”实则就是这些变形的萼片。等等,不是说只变异了一枚吗?怎么图中有6枚“玉叶”?仔细看,6枚“玉叶”分别长在6朵小花的花枝上。

那么真正的叶在哪?图片中不那么显眼的绿色叶片就是了!

目前已知玉叶金花属约有200种物种,其中中国约分布30种。玉叶金花属的多数种类都有将1枚萼片扩大成花瓣状或叶片状的能力,但其中名叫异形玉叶金花的物种就厉害了,它居然将5枚萼片全部增大为花瓣状的花叶,如此特殊的形态,对研究其分类位置及种内种间亲缘关系等,有一定科学意义。因此异形玉叶金花成功跻身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行列。

不过玉叶金花在民间也有自己的“江湖地位”。相传清朝时,一位药铺主人想给自己的独生女儿找个好夫婿,于是就想出了对联招亲的方式,当然这对联自然是跟他的老本行有关,上联为:“玉叶金花一条根”,一位姓马的青年才俊对出了“冬虫夏草九重皮”,成功抱得佳人归。

原标题:《通报批评!处分!学校统计“领导、老板子女”等背景…》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