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夜读|“不买组”,消费社会的一股清流

李勤余
2021-11-10 21:26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双十一的高潮将至,各位尾款人做好准备了吗?此时此刻,很多人正在摩拳擦掌,准备清空自己的购物车。但也有不少人,已经厌倦了这场一年一度的“买买买”游戏。

据说在豆瓣的“消费主义逆行者”“消费主义言行大赏”小组里,有超过30万人加入“不买”行列。顾名思义,这些年轻人打算和消费主义死磕到底。

他们这么做,有的是因为烦透了商家搞出的花样套路,不想在无聊的计算中浪费生命;有的则是因为之前花了太多冤枉钱,买了太多没有必要的商品,于是决定“痛改前非”。

能控制住自己的双手,还能拼命规劝亲朋好友脱离“买买买”的苦海,回头是岸,这些网友确实算得上一股清流。这也说明,并不是所有人都想做“商品拜物教”的信徒,能够保持清醒的年轻人大有人在。

只是,30万人乍一听很可观,但细想一下,真没多少,尤其是和数以亿计的网民相比,只能算是“沧海一粟”了。真正的问题倒还不在于人数的多少、声量的高低,而是,如果他们的愿望成真了,又会怎么样呢?

换句话说就是,如果真的没有了消费主义,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更好吗?

如果在朋友圈里发起一场调查,问问大家,你觉得自己是“穷人”吗?相信,很多人都会回答,是的,我很“穷”。但这里的“穷”指的并不是我们不能保证吃饱穿暖,而是不能充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此类“新穷人”,正是消费社会的产物。

譬如,有一台超炫的高档智能手机和一台只有基本通讯功能的老人机放在你面前,可是因为口袋不够鼓,你不得不选择后者。此时,我们能说你的选择错了吗?当然不能,因为不管用哪台手机,你都已经满足了自己的需求。

但在这场消费的游戏里,你已经“失败”了。因为没有各式各样的消费需求,就有很多商品,比如奢侈品、豪车、名牌服饰等等,会失去市场,这样一来,整个游戏就玩不下去了。于是,你就成了一个不合格的、有缺陷的玩家。

一定有人会问,像那些豆瓣小组一样,拒绝参加这场游戏不就好了吗?但在事实上,这近乎不可能。真正的“拒绝”不光是不用高档的智能手机,而是根本不用任何手机,也就是说,拒绝一切消费行为。但这无异于表示,你决定转头去拥抱前现代社会。

所以,错并不在商品和消费本身。就好像没有了社交媒体,人类希望通过展示自身来表达自恋的愿望也不会消失。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是,各式各样的需求越是丰富,参与生产的人群越是多样,一个社会的创造力、活跃度也就越高。

真正让人不安的是游戏规则的不合理。消费是消费社会的通行证,不能消费是“新穷人”的墓志铭。当消费成为一种“美学”,也就意味着,努力工作,赚取金钱,然后消费,才是社会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硬指标。而做不到上述要求的人,就成了消费游戏里的“边缘人”。

因此,对消费的反思就进入了道德的领域。重要的不是应不应该消费,而是我们如何去看待消费。有没有消费能力,有多少消费能力,绝不应该成为我们评判一个人、一件事的标准。

说这些,当然不是认为豆瓣小组的“抵抗”是无意义的,相反,他们的声音正在提醒我们,群体的自愿简朴也是一种有意义的选择。只是,更重要的不是批判消费,而是要改变消费主义的游戏规则。

今夜,大家可以忙碌地在平台上挑选,也可以关上手机,早早入睡。消费,从来不该主宰我们的生活。这条规则,应该由自己而不是商品来制定。

    责任编辑:陈才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