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央视还原徐玉玉案:黑客出卖考生信息,骗子作案按剧本分工
徐玉玉案8名嫌犯归案 还原骗局细节
一个诈骗电话骗光了山东临沂准大学生徐玉玉的全部学费,也骗走了这个18岁女孩的年轻生命。近日,在公安部统一指挥下,涉案的8名犯罪嫌疑人全部归案。央视记者对行骗疑犯进行了采访,当骗子把骗局完整还原之后,记者发现徐玉玉的不幸死亡,暴露出的是电信诈骗背后那些仍在张开的缺口与黑洞。
徐玉玉生前报警电话:喂喂,你好,今天下午有一个人,打电话说是教育局的,让我给另一个电话号码打电话,说是国家财政部给拨款,说是助学金,让联系这个人,然后他给了我一个电话号码,让我打那个电话号码,我打了之后……

徐玉玉母亲:妈,我得上银行一趟,我说你上银行干嘛?她说给我弄了2600块钱的助学金,我说哪里的,她说是教育局的。
母女俩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个自称教育局工作人员的来电是从江西九江打来的。当天下午,打出这个电话的人叫郑贤聪。
犯罪嫌疑人郑贤聪:我就跟她说,我这里是某某教育局的,有一笔学生助学金。

郑贤聪,26岁,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人,就读小学四年级时辍学,电信诈骗团伙一线人员,他在这个骗局中的角色是冒充教育局工作人员。
犯罪嫌疑人郑贤聪:我就跟她说有助学金,你有一笔2680的学生助学金。如果要领取的话,今天是最后一天,你要跟某某财政局工作人员联系。
当徐玉玉按照对方提供的财政局号码打过去时,接听电话的是这个诈骗团伙的二线人员,同样是在江西九江一间出租屋里,冒充财政局工作人员的陈文辉开始与徐玉玉对话。

犯罪嫌疑人陈文辉:那天应该是打了一两百个,两三百个吧。
记者:那天被你成功骗到钱的有几个人?
犯罪嫌疑人陈文辉:就只有这一个。
记者:只有徐玉玉这一个。
犯罪嫌疑人陈文辉:对。

犯罪嫌疑人陈文辉:就是叫她去银行查一下,看这个补贴款到了没有,然后就顺便查一下她卡上面有多少钱。
在那个下着大雨的下午,徐玉玉冒雨来到了附近的银行,在电话的另一边,陈文辉开始实施整个骗术最重要的一步,以激活账号为名,诱骗徐玉玉汇款。
犯罪嫌疑人陈文辉:我跟她说,那张卡需要激活一下,需要通过这个存款机给她激活一下。

记者:你们怎么样给她打这个电话,她就会相信?
犯罪嫌疑人陈文辉:郑贤聪打电话时有跟她说叫什么名字,然后在哪个学校读书,然后父母叫什么名字。

徐玉玉深信不疑,直到离开这个世界,这个18岁的女孩也没能知道自己的个人信息已经被人窃取并倒卖。就在她在雨中焦急等待助学汇款的时候,在福建泉州的一个自动取款机前,已经有人把她的9900元学费全部取出,陈文辉电话通知了泉州的同伙郑金峰,郑金峰安排专门负责取款的熊超取钱并分赃。

记者:这句话什么意思呢?
犯罪嫌疑人熊超:就是编号628里面,农业银行进账一万,叫我去取。
迟迟没有等到回信儿,徐玉玉回拨了对方的电话,结果却发现对方已经关机,这时徐玉玉才意识到自己可能遇到了骗子,汇出的这9900元学费是父母前一天才刚刚给她凑齐的。

徐玉玉父亲:她平时有点钱也不舍得花,在学校吃饭两个星期100块钱她有时候还花不了,多给她点,她也不想要,家里挣钱也不容易。
在徐玉玉的坚持下,父亲连夜陪她去派出所报了警。

当晚9点,这个18岁女孩没能走进憧憬中的大学 ,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案发后,公安部组织山东、福建、广东、四川等地警方联合侦查追捕,先后抓获了犯罪嫌疑人陈福地、郑金峰、黄进春、熊超,犯罪嫌疑人陈文辉、郑贤聪在公安部发布A级通缉令后,主动投案自首。
一个月内 累计诈骗3万多元

网上找诈骗剧本 购买虚拟号段

记者:买171和170的电话卡需要你出示身份证吗?
犯罪嫌疑人陈文辉:不需要。
记者:只要汇钱就可以买到吗?
犯罪嫌疑人陈文辉:对。
记者:这个电话卡,你买了几张?
犯罪嫌疑人陈文辉:十几张吧,联通的买了十几张,然后171的好像也是买七八张,六七张这样子。
记者:你知道卖给你电话卡的那个人是谁吗?
犯罪嫌疑人陈文辉:不知道。
QQ群里购买非实名银行卡

记者:在哪儿卖?
犯罪嫌疑人陈文辉:是在群里面。
记者:什么群?
犯罪嫌疑人陈文辉:QQ群里面,
警方对犯罪嫌疑人提取徐玉玉9900元学费的银行卡进行了追查,结果发现,这张卡的开户人是安徽人,直到被警方找到,他才知道自己的身份已经被别人冒用并开卡。

非实名银行卡 专供洗钱和诈骗
根据近年来破获的案件,警方发现使用他人身份证倒卖银行卡已经成为了一条黑色产业链,这些非实名的银行卡大都是专供洗钱和诈骗犯罪。买到了非实名的电话卡与银行卡,这只是进行诈骗的基本条件,骗术得逞还需要最为关键的一环,那就是骗对象的个人信息。
精准诈骗,这是各类电信诈骗能够得手的关键招,要想精准诈骗就必须掌握精确的个人信息 。徐玉玉正是因为对方能准确说出自己的姓名、住址和学校,才相信了对方的身份。犯罪嫌疑人交代,徐玉玉的个人信息也是从网上买到的。

记者:上面都有卖什么样的信息呢?
犯罪嫌疑人郑金峰:我知道的有卖学生信息的,也有卖车主、购房信息的。
记者:价格方面?
犯罪嫌疑人郑金峰:学生个人信息比较便宜,几毛钱。
学生信息最便宜 网上购买无难度

记者:你说的这个群是用的什么社交软件?
犯罪嫌疑人郑金峰:QQ。
记者:你怎么知道在QQ里面能找到这些呢?
犯罪嫌疑人郑金峰:我当时也是随便点着玩,我老家安溪那边不是很多这种诈骗嘛,还有就是我想着试一下 。
从“盲骗”到“精准骗” 谁在窃信息

网名“大宝健”的人发布信息称,银行、信用卡、老年保健、网购、电购数据应有尽有,另出售2015-2016年打包数据。
一个网名叫七友的人发布信息称,银行数据,个人数据,100块打包一万条。

一个叫“诚信数据”的人主动向记者兜售车主信息,豪车车主标价400元一万条信息,普通车车主300元一万条。“诚信数据”为了证明自己的“诚信”,主动给记者发过来多条车主信息验货,包括车主的姓名、车牌号、手机号、车架号、发动 机号。拨打这些车主的手机后,记者发现这些信息全部是真实的。此人声称自己还出售个人全套信息,从身份证复印件、家庭成员、户口本复印件、到网络账户名都在其中,全套信息的价格是每套3元。

北京:六年内个人信息泄露达1.6亿条
最新调查数据表明,仅北京地区法院确认的2010至2016年公民个人信息泄露就已经多达1.6亿条。
中国互联网协会举报受理中心主任郝志超:个人信息泄露十分严重。我们设计了一套问卷,里面有这样一个调查,就是您是否感觉到了个人信息泄露给您带来的一些影响?结果显示有84%的网民切身感受到了个人信息泄露带来的影响。

个人信息是怎样落到了他人手里?原本私密的个人信息又是怎样泄密的呢?警方对徐玉玉个人信息泄露的源头展开了调查。相关线索显示,在QQ群里向陈文辉出售考生信息的人在四川,随后,办案民警在成都将犯罪嫌疑人杜天禹抓获,警方发现他们抓到的这个卖信息的人,在此案中有着一个更为特殊的身份。

杜天禹,18岁,四川宜宾人,警方查实,杜天禹通过QQ先后10多次向陈文辉出售山东考生信息,非法获利1万4千多元。
记者:为什么选择用QQ群这种方式来卖这些信息呢?
犯罪嫌疑人杜天禹:像这种地下产业链条,一般都是在QQ群上面运作,到别的地方应该不太好找吧,找不到市场。一个是它对实名制的要求相对这些购物网站来说没那么严格,匿名性比较强,交流比较方便。
网名“法师” 使用黑客技术窃信息
18岁的杜天禹,从小学五年级起经常去网吧打游戏,就读初中二年级时退学,他在打网络游戏的过程中,对黑客技术产生了兴趣,开始尝试使用黑客技术在网上获取他人的数据信息,杜天禹给自己起了个网名叫“法师”,意思是掌握了魔法。
记者:徐玉玉这个个人信息你是怎么获得的呢?
犯罪嫌疑人杜天禹:是一个高考报名系统,网上报名系统 ,当时就看了一下,然后按照经验感觉到可能存在问题漏洞,然后就测试了一下,确实存在漏洞,就上传了一个木马,获取到网站的权限。
出售60万条考生信息 获赃款5万多元
今年4月,杜天禹利用安全漏洞侵入了“山东省2016高考网上报名信息系统”网站,下载了60多万条山东省高考考生信息,高考结束后开始在网上非法出售,总计获取赃款5万多元,徐玉玉的个人信息就是这样从黑客手中流入了骗子手里。

银行“内鬼”售卖客户征信信息
犯罪嫌疑人王某:中间商通过微信添加我为好友,他知道我是在顺丰快递上班,问我用手机号能不能查到地址,就是快递地址,我说寄过快递的是可以查的,然后他给我手机号给他查。一条是30块钱,他用微信红包发给我。
记者:那你最多能查多少条?
王某:最多一天1000多块钱吧,少的查过两、 三条也有。
银行员工售卖客户征信信息
河南中国平安银行的员工甄某,同样是在利益的驱使下,利用职务便利,从银行内部复制了大量的客户征信信息进行售卖,涉及到的客户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工作记录、保险记录以及信用贷款等详细信息。

犯罪嫌疑人甄某:20到30、40左右吧。
张某,上海电信号码百事通的工作人员,他利用职务之便将专业定位软件非法出售给了信息贩子,而这个定位软件直接连通着电信大数据库,通过这个定位软件,信息贩子可以获得全国范围内任何一个电信手机用户的实时位置,张某现已被山东警方抓获。
为什么骚扰电话能直呼我们的名字?为什么诈骗电话能说出我们的身份证号?因为我们的个人信息已经成为了买卖品,成为了买卖的个人信息已经不属于我们个人。

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副局长张宏业:公安机关将继续加大对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重点打击贩卖、窃取、非法利用环节,同时将督促容易造成公民个人信息泄露的各个环节,加大自查自纠的力度,特别是电商平台,网络支付平台,还有社交网络平台都要加大自我检查的力度,防止公民个人信息泄露。
(原题为《独家调查还原徐玉玉案骗局:黑客出卖考生信息 骗子按剧本分工作案》)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