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圆桌|融合发展趋势火热,医疗、医药如何与商保精准对接?

澎湃新闻记者 胡志挺
2021-11-11 18:23
来源:澎湃新闻
金改实验室 >
字号

医、药、险融合发展逐渐成为行业共识。

11月10日,镁信健康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小栋在镁信健康四周年暨行业生态峰会上表示,未来希望与药企之间的合作不限于支付服务环节。

随着医疗费用快速增长、人口老龄化加剧等影响,医保基金面临越来越大的支付压力。在构建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中,商业保险的前景备受各界关注。而保险与医疗的融合发展,也在近几年逐渐获得行业认可,也涌现了一些值得借鉴的案子。

对于商保和医疗医药的融合,大家保险集团原总经理徐敬惠认为,以前可能两大行业各自为政,相互间不融通,沟通也很困难。但是镁信健康这样的第三方健康服务平台使两个行业走到了一起。“希望在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能通过创新支付的方式,把个人支付变得多渠道、多品种,金融工具可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泰康在线首席执行官刘大为看来,现在保险公司不仅作为一个支付方,还作为一个服务方,能够为特别医药领域贡献更大的价值。“我们的客户大部分是下沉市场(四五线客户),希望能够为客户提供真正有价值的医疗财务上的支援,也能够提供真正的价值。”

太平人寿副总经理严智康在会上也表示,客户现在买保险,可能除了关注保障内容之外,还关注它的功能。其实,中国保险同质化比较强,保险公司在现有监管体系下可以做得事情很多。

东吴人寿健康保险事业部总经理陈加丰以慢病举例称,慢病方向有两个抓手,已经开始初步思考。一是技术端,就是“互联网+”的概念。慢病要改变从传统以患者疾病为中心、以疾病为中心,到医院就诊为主的被动模式,转到主动干预,以人为中心的模式,因为慢病的特点决定了互联网模式更有利于这种综合的管理来实现。二是生态端,要把保险和药品、医疗、健康管理等串联起来。

“中国的慢病管理,政府投入的精力、投入体系、投入金钱很多,都分散在各个职能部门,但始终缺少一种动力把体系串起来,可能商保起到的作用会多一些。”陈加丰说。

    责任编辑:郑景昕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