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到底什么来历?曲靖路边发现的宋元时期碎碗现神秘符号...

2021-11-12 11:3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11月5日,春城晚报-开屏新闻关于《路边碎瓦渣竟是宋元时期茶臼,曲靖成熟制陶工艺已有上千年历史》的报道,引发了当地一些人文历史爱好者热议。

近日,当地一名人文历史爱好者沈先生向开屏新闻记者爆料称,路边这些碎碗渣早已有之,但多数人都觉得没有什么价值,并不关注,弃如敝履。

事实上,这些碎碗渣还是很有意思,与众不同的地方很多,仔细观察会发现有些碎碗渣碗底圈足上有些凸起的神秘文字符号,引人研究。

沈先生说的“碎碗渣发现地”仍然是位于曲靖经开区三岔、戈家屯的一些荒弃老窑址的路边,20年前在路边就不时会看到碎碗渣。如今周边地块在搞建设,这些封尘在地下、瓦砾间的神秘碎碗渣似乎又一夜间再现,这重新唤起了沈先生的记忆。

沈先生指出,这些碎碗渣发现地具体位于曲靖老三岔,地处翠峰山下。他所述的神秘有字碗渣,是指碗渣底足上的“款识”。这些碗渣残留的款识多为一个字符,字符不是常见的手写款,也不是通常凹陷的阴刻款,而是一种非常少见的模压凸起的阳文。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种款识不是常用刻好字符的“印章”直接铃印上去的,而是在制陶轮盘上预先放置一个刻有阴刻字符的模具,然后将制作陶碗的陶泥放在模具上,等碗制作成型之后,取下碗胚,字符就自然印在了碗底上了。

初步分析,碗底上的字符有可能是工匠的姓氏,这种款识是唐宋时民窑陶人常用款识,只署工匠姓氏或者作坊名,比如“张”“王家造”,少数还有作坊加器名的。

但是,让人一头雾水的是,这些碗渣圈足上的文字无法知晓具体为何意,人文历史爱好者初步判断貌似是一种方块字。这些字符也不是汉字的篆书、隶书、草书、行书,也并非少数民族的元代巴斯巴文字,古梵文、悉昙文。

于是,有人猜想,“难道是传说中的蝌蚪文吗?”

经曲靖文史爱好者们查阅文史资料,感觉此处的陶片与曾经在周边马龙通泉镇发现的陶瓷如出一辙,联想到《马龙州志》记载:“唐,阿田可(志书中“田”和“可”是连在一起的一个汉字,左边“田”字旁,右边“可”,但是电脑字库里没有此字),纳垢酋之后,隐居半个山,修行有道,撰爨字如蝌蚪,三年始成,字母一千八百四十,号曰‘韪书’, 爨人至今犹习之,占天时人事亦多应验。”

于是,又有人疑问:这些奇怪字符会不会就是“韪书”呢?

碎碗渣圈足上凸现的神秘字符

到底是什么来历?

又有着怎样的年代故事

开屏新闻也请有此研究的专家学者们指点迷津

为大家解疑释惑!

来源: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蒋琼波 、通讯员 包建新 、沈定红摄影报道

校对:朱咏梅

编审:王云

原标题:《到底什么来历?曲靖路边发现的宋元时期碎碗现神秘符号...》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