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郎振宇:愿做一颗仰望星空的铺路石 | 身边榜样

2021-11-12 17:3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她是穿行在文字中的公众号小编,是融媒体时代的多面手,还是充满正能量、快乐满满的小太阳,她就是办公室的郎振宇。

这是和她有关的三个故事。

抽屉里的秘密

在郎振宇儿时的印象里,家里有个橱柜,平时鲜少打开。一日,她鬼使神差地拉开了一个抽屉,发现里面竟整整齐齐地摆满了父母的荣誉证书和奖励的崭新钢笔。

“那种打开抽屉时的震撼和骄傲一直存在我的记忆里!那是我第一次将‘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刻进心里。”郎振宇说。

她还记得一个夏天的午后,母亲喊她一起出门。那天特别热,自行车的轮胎简直要化在柏油马路里,郎振宇有些不情愿,问母亲去哪。母亲一边紧踩几脚自行车,一边回答“去交党费”。

郎振宇不再抱怨,因为她知道,母亲是孤儿,在母亲心里,党的事就是天大的事。

于是,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上她也一直牢记着父母的言传身教,始终以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

穿军装的日子

郎振宇曾是海军航空兵部队的一员,部队的经历给她的成长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也许很多人都羡慕飞行员的英姿飒爽,但只有到了航空兵部队才懂得,飞行员们“海上夜航就像高速上蒙眼开车”所面临的危险与考验。“我曾问他们为什么选择挑战极限,他们说,因为穿着军装,更因为每次返航时看见的万家灯火和海上渔船的灯影婆娑!”郎振宇说,她在战友身上学到了太多可贵的精神。

她采访过空勤灶74岁高龄的“老班长”。老班长1955年参军,给飞行员做了一辈子饭,退休后,小儿子请他到自家饭店掌勺,他却觉得自己离不开空勤灶,离不开飞行员。老班长说,自己的一切都是共产党给的,人得感恩!

她也忘不了高班长,钻山沟、抬线杆,落下一身病,和妻子逛街时半月板突然被卡住,妻子让他退伍,他却笑嘻嘻地安慰妻子,他是党员,是班长,他不往前冲怎么行。

忘不了数十年如一日乐观坚守在偏僻的“高山一台”“夫妻台站”的战友们,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却一次又一次在她心里掀起波澜。“因为在他们身上,我汲取着榜样的力量!”

于是,大家在她默默加班忙碌的身影中看到担当,在她热情关心帮助身边人身边事的细节中感到温暖,在她总是不断严格要求自己学习进步的努力中感受满满的正能量。

法院媒体人的幸福

2018年,郎振宇选择了转业。她说自己特别感恩上海二中院,让她成为了一名法院的“媒体人”。

融媒体时代的宣传工作对法宣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日常稿件、重大活动外,无论是节日还是抗疫、台风等突发事件,要求新媒体人冲锋在一线,她总感觉自己能力不足,只想多学一点,多干一点。

由于丈夫在部队工作,她笑谈自己有时像个“已婚单身”的妈妈一般,在上班和辅导功课之间来回切换。有时下班回到家,孩子已经休息了,“我难免心存愧疚,但希望他可以感受到我的努力,就像我以我的父母为榜样。”

郎振宇说,做宣传工作是幸福的。采访中,感知法治信仰的魅力,感受法院人的大爱和善良;编稿中,在用逗号还是用顿号之争里感受法律的严谨,在一篇篇“至正 • 法官札记”中看见法院人的温暖。

随着对法院的了解,郎振宇愈发爱上了这个让她迅速成长的大家庭。她常常认为自己无比幸运,有幸采访到建院的历史,触摸法院发展的有力脉搏;有幸在“至正”的引领下,共担起法律人的使命;有幸在司法改革的进程中,记录法治的进程,遇见未来法院的模样!

“建功必须有我,功成不必在我”。郎振宇说,她愿做一颗小小的铺路石,仰望二中璀璨的星河!

原标题:《郎振宇:愿做一颗仰望星空的铺路石 | 身边榜样》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