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谁能拍好张爱玲?

2021-11-16 10:5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谁能拍好张爱玲? 原创 过蝈8433 秦朔朋友圈

· 这是第4205篇原创首发文章 字数 3k+ ·

· 过蝈 | 文 

张爱玲的文学与电影

《第一炉香》并不意外地被群嘲了,虽然,它是许鞍华、杜可风、坂本龙一的顶流配置。电影画面精致旖旎,服装道具也很忠实原著,连人物对白都是小说里直接拿来的。

但豆瓣评分不到6分,俨然不及格。

一开始,大家都觉得选错了演员。马思纯不够瘦,对原著的理解比较浅薄;

俞飞鸿太美,甚至美过了侄女马思纯,并不是小说里的昨日黄花;

彭于晏呢,不够富贵也不够脆弱,被群嘲成健身教练;

范伟也不够瘦小,没有潮汕佬的精明气。

但其实这些演员,他们都在很真诚地诠释角色。只是张爱玲的小说,从来不是写爱情的,或者不会写纯粹的LOVE。许鞍华对电影主题“LOVE AFTER LOVE”有点错位,或者她并不是要拍张爱玲,只是借张爱玲的由头拍一部自己的电影。

张爱玲其实是一名好编剧。但或许因为她的小说成就太高,以至于让人忽略了她曾经创作的剧本。她的几部代表小说多写于1945年前,但编剧却是1947年后的事情。

1947年4月,文化影片公司出品的《不了情》在上海公映。就是张爱玲编剧、桑弧导演,表现了一场没有结果的婚外情。

影片细腻的情感触动了不少观众心弦,由此也开启了张爱玲长达十余年的电影生涯。此后张爱玲还创作了《太太万岁》《哀乐中年》等重要影片。

随后,张爱玲离开上海去了香港,后来又去了美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写剧本都是她重要的经济来源。如果说小说是这位天才少女的爱好,那么编剧对她而言可能更多是一份“谋生”。

|1944年,张爱玲于上海

张爱玲小说的“反戏剧”化

张爱玲的小说,很难演也很难拍,搬上荧幕甚至也会大大地削减其文学魅力。我们习惯的商业电影,强调戏剧冲突。人物、故事围绕冲突而展开,大冲突里包含小冲突,在冲突中展现人物的性格、命运。

但张爱玲的小说却是反戏剧的,她恰恰突出日常、弱化冲突。情节很稀疏,没有强有力的推动力。但氛围感十分浓烈。

她喜欢用大量的笔墨去描写人物的样貌、衣着、居家的摆件、周围的风景,但人物却是很少行动的。她们内心纠葛不断,但行动又很少。

比如葛薇龙和乔其乔、和姑妈,白流苏和范柳原,人与人之间有很多微妙复杂的关系,但更多是暗戳戳的、不点明的博弈。不是开宗明义、直来直往的较量。所以说,张爱玲的小说是反戏剧、弱情节,她描绘的是生活本身。

所以张爱玲小说改编的众多电影里评分比较好的,反而是关锦鹏的《红玫瑰与白玫瑰》。这部电影情节很弱,人物很丰富,文艺电影的拍法,书中的经典金句被直接拿来用作画外音,甚至打在屏幕上。

或许,只有这种文艺范的表达,才适合张爱玲。她笔下的故事,反戏剧,反故事,是一点一滴的日常生活。

张爱玲复杂的家境和童年让她从小就善于琢磨和思考,看似无意义的日常生活细节,究竟能带给人多大的心灵冲突和伤害。作者的经历让她擅长在日常的琐屑中,展现深刻的人性。

就如她自己所说的,无非是“沉重累赘的一日三餐”,无非是婚姻家庭,四时八节,人情世故。这让她的小说多了一分《红楼梦》里所说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尤其是放在上世纪40年代那个新旧交替的战争时期的孤岛“上海”,大家一边提心吊胆过着小日子,一边是大时代下的破坏与更新。这让张爱玲的日常生活里又有了历史的苍凉感。

所谓的“苍凉美学”是读者们所喜欢的。这也让张爱玲小说的故事,不是那么表面直接。时代与人物黯影绰绰地纠缠在一起,在大时代、小日子里展现人性的矛盾与扭曲。这样的笔法是有文学门槛的。不像电影那样直白地阐述。就像难得的一部长篇《半生缘》,搁别的作家都能编排出40集电视剧了。到张爱玲这儿只够拍一部电影。虽然《半生缘》电视剧当然也有,但很多内容都是编剧后面补上的。

张爱玲的人物,谁能演?

张爱玲的故事难拍,人物难演。就拿演员来说,无论谁演张爱玲笔下的人物,大家都不太会满意。至少在目前的华人女演员中,能够格演张爱玲人物的,实在想不出有哪几个。

张爱玲笔下的女性人物有以下几个特质:

1、要够瘦:而且得是病态的瘦,脸色最好带点透明的惨白,这个瘦也不是现在流行的精干凝练低体脂,而是一种心思多多、忧心忡忡后的营养不良;

2、不用美艳,但要妩媚有心机:从葛薇龙、白流苏、霓喜、许小寒等一系列女性人物,长相多是日常中上姿色的女性,她们生活在新旧交替的家庭、风云变幻的时代里,很没有安全感,为了抓住点什么,都要动用不少小心机;

3、“半独立”女性:她们大多受过一些良好教育,或者见了世面,又或者攒下了一点私房钱,能独立又无法完全独立,想独立又割舍不了富贵。

足够瘦、妩媚心机、“半独立”状态,这些听听好像都是普通人,演员不难找。但难就难在,要表演起这些人物,很少能有行动,语言台词也很稀疏,她们更多是在交织一场波澜壮阔的内心戏。这样的角色,是反表演的,实在很为难演员。

尽管是“反戏剧”“反表演”,但张爱玲塑造出的普通人,却能让我们穿越时代与之共情。除了《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她恶毒腐烂得彻底,把自己的怨毒栽种祸害到女儿的人生里。除了七巧,张爱玲笔下其余的人物都是在生活里千疮百孔又努力生活,让人可悲可恨又可怜可叹的普通人。

这些人物经济上多是“有一点什么”的小资产阶级,或者没落贵族,性格上多是矛盾的、不彻底的、半拉拉的、半新不旧的。其实想想,在当下的时代里,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为物质名利患得患失,为抓住一点什么动用心机,为残酷中的温柔又脆弱感动。张爱玲对人性的描写,是超越时代的。

但是在她所处的当时的历史环境里,张爱玲却是一枚异类。同期的作家都会偏“左”一点,他们喜欢讲革命,讲延安,讲底层劳动者,讲热血进步的青年。

1942年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确立了文艺发展的方向: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此后,在主流文学创作中,个人的声音基本消失了,“宏伟叙事”成为了命题文学,一直延续到80年代。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文艺界的决策者还是很关注张爱玲的,并邀请她参加首届上海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但她1952年,还是去了香港。因为她写不下“左”的文字。她喜欢讲述日常生活,饮食男女。写的都是小资产阶级的普通人,写他们在大时代下惶惶不可终日、在日常生活里扎挣逃离又无法逃离。这是不同作家的不同选择,文学不是用来判断对错,文学是为了让我们能去感知人性的厚度和丰富性,在日常的生活里有超越的哲思。

谁能拍好张爱玲?

华语电影里,谁能拍好张爱玲?大家肯定会首选李安。《色戒》当年成功空前。李安和张爱玲有一些共同的地方,他们都有一种“中西合璧”的魅力。

“知乎”上有人如此评论李安,“他擅长用西方视角拍华语电影,用东方视角拍西方传统电影,居然两边都能接受。”这个说法实在很精准。

其实张爱玲小说也充满“中西合璧”的意蕴。她擅长用西方的哲学思想、中国古典文学的笔法,在华丽精致的生活、和苍凉无常的历史中,写出人生的空虚与虚无。

张爱玲的小说里有大量《红楼梦》的影子。《红楼梦》也是充满了日常生活的魅力,贾府一大家子怎么吃喝,怎么穿衣,什么节气时令摆什么场面。这些日常化的叙述,一方面描写了真切的个人情感、人和人之间的微妙关系,但另一方面是为结尾的悲剧形成参差的对比。

探讨人生的虚无感,《红楼梦》大概是我们的第一名的小说了。

但我认为,可能还有一个导演很适合拍张爱玲,王家卫。在王家卫的电影世界里,是繁华大城市中充斥的骚动、憧憬、孤独又迷失等等多元的情绪。虽然人们很难理解他要表达的故事和主题,但能够感受到他的惆怅与忧伤。就像《花样年华》里写的:那些消逝了的岁月,仿佛隔着一块积着灰尘的玻璃,看得到,抓不着。他一直怀念着过去的一切,如果他能冲破那块积着灰尘的玻璃,他会走回早已消逝的岁月。”

就像张爱玲总是用“满”去写“空”,用“艳丽”去写“苍凉”。在王家卫的电影里,也总是在描绘都市人潮中的疏远和孤独。《重庆森林》里写道:“沙漠的另一边还是沙漠。”这种大时代、大城市里的虚无感,跟当年张爱玲笔下的世界有着多么的异曲同工。只是一个是战火纷飞的倾城之恋,一个是2046的都市森林。

「 图片 | 视觉中国 」

原标题:《谁能拍好张爱玲?》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