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云冈石窟第1-4窟重新开放,它们有何魅力?

2021-11-15 17:1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澎湃记者 钱成熙 综合报道

根据云冈石窟官微发布,在今年7月10日开始封闭,实施危岩体加固及防排水工程的云冈石窟第1窟至第4窟已经施工完毕,并于11月15日重新对外开放。开放后,游客需按照景区设置的导引标志有序参观。为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管理,前去参观的外省人员、本省出省旅游、出差人员,须主动向景区报备,并出示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石窟亮点

云冈的这四个石窟有何特色?第一、二窟,是云冈石窟最东端的洞窟,为一组双窟,窟外两侧各残存一座单层方塔。第一窟俗称“石鼓洞”,因它地下有空洞、敲之有咚咚声而得名。它的外壁明窗东侧题刻清代朱廷翰《游云冈石佛寺诗》。窟内平面呈长方形,平顶,中央方塔上下两层,仿木构屋顶塔檐。塔顶处蛟龙盘绕,须弥山逶迤。北壁主像为交脚弥勒菩萨。东壁下层浮雕“睒子本生”故事。

云冈石窟第1、2窟

第二窟因地下有泉水涌出,则有“寒泉洞”的美称。窟外壁明窗上方及西侧题刻“山水有清音”、“云深处”。窟内三级方塔居中,塔面上刻出瓦筒、檐椽、斗拱等仿木建筑构件,上层四角镂刻八角柱。窟内四壁分层分段布局,最上层雕刻天宫伎乐列龛,下面依次为锯齿纹垂幔带、禅定坐佛带、大型列龛、长卷式浮雕故事,最下层为供养人列像。北壁主像为释迦坐佛,风化严重。东壁下层浮雕太子“箭射铁鼓”佛传故事。据考证,第一、二窟在辽代以前建为护国寺,为云冈十寺之一。

第三窟则是云冈石窟规模最大的洞窟,史称灵岩寺。窟前立壁高25米,开窟面宽50米,原为大型塔庙窟设计,曾建有木构大阁,今仅存上方一排12个梁孔,说明当年的佛阁为面阔十一开间的巨制。上层台面两端各一座三级方塔,两塔间凿二明窗,明窗间为一庑殿形窟室,窟内北壁西部雕西方三圣,主佛阿弥陀佛高10米,倚坐,面部圆润丰满、神态超然,背光雕凿飞天与坐佛。两侧为观世音和大势至菩萨,两菩萨立像各高6.2米。头戴宝冠,面相圆润,肌肉丰满,冠饰华丽,衣纹流畅,精美庄严。

云冈石窟第3窟

第三窟原设计为大型塔庙窟,开凿在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因工程浩大,北魏时期仅凿出前、后部的窟形及前部上层的弥勒龛和东西双塔,其他部分因迁都而辍工。

这三个石窟都属于云冈中期石窟,处于云冈石窟雕凿的鼎盛阶段。而第四窟是一门两窗的塔庙窟,属于云冈晚期石窟。它一门两窗,西壁有一胁洞。中央雕凿方形塔柱,四面造像均为一佛二菩萨。南北两面各雕六佛立像,东西各雕三佛立像。四壁为千佛龛像和佛传浮雕,残毁严重。东壁交脚弥勒像轮廓保存比较完整。南壁窟门上方原有北魏正光年间开凿题记,为云冈最晚的题记。

云冈石窟第4窟

石窟保护进行时

目前,云冈石窟的修复和保护正在有序推进。11月8日,石窟寺保护与传承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刚刚落户云冈研究院,该实验室联合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建筑大学、上海大学合作建设,专注于石窟寺保护和传承技术、方向、标准等方面的研究和制定。

实验室计划投资1亿元人民币用于科研研究和基础设施建设,其中投资2300万元建成云冈先进计算中心,为全国文物系统首个先进计算平台;投资800万元建成云冈石窟世界遗产监测中心等。

(本文根据“文博山西”、“云冈石窟官微”等报道资料综合整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