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当代摄影诸向——关于当代摄影趋向的思考与讨论

李琳琳
2021-11-22 14:52
来源:澎湃新闻
视界 >
字号

【编者按】

摄影的当代话题既精彩纷呈,又纷繁复杂。我们参与当代,见证当代。当代摄影的定义如何、性质如何、走向如何是摄影理论者值得研究和探索的内容。同时,当代摄影又充满全新的方向和契机。给后来的摄影者、研究者预示了各种未知的可能性。基于当代摄影表现的一切,2021年10月23日,主题为“当代摄影诸向”的论坛在上海文艺会堂举行,这也是第十三届上海市摄影艺术展系列活动之一。

当天下午,在复旦大学教授、上海市摄影家协会理论专委会主任顾铮的主持下,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市摄影家协会教育专委会主任林路,上海市摄影家协会理论专委会副主任叶明文,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摄影学科带头人矫健,中国摄影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孙慨,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副教授、上海市摄影家协会理论专委会副主任戴菲和清华大学建筑系博士、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建筑学系助理教授孙昊德进行了以“当代摄影诸向”为主题的学术论坛。以下为发言摘录。

“当代摄影诸向”学术论坛现场

顾铮:今天的论坛叫《当代摄影诸向》,我们邀请到长三角地区从事摄影理论、评论、教学工作的,包括我们上海在内的4位讲者。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今天论坛的主题,题目中摄影诸向的“向”,其实我们比较容易想到的一个相信的“相”,面相、相貌等等,但是纵向的“向”我觉得是可以把它理解成趋势、趋向,所以今天希望大家能够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来向我们分享介绍中国当代摄影在方方面面的新的实践,这种新的实践不妨理解成为一种趋势性和趋向性的一种探索。

矫健:比如说图像门槛、图像方式、边界、美学概念的变化等问题,还有这两者的感知方式都在发生变化的时候,我们到底怎么样来继承传统?第一个方式就是要注重我们的传统,就是视觉艺术的美学修养的基础,我认为这两者是有共同的基础的视觉艺术。在呈现作品的时候,在我们学院里面对于影像的概念,我们一开始就让它存在一种开放的状态,它不是一个被锁定的、某种一定要在某种平面界面上面、在一个镜框里面、在一个白盒子美术馆或者某一个墙面上。

事实上这个话题哪怕是一个静态的图像悬挂在墙上,就像我们刚才在展厅里看琳琅满目、非常优秀的作品,它其实就是一个装置。因为你在寻找你合适的衬托、镜框、尺寸、组合方式,甚至光线条件的时候,你已经在考虑“场”了。这个“场”就是装置的一部分,实际上它就是一个装置的概念,一个空间感,是一个整体表达。

在美院以实验性艺术摄影研究为核心,实验性影像艺术建立在传统视觉艺术与当代美学的基础之上,以影像语言研究、影像理论研究和影像艺术实践为基本途径,强调艺术的实验精神,注重东方视觉文化与美学精神的研究与探索、注重影像艺术本体语言研究、展开以艺术介入当下社会与日常生活的思考与实践。对于学生创作,有时间关系、有实物、有现场行为,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我们有一个要求,总体上学生得围绕着静态影像——不一定是艺术实验——不用语言来陈述理由,要说你发现了什么东西可以弄出照片来,也可以弄出图像来。

矫健的日常备课资料 图源: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会

影像上海艺博会一角

孙慨:“现场”,是摄影揭示现实的基本条件,也是现实在摄影中得以存在的朴素基础;“现时代”,是出于对当代、现代这样的时间用语与摄影组词之后的概念特指的回避,其时期涵盖,近在10年间,至远不过21世纪以来的20年内。

在民众摄影营造的“第一现场”和宣传摄影驰骋的“第二现场”之外,作为“第三现场”的艺术摄影,在最近的10余年间一路披荆斩棘,当仁不让地落在了当代摄影的身上。社会纪实摄影的地位与影响力的衰落有着文化交流和观念变革上的多种因由,当代摄影的地位升格也并非简单的影响力填补,然而摄影艺术于形态风格的更迭、价值标准的升格中,依然可见时代性因素所导致的直接而强大的作用力的存在。时代性因素所导致的直接而强大的作用力的存在。

三个现场之间有联系也有分别。我觉得当代性有一些特点,它针对的很多现实问题,是以另外一种方式表现的。我们在都市报里面也能看到关于拆迁、环境污染,阶层矛盾、群体失衡、城市扩张,农村的凋敝等等问题,但摄影家们则从公共视角的重复、替代转入个体视角的发现、审视,从客观视角的呈现转入主观意志的表达。摄影成为他们自我精神与个体价值存在感的表现手段,也成为他们展开艺术探索的视觉媒介。

我觉得对于一个时代而言,现实它可能是多面的,我们从摄影看到的角度或者方式、或者最终呈现的效果也是多方面的,所以我觉得只有那种常常让人感到不敢正视、却又不能忽略的一种真,和只有那些触动的思绪激荡并回味无穷的美,才是有价值的摄影。反之,如果艺术不能让人感到忧伤和疼痛,激荡与沉思,那就意味着它远离了现实,也就不再优美。

都市报版面

第十三届上海市摄影艺术展览入展作品-纪录类-胡海宝《上海屋檐下》

第十三届上海市摄影艺术展览入展作品-纪录类-胡卫国《蓝色海滩》

戴菲:当我们听到当代摄影诸向时,似乎有这样一种感觉,诸向它是一种四面八方的方向,顺着平面而展开的,类似于是一种平面化的思考。但是我想诸向其实也在暗示我们一种方式,今天我们接触很多摄影人,我发现大家似乎今天在说当代摄影或者新摄影时,总是在找摄影新的方向、新的表现形式、新的玩法、新的样态。我想说当代摄影不应该只是在寻找一种全新的表现,应该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内向式的思考。这种内向式的思考,我把它归结为是当代摄影的一种当代性。同时因为我在自己学校上课的时候也在上世界摄影史,所以我发现其实这是一个世界摄影都需要面对的状态。

我个人觉得当代摄影的当代性和现代主义摄影是有密切的关系,因为当代摄影的当代性来自我们当代混杂的时代和看不清的时代,以及当代社会所特有的特点。

摄影自身的特性与摄影师所处时代的特点,这个两者组合成为了当代摄影的当代性。当代社会发生,当代摄影也发生在今天的当代,它不在过去,也不在未来,就在当下需要我们值得去挖掘,这是今天所独有的。所以拍照应该要拍今天所独有的内容、特点和特性,找到这种独有的状态,当代性就成立了。

那么摄影师要有很强大的能力,他要体会到这个时代和过去那个时代不同的点,同时要用艺术的方式或思维的方式去抽象。对于当代摄影而言,每个摄影师,都应努力逆流而上,而不是随波逐流;当逆流,或从整体中跳脱出来,同时还进行总结和提炼,才能更好地成为真正的当代摄影。

Jeff Wall,Picture for Women,1979

Wolfgang Tillmans,Suzanne&Lutz,1993

孙昊德:当我们关注到了一种建筑视觉转变的现象,我们熟知的很多当代文化和当代的一种现象都在上世纪70年代到60年代的交接之处慢慢地萌生,并且成为我们生活中一个特别重要的主流。随之分化出两种方向,一种延续着现代主义传统,围绕建筑的物,然后宣扬着新时代的生活方式,另一种则转为拥抱建筑之间的环境,被称为城市景象。

当我们思考建筑摄影对日常生活转移的这么一种印记,比如人的使用尺度改造的介入,它的意义到底是象征建筑空间本身存在或者附属于建筑物的这种证明,像是一个证明书或说明书;还是说作为还原使用以及日常的一种证明的物,它本身就是一个证明,它并不是一个附属于物的证明。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当代就是非中心的、移动的、随机的一种视觉的参与。我的一个简单的结论是,日常性这种照片,体现的日常的空间、日常的行为,反而成为了一种我们所谓的当代的、批评的一种方法和路径。那么比如说,AR就是Architecture Review杂志牵头的社会生产,在当时的社会思潮和思辨中形成了我们所谓的制产或产制这么一种意图。在制作技术媒介上有了根本转变,有多元的视角、多元的媒介、多元的摄影主体,从御用的摄影师到临时工、临时的这种技术摄影师,都是一种对于回归日常视角的转变。同时,这种摄影打破了一种崇高的审美体系,这种审美不再重要了,更多的是内容的丰富。所以它的构图更复杂,它的构图被解放了、它的风格被解放了、它的一种知识传播的范式被解放了。最后摄影的意义被转换了,它更关注人和建筑之间的使用,而不是建筑本体作为一种物的崇高塑造。

The Architectural Review

The Architectural Review-Hotel

The Architectural Review-Adaptive reuse

林路:在今天的四位学者讲座中,像孙慨老师的演讲,我觉得他非常高度地概括了当下摄影的一种文化现象,对于这种文化现象就是当下摄影的三种走向。而这个内容也和戴菲老师所说的内容非常接近,但是他们两个有不同的定位和论述方式,戴老师则提出当代摄影需要有一种非常激烈的当代意识。同时对于建筑摄影,孙昊德老师提出的关于建筑和人的关系让我大开眼界。我也非常感兴趣矫健老师关于摄影教育的话题,绘画给摄影提供了一种支撑与可能,在这个媒介互相交融的复杂时代对绘画与摄影进行极致的使用,非常有趣。

顾铮:这是一个开放性的论坛,非常感谢四位讲者精心准备的话题,这些内容我觉得可以让大家从自身的实践经验立场出发,去慢慢地消化。今天矫健老师所说的教学实践与学生作品,让我们从一些根本性的、摄影本身的观看实践来说,非常具有启示性;在昊德老师的讲座中则给我们打开了一些关于建筑摄影的、更开阔的空间,让我们可以重新开始考虑摄影如何呈现建筑和人类生活之间的关系;接下来孙慨老师提出的三个现场,提到了我们很少注意到的都市报,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都市报对纪实摄影和新闻报道摄影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对未来中国的纪实摄影、报道摄影和新闻摄影,值得我们进一步深思;戴菲老师围绕着当代摄影的当代性进行了思辨和讨论,这种理论的思考与思辨对于我们进行摄影创作而言非常值得学习。

作者,李琳琳,一名年轻的摄影观察者。

    责任编辑:许海峰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