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夜读|38年了,我还是没能开上桑塔纳

李勤余
2021-11-17 21:26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桑塔纳轿车在我的心目中,一直是个特殊的存在。

小时候,上海的公交车还是巨龙车。挤归挤,但只要跑到两节车厢中间的转盘处,就能喘口气。后来,家门口的公交车又换成了中巴车。这种中巴除了座位,留下的过道极为狭窄,要是上车时没抢到座,那接下来就有得好挤了。车子一个急刹车,一屁股坐到别人大腿上的“社死”场面,也是家常便饭了。

那时,透过车窗,看到一辆桑塔纳从公交车旁飞驰而过,心里别提有多羡慕了。常常一边目送它远去,一边暗暗下定决心,这辈子,一定要开一回桑塔纳。

1983年制造的上海大众桑塔纳。孟雨涵 摄

确实,能坐一坐轿车,都算是那个年代的一种“享受”了。普通市民接触最多的,大概就是桑塔纳出租车。可别小看出租车,桑塔纳的起步费高达14.4元,坐一回也是小“奢侈”一把了。要知道,那时大家的工资都还没到四位数呢。

你也可以坐夏利,起步费只要8元。不过,那体验是没法和桑塔纳比的。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桑塔纳不光外观大气,而且空间宽敞,是大家心目中名副其实的“豪车”。

和现在没有导航就不认识路的网约车不一样,那时只要坐上车,说一句我要去XX,司机师傅立刻心领神会。坐在后排,跷个二郎腿,领略一下窗外的风景,那感觉,交怪(非常)好。

买一辆桑塔纳,对当年的我们家来说,是个遥不可及的梦想。我知道父亲也和我一样,很想亲自上阵。外出谈工作时,他和他的同事都会挤上单位的桑塔纳。那辆车的里里外外都被他摸了个遍,理论知识相当丰富,可惜直到退休,都没能开上一次。

也不是没有私家车。永久牌“老坦克”,就是我们家的专车。母亲坐后排,我牢牢抓住前头的杠子,动力全靠父亲输出,三个人能掌握好平衡,还是要讲究些技巧的。

这辆展车是2012年最后一批下线的桑塔纳。孟雨涵 摄

后来,桑塔纳有了2000型、3000型,还有vista版,外形有微调,但始终是方方正正、硬朗大气的感觉。但我到驾校学车的时候,它已经从方变圆,尺寸也变得迷你起来。说是新桑塔纳,但总觉得,它和我记忆深处的那辆“神车”,已经不是一回事了。

如今的新新人类,可能已经很难理解桑塔纳对一代国人的意义。一个大哥大、一副墨镜,再加上一辆桑塔纳,就是“大款”的标配了。电影《股疯》就展示了一幅生动的90年代上海市民风情画——出发去炒股,大户坐桑塔纳,中户坐夏利,散户么,就坐坐11路电车(即步行)算了。

电影里的潘虹,有小市民的干练、弄堂妇女的世俗,骨子里带着精明,给老公上厕所的草纸都定量,接水偷用邻居家的龙头,念叨着何时才能在这座城市买上一套带抽水马桶的一室一厅。但她的眉宇之间,却又不乏对丈夫、对邻居、对朋友的温情。她在公交车上被挤到车窗上的滑稽模样和她坐着桑塔纳在城市穿梭的神气表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荧幕上刻下了深深的时代烙印。

改进后的全新桑塔纳

如今,繁华的街道上车水马龙,一眼望去,到处是漂亮的汽车,而桑塔纳的身影,似乎已经泯然于众,越来越不太看到了。

38年了,我还是没能开上桑塔纳,也许,以后也开不上了。因为最近传出“桑塔纳要停产”的传闻,尽管官方的说法是,“停产并不代表被放弃”。

说起这辆一代神车,很多网友纷纷评论: “满满回忆杀”“这是我父母结婚时的婚车”“用我的第一辆车赚回了第一桶金”……看来,不管今后桑塔纳将以怎样的形式陪伴我们,它都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生动注脚,将永远飞驰在一代国人的记忆里。

 

    责任编辑:陈才
    图片编辑:李晶昀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