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快查一查你遇到了吗?App自动续费套路深!

2021-11-19 17:3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手机里的那些“自动续费”

你该关的都关掉了吗?

不查不知道

一查吓一跳!

原来

即使卸载了APP

这些“自动续费”并没有被关掉

还会继续扣你的钱……

最近,重庆市民26岁的小佳(化名)一查自己的手机钱包,才发现多个APP正在“自动续费”。而其中有的APP早就停用甚至卸载了……这一切,都源于小佳当初在开通会员时忘记将“自动续费”停用。

不少消费者都曾遇到

类似的自动续费问题

很多人都在不知不觉中

掉进了消费陷阱

在有关自动续费的问题上

一些APP的“套路”是这样“玩”的

↓↓↓

套路一:“免费试用”不免费

苹果应用商店中一款拍照APP,在首页打着“解锁更高级功能——点击免费试用”的幌子,用户点击进去却被要求开通包月服务。原来,所谓的“免费试用”是先购买每月的包月服务,然后才能获得赠送的“7天免费”会员服务。

套路二:充值优惠“代价”不小

在一些APP的页面顶部,常出现“一分钱体验7天会员”“5块钱充值一个月会员”等诱人标语。但消费者充值后,却在接下来的几个月连续遭遇扣费。

对于此类活动,部分APP往往在诱导性标语和图案上,使用夸张的字号,但在活动宣传页的某个“角落”,“悄悄”标注“1分钱体验会员将尊享连续包月会员特权,自动加入连续包月计划”等协议,用户只要付费就相当于同意了协议条款。

套路三:“自动续费”成了唯一选项

充值某社交平台会员时,充值界面只有4个套餐,分别是“连续包年”“连续包半年”“连续包季”“连续包月”,在套餐下方的小字自动续费声明中,写着“如需取消续订,请在当前订阅周期到期前24小时,手动在相关设置管理中关闭自动续费功能。”用户在充值界面没有单独包月或包年选项,一旦选择充值,只能选择自动续费。

“自动续费”字体小不起眼

加上不清晰的标示

涉嫌侵犯消费者知情权

用户若不同意“自动续费”

就不能继续

更是一种“强买强卖”

在APP中无法关闭“自动续费”

“设障”很难说不是故意为之

一系列手法透着“损人利己”

与堂堂正正收费和服务相去甚远

电子商务法第十九条规定:

电子商务经营者搭售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不得将搭售商品或者服务作为默认同意的选项。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六条规定:

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使用格式条款的,应当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商品或者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价款或者费用、履行期限和方式、安全注意事项和风险警示、售后服务、民事责任等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内容,并按照消费者的要求予以说明。

法律既有规定,为何一些商家还抱着侥幸心理为消费者埋下消费陷阱?一个原因在于当前治理强度和惩治力度难以让商家“却步”;另一个原因在于商家看似尽到了相应义务,实际上却通过人为设置繁琐步骤、故意使用小字号提示等手段,给消费者制造知情或者退出障碍。对此,监管部门应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维护市场公平正义。

检查和关闭自动续费方法

微信:打开微信,点击【我的】—【支付】 — 右上角的【···】 — 【自动扣款】,检查和选择要关闭的扣款项目。

支付宝:打开支付宝,点击【我的】—【设置】—【支付设置】—【自动扣款】,检查和选择要关闭的扣款项目。

来源:湖北普法

采编:周 芳 朱玉琳

策划:宋 峰

原标题:《快查一查你遇到了吗?App自动续费套路深!》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