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聚焦“上海地铁一老人欲抢女子座位”,媒体绝不能只听一面之词

2021-11-22 08:1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文/晏秋秋 

这两天,“上海地铁一老人欲抢女子座位”上了热搜。其新闻来源,主要就是被抢座位的年轻女子拍摄的一段视频。

视频之中,这名上海老人脾气是暴躁的,与女子及他人也发生了争吵。所谓“有视频,有真相”,许多媒体据此,完全采信女子的说法,进行了报道,其中的细节包括“空座位很多”、“直接坐在了我腿上”等等。

而也正是媒体的聚焦,导致此视频在社会上一再流传。网友对这名上海老人的指责,不绝于耳。所谓“坏人变老了”,或者“老色胚就是想占便宜”等。而且,因为老人讲上海话,女子讲的是普通话,甚至引发了部分网友的地域之争,“上海老人容不下外地人”等观点,又再冒头。

事情真的是这样的吗?让我们仔细看这段视频,可以发现更多的细节。

1、 我们从常理推断,空位子很多,为什么这名上海老人偏要坐女子的位子?从视频来看,这原来是一个“爱心座位”。什么叫“爱心座位”呢?就是给老弱病残孕坐的。换句话说,如果这名女子不是孕妇,那么,在空位子很多的情况下,她确实不该坐这个座位。

2、 那么,老人为什么不能去坐其他座位呢?大家要知道,上海地铁的“爱心座位”是边座。地铁启动、停下,乘客哪怕坐着,也常会有惯性。而坐在边座上,手可以拉一把,避免身体滑动。

3、 这位老人是否应该坐这个“爱心座位”呢?从视频看,这名暴躁的老人,确实上了年纪,同时,视频中他也是口齿不清,不排除此人身患疾病的可能。上海地铁设立“爱心座位”,就是给这样的乘客坐的。

4、 这段视频是由女子提供的,且不是连贯画面。所谓“直接坐在了我腿上”的说法,无法得到印证。从常理判断,如果大前提是“女子确实应该让座”,那么,一个拖着不肯让座,另一个急着要坐,也确实有可能出现肢体接触。不过,这种接触,和许多报道暗示“老人蓄意坐在女子身上”,那是天差地别的。

5、 当然,我们也看到,视频中这名老人脾气是比较暴躁的,并且他可能也没有解释清楚,为什么一定要女子让座。由此,导致了女子和其他乘客对他的不满,也导致了视频中“吃相”比较难看。退一万步讲,在有座位的情况下,是不是一定要坐“爱心座位”,区别有没有那么大,这也是可以讨论的。

从上面5点来看,从常理来看,也许就是由“爱心座位”引发的一场误会。至少,在更多的事实浮出水面前,我个人无法得出“上海坏人变老了”这样的结论。

现在这个社会,绝不是谁举起手机,谁就有理。谁能够拍短视频,谁就有理。

同样是“有视频,有真相”。如果是这名上海老人提供的视频,媒体有没有可能报道成“外地女子霸占‘爱心座位’,坚决不让上海残疾老人坐”呢?

显然,我们不能这么道德绑架。

那么,问题来了。作为媒体,在接到女子投诉,并看到上面那段视频时,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要多一点专业知识,看清楚视频中那是一个“爱心座位”。

其次,根据“至少两个信源”的新闻操作准则,要么想办法去采访这名老人,要么联系上海地铁,看是否有可能看到当时的监控录像。

再次,社会新闻的操作,有十分材料,最好只报7分,留有余地。像“直接坐在了我腿上”这样的个人描述,没有得到验证,是绝不能发的。

最后,要学会换位思考,看到不合常理之处,而绝不能“一哄而上”。

社会越着急,媒体越要冷静。

粉丝们,如果不想错过我的文章,防止失联,欢迎大家关注,并积极留言互动、点赞和在看,并在朋友圈分享此文哦。

编辑:小黑炭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