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山西太原:家门口的社区食堂真方便

2021-11-22 17:0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山西经济日报记者 任慧君

太原市今年要建设140个社区食堂,什么是社区食堂呢?简单说就是食堂开在了家门口,居民不用再为年迈父母的伙食而发愁,不用再为工作繁忙无暇做饭而发愁,这里的饭菜品质有保障,价格还实惠。在太原,一些居民已经享受到了社区食堂带来的便利。记者近日对此进行了实地采访。

社区食堂可口的饭菜深受市民喜爱。 山西经济日报记者 任慧君 摄

食堂开在家门口

开放式的厨房、色香味俱佳的各式菜肴、亲民的价格、清新整洁的就餐环境,让社区食堂一开张就“火”了。

“家门口能有这样一个社区食堂,别提有多方便了。饭菜有荤有素,不光口味好还健康卫生,吃得可舒心了!”太原市长风街国兴社区居民刘奶奶开心地说道。

国兴社区食堂由双合成娘家厨坊提供餐饮服务,极具地方特色的环境及菜品深受周边居民和上班族的喜爱。走进食堂,干净整洁的环境、富有人文理念的企业文化墙、方方正正的餐桌……每一处细节,都能让人感受到家的温馨。紫米粥、南瓜汤、老豆腐等早餐种类很多,热气腾腾的牛肉面、打卤面、红烧鱼、小酥肉等午餐色香味俱全。据食堂负责人介绍,与社会化餐饮相比,社区食堂公益属性较强。为让更多的老年人吃到便宜、可口的饭菜,社区食堂对不同年龄、不同人群均有优惠。辖区内90岁以上老人三餐免费吃,60岁以上老人享受8.5折优惠,所有饭菜让大家花费不多就能吃得既营养又健康。对于在附近居住且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他们还可以提供上门送餐服务。

口味家常且性价比高

11月16日上午,记者在十二院城社区食堂看到,临近饭点,后厨顿时忙碌了起来,新鲜的食材洗净切好,等待厨师烹饪出一道道美味佳肴。食堂负责人董芳告诉记者,他们有自己的蔬菜种植基地,大部分食材可实现自种自采,保证了食材的新鲜。

11:30,食堂正式开餐。记者看到售餐区的电暖炉上摆着刚刚出锅的鱼香肉丝、红烧肉、烧茄子、蒸南瓜等十余种菜品。面食区也是相当丰盛,有馒头、馅饼、枣糕等。前来就餐的社区居民络绎不绝,排起了长队。“社区食堂离家很近,大师傅做的饭菜比自己做的好吃,花样还多,家常口味实惠又方便。”邢阿姨和老伴霍大叔都将近70岁了,社区食堂开了以后,两人天天中午来“下馆子”,邢阿姨不用再为做饭犯愁,霍大叔更称赞道,这是为社区老年人办了件大好事。

很多人认为社区食堂就是老年餐厅,其实不然,社区食堂正在容纳更多的群体。中午12点,前来用餐的人有很多是在小区居住的上班族,还有的是家长带着刚刚放学的孩子来用餐。董女士对记者说:“来社区食堂就餐方便快捷,对于家长来说,省去了下班着急做饭的困扰;对于孩子来说,在社区食堂有更多样的菜品可供选择。”不仅如此,很多小区居民还把这里当成了自家厨房。如果家里来了客人,就会提前预定几样硬菜打包带回家。

吃得放心又有新鲜感

11月18日中午12点,正值用餐高峰,太重社区食堂内饭菜飘香。这里上座率很高,大厅里坐得满满当当。食堂里宽敞明亮,进门处有洗手池。

这里的凉菜3元一份,麻婆豆腐6元、西红柿炒鸡蛋6元、过油肉9.9元、香菇炖鸡13.8元……主食区的种类也不少,烧麦、发糕、虾饺、肉丝汤面等琳琅满目。点完餐,根据菜品单价结账,丰俭由人,人均消费15元到20元。“每天6:30—21:00,这里提供早中晚三餐,来就餐的居民挺多,老年人占多数。”太重宾馆负责运营社区食堂的岳经理介绍说,“食堂菜品均为小份菜,可有效减少浪费,开业以来很受居民欢迎。就餐大厅现有96个餐位,每天食堂能接待近600人。”

家住太重社区的郝大爷在食堂吃完饭后,临走还打包了一份,他说:“食堂解决了我们老年人的就餐难题,平时老两口也做不了好几个菜,食堂每天菜品都更新,不仅让我们吃得放心,而且还有新鲜感。”

“社区食堂解决了自家做饭耗时费力的难题,我们体会到居家养老的好处”“午餐基本都在社区食堂解决,减少了生活成本”“三五好友相聚食堂用餐聊天,找到过去邻居们聚在大院里一起吃饭的感觉”……社区食堂意见簿上一句句暖心的留言,道出了老人们对社区食堂的喜爱。

年内将建成140个社区食堂

这些社区食堂开在居民区,为老年人、未成年人和上班族提供了方便。装修清新美观,环境清洁卫生,并要求明厨亮灶。餐品均为小灶炒制,没有传统食堂的“油腻”,口感更加美味。社区食堂对特困、独居、孤寡、高龄、失独老人有很大的就餐优惠,惠及特殊群体,是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

作为2021年的民生实事之一,太原市采取公建民营、民建公助、民建民营等方式,有效破解了社区食堂建设场地的“硬”问题,建立了不同类型、不同标准的社区食堂。

据悉,太原市年内将建成140个社区食堂。到2025年末,将建成500个社区食堂,基本形成覆盖城乡、布局均衡、主体多元、方便可及的社区食堂服务网点。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