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无散斑,更实用的计算全息显示技术

2021-11-24 20:0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关于“元宇宙”的讨论已经成为近期学术界和产业界的热点。于此,计算机生成全息(CGH)显示被认为是具有变革潜力的技术,其应用范围包括直视、虚拟和增强现实、以及车载显示系统等。

虽然全息显示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但现有实验室类别的全息显示器还存在一定问题,其核心的图像质量和用户目视安全,从根本上受到相干光源,例如激光,引入的散斑 (Speckle) 的限制。

最传统的解决方案是使用非相干光源,例如LED,替代激光将散斑分布模糊掉。这种方案不可避免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图像的锐度和细节。从物理角度以及算法角度而言,其核心在于时间(temporal coherence) 和空间 (spatial coherence) 两个维度相干性的平衡,尤其需要光学和计算机领域地交叉研究。

鉴于此,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英伟达公司的研究团队在以往神经全息技术(Neural Holography)(点击查阅>)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了一种具有部分相干性的CGH新方法——部分相干神经全息技术(Partially-coherent Neural Holography)。

该方案设计了一个部分相干光波传播模型,该模型与相机闭环校准 (CITL) 策略相结合,能够智能化地寻找到实现最佳图像显示质量的相位分布。

该工作以“Speckle-free holography with partially coherent light sources and camera-in-the-loop calibration”为题发表在 Science Advances

技术路线

简而言之,该方案核心在于设计了一个部分相干光波传播模型,该模型与相机闭环校准(Camera-in-the-loop/CITL)策略相结合,能够高效并且智能化地寻找到实现最佳图像显示质量的相位分布。

技术实现上,该研究使用发光二极管 (LED) 和超亮发光二极管 (Superluminescent LED / SLED)评估所提出的算法,并证明与具有高度相干性的激光相比,所得全息显示的散斑特性显着改善。

尤其地,SLED 被证明是用于全息显示应用的最佳光源之一,因为它们可以产生细节清晰且高对比度的2D和3D图像,同时这些图像人眼安全且几乎没有斑点。具体技术实现和实验显示结果如(图1-3/ 视频1-3)所示。

图1:使用相机闭环优化的部分相干光计算全息显示概述。(上)SLM 相位被迭代显示,相应的图像由相机记录,获取与参考目标图像的误差后使用所提出的部分相干波传播模型的梯度反向传播到相位,该模型考虑了光源的有限尺寸(空间相干性)和宽发射光谱(时间相干性);(下)实验实现的不同光源下的2D全息图像。可以看到,与由原始波传播模型计算的全息显示结果相比,Neural Holography 显著地优化了图像质量。

图2:全息显示系统示意以及显示的分辨率版实验结果。(左)不同光源的分辨率版的显示结果;(右)全息显示系统示意图。针对该分辨率版目标图像,所示地全息图仅针对绿色通道进行实验获取并以灰度显示。同时,只有在使用 LED 作为光源时才需要在照明路径上设置针孔和窄带滤光片,具体参数详见论文及补充材料。

简单总结,元宇宙概念的火爆带来很多机会,但也需要大家冷静分析。相信光学与计算机科学相结合是该研究方向的一大趋势,而该研究工作论证的高质量部分相干光全息术,为计算全息在近眼显示领域进一步走近广大用户提供了技术可行性支持,后续相信会有更多的研究工作可以在此基础上展开。

论文信息:

Peng et al., Sci. Adv. 7, eabg5040 (2021)

https://doi.org/10.1126/sciadv.abg5040

补充资料(含诸多动画,视频,结果,代码,论文)

https://www.computationalimaging.org/publications/partiallycoherentholography/ 

相关报道

https://mp.weixin.qq.com/s/Y8yrlZlOJmpL58a2wmBQTg

转载 | IntelligentOptics 公众号

本文编辑 | 赵阳

欢迎课题组投稿——新闻稿

转载/合作/课题组投稿,微信:447882024

带您每天读1篇文献!加入>Light读书会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