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新书速递|脸书革命?内战?:不想过老一套的生活,然后呢?

2021-11-26 16:5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26

十一月

星期五

每一场革命的基本问题都是国家权力问题。如果不了解这个问题,就不可能理智地参与革命,更遑论指导革命了……在革命年代,只有底层民众不想过老一套的生活是不够的。同样有必要的是,上层不能以旧的方式统治和运作而不受惩罚。

—— 弗拉基米尔·列宁

2010年12月17日,26岁的失业了的突尼斯人穆罕默德·布阿齐兹(Mohamed Bouazizi),这位有着本科学位的年轻人,正推着车沿街兜售蔬菜和水果。一名女警官拿走他的货物,还侮辱了他。他提出的投诉无果而终,并被逐出了市政厅。这个年轻人备感羞辱、绝望,又失去了维持生存的活路,他往自己身上浇了易燃液体,自焚了。

布阿齐兹是在遭受极大痛苦后,于两个多星期后死亡的。他的悲惨命运被电视和互联网广为报道。因为自杀对穆斯林而言是一种大罪,这一事件瞬间引爆了突尼斯社会。成千上万的民众走上街头抗议总统本·阿里(Zine El Abidine Ben Ali)及其家族不人道政权的压迫、腐败和独裁。

尽管政府采取了严厉措施,甚至打死了数名示威者,警察最终还是在大批抗议者面前撤退了。军队未进行干预。本·阿里逃跑了(法国拒绝其入境后,沙特阿拉伯为他提供了庇护),突尼斯陷入混乱。

在这些事件发生之前,突尼斯被视为徒步旅行者的天堂,一个凭借政治斗争而获得独立的稳定国家。自第一任总统哈比卜·布尔吉巴(Habib Bourguiba)执政以来,世俗化、教育水平高、中产阶级人数众多、性别平等(一夫多妻制被官方禁止,20%的国会议员是女性)是突尼斯的显著特征。伊斯兰教法的作用相对较弱,知识分子阶层都说法语,他们对欧洲文化的接受度也很高。互联网在突尼斯得到广泛使用,它与欧洲和美国的关系也一直很稳定。突尼斯的经济状态良好和稳定,与欧盟合作也很深入。有100多万突尼斯人在欧洲生活,每年到访突尼斯的游客也有几百万人次。

本·阿里长达23年的独裁统治没能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是降低高失业率,尤其是年轻人的失业率。由于2008~2009年的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以及欧洲对移民的限制,突尼斯国内失业率猛涨。受过教育的年轻人对未来的期盼与就业机会的匮乏之间出现了尖锐矛盾。底层民众不想维持旧的生活方式,统治阶层也不能延续旧的统治模式。受过教育的年轻人通过互联网、社交网站脸书和推特进行协调行动,成功组织了抗议活动。

当局对媒体自由的政治垄断和限制,不仅使宗教激进主义思想在最贫穷阶层中传播,也使得一些中产阶级开始接受这种思想。以威权—警察体制镇压国内反对派,禁止伊斯兰政党活动,这些举措的确使得本·阿里获得了美国和法国人的同情,但突尼斯人从被镇压者身上看到的则是伊斯兰的英雄和受害者,他们是可憎的政权的敌人。

民众不满的一个根本原因是权力的腐败。对总统第二任妻子特拉贝尔西家族的仇恨最为强烈。特拉贝尔西家族几乎把持了突尼斯银行、房地产、贸易、旅游和其他行业中最好的资产。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长期积累的愤怒在社会各处蔓延。不幸的水果小贩的自杀成为动乱的导火索。

突尼斯很快陷入了混乱,无政府状态和猖獗的犯罪加剧了经济危机。示威活动并未减弱,民众要求政府在新总统选举前立即将权力移交给反对派。数万名利比亚难民的涌入更是恶化了突尼斯的局势,但这是另一个需要单独讨论的话题。

突尼斯和平革命的全面成功激励埃及人采取同样的行动。2011年,阿拉伯世界已经形成了一个共同的互联网和媒体空间。一个国家发生的事件会立即传播到阿拉伯其他国家,“从大西洋到海湾”,鼓励“互联网青年”在其他国家组织类似的活动。当然各国的情况有所不同。埃及的大规模反政府示威是在1月25日,也门是在1月27日,巴林是在2月13日,利比亚是在2月15日。再往后,是叙利亚和其他国家。

20世纪,一些阿拉伯国家的内部危机通常是通过军事政变解决的,这些政变由一小撮军官秘密策划。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在信息技术的帮助和卫星频道的推动下,权力移交则是在大规模抗议浪潮的高潮中进行的。

阿拉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即有着8500万人口的埃及也爆发了抗议活动。2011年1月25日至2月11日,从北部的亚历山大到南部的阿修,从曼苏拉到西奈半岛,持续不断的大规模民众骚乱接连不断。参与者的数量从数十万人到数百万人不等。起义的中心、焦点和象征是开罗市中心的解放广场。这里示威不断,辩论激烈,人民朗诵诗歌,演唱歌曲。人们每天在这里祈祷五次,接受采访,在全球主要频道的摄像机前摆姿势。人们搭起帐篷住在里面,发誓不取得胜利就不会离开这个地方。这里有水、食物、药品和毛毯。抗议者中有身着黑袍的科普特牧师,也有爱资哈尔大学戴着头巾的乌莱玛。在与抗议者发生冲突后,警察撤离了广场(全国各地已有数百人丧生)。广场周围布置有坦克和装甲车,但军人没有干预示威活动。当时民众的要求就是让已统治埃及32年的穆巴拉克总统辞职。

在十八天的大规模民众骚乱之后,穆巴拉克总统于2月11日辞职,但仍留在埃及。

由国防部部长侯赛因·坦塔维(Hussein Tantawi)领导的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掌握了埃及的权力。它解散了议会,废除了旧宪法,宣布举行新的选举,还任命了一个委员会来起草新宪法,并相应地制定新的选举法。前执政党民族民主党(NDP)实际上已崩溃。穆巴拉克、他的儿子以及几位与腐败大案有牵连的部长相继被逮捕。

民众和平抗议的胜利并不限于这些看得见的成果。也许,起义的精神成果要比这种暂时的政治成果更为重要。人们克服了对国家镇压机器的持续恐惧,他们为来之不易的自由带来的喜悦所征服。抗议者认为,经过长期的独裁统治、屈辱和无能为力之后,他们终于获得了自己的人格尊严。

现在是有权有势的人,包括将军们,害怕民众的抗议和人民愤怒的时候了。

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由什么来决定埃及的政治制度、经济结构、社会发展道路呢?哪些力量将在这个国家真正发挥作用,它们相互作用或碰撞又会将埃及带向何方?

事实上,即便有抗议和政权变更,军队仍是这个国家的支柱。

埃及军事政权的中坚力量一直是享有特权的将军和军官们。他们不仅享有各种各样的社会福利——高薪(与广大贫困人口相比)、良好的住房、医疗服务、俱乐部、体育设施,而且自萨达特时代以来,他们就被允许做生意了。他们管理着军工工业,而军工工业也早已开始进入民用品市场。退休之后,许多军官和将军在私营公司和银行的管理层和董事会中担任重要职位。埃及大多数省长都曾是将军。

在抗议活动如火如荼的时候,埃及的军队保持中立。它在对政权及其领袖穆巴拉克的忠诚与对民众骚乱的同情之间难以抉择。军队领导层明白,这个国家需要变革和改革。但问题是,如何在保持军队原有特权地位和政治影响力的同时进行改革?

埃及军方常年与美国关系密切,它每年接受美国13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在穆巴拉克统治的这些年里,埃及军队被美国人重新武装起来,苏联制造的武器只有一小部分还在使用。军队领导人上台后签署的第一批命令之一,就是宣告埃及以前签署的所有国际协定,包括埃及和以色列之间的和平条约,仍然有效。

参与新的政治进程和国家结构的第二股主要力量是穆斯林兄弟会,它是埃及最具有凝聚力和最广泛的社会和政治组织。

穆兄会创建于1928年,主要依赖信教的群众,其思想与亲西方的统治阶级提倡的“情感游戏”以及“民主”“自由”“自由选举”等口号格格不入。这个组织宣扬回归“真正的伊斯兰价值观”,回归伊斯兰教法。它有一个广泛的慈善机构网络,拥有医院、学校和孤儿院。

穆兄会反对君主制。20世纪40年代末,穆兄会的武装分子刺杀了当时的埃及总理,作为报复,政府处死了穆兄会领导人哈桑·班纳(Hasan al-Banna)。

在与纳赛尔政权短暂接触之后,穆斯林兄弟会组织了一次针对这位受人爱戴的总统的未遂暗杀活动。随后,该组织被取缔,该组织的成员和共产主义者、亲美自由主义者以及其他反对派一起被关进集中营。许多穆兄会成员被拷打、折磨和处决。

1971年安瓦尔·萨达特总统上台后,该组织实际上已恢复了正常。但是,由于担心其力量,萨达特和他的继任者穆巴拉克总统都只允许穆兄会拥有半合法地位。

于是,穆兄会的领导开始把组织工作重点放在立法活动上。

作为独立候选人或各个反对党的代表,穆兄会开始参加议会选举。在2005年的选举中,即使在其受到镇压、选举存在欺诈的环境下,它仍赢得88个席位——几乎占议会席位的20%。但在2010年11~12月的选举中,由于政府大规模的欺诈、逮捕和施压,穆兄会失去了在议会的席位。

在抗议活动刚爆发时,穆兄会的领导层决定不参加,但允许其青年组织同人们一起走上街头。事实证明,最守纪律的就是这些年轻的穆斯林兄弟会成员。

在抗议爆发之前,埃及生活的伊斯兰化变得越来越普遍和深入。早在1982年,伊斯兰教法就成为埃及法律的主要来源。

穆兄会参加了与当局的第一次对话。负责制定新宪法的律师委员会中有一名代表该组织的律师。虽然军方禁止穆兄会以及所有其他宗教组织在军队内活动,但军队官兵中一直有很多穆兄会的支持者。

抗议活动背后的主力是年龄为20~30岁、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一代,他们反对现政权,宣扬民主原则——自由选举、自由媒体、人权和人类尊严,这些人并非来自最贫穷的家庭。他们通过互联网互相交流,在脸书、推特和YouTube等社交网络的帮助下,他们得以发动、组织和联合数万乃至数百万人参与抗议示威活动。他们过去不是现在也不是一个政党。由于政治观点五花八门,有时甚至相互矛盾,他们没能形成一个组织。

这些年轻人建立了相互联系,还与突尼斯的信息技术专家建立了联系,发展了一套群众抗议的战术策略,包括技术细节,事实证明这些是成功的。

与这些年轻人相对应的是软弱的、具有自由民主倾向的反对党,其中包括卡法亚党(Kifaya)、未来党(Al-Gad)、4月6日青年运动,后者是由诺贝尔奖得主、国际原子能机构前总干事穆罕默德·巴拉迪建立起来的。

尽管有利比亚内战的阴影,接下来几个月里埃及的政治热情依旧高涨。政府的组成一再变化。许多人要求摧毁整个安全机构。不同诉求的支持者和反对者之间相互冲突,人员伤亡也在攀升。在开罗,秘密警察总部就像执政党民族民主党中央委员会大楼一样遭到纵火焚烧。在解放广场的反政府抗议活动中,红新月会和红十字会曾经相互团结,但现在街头上的敌对情绪再次使科普特基督徒和穆斯林发生分裂。不仅发生了流血冲突,许多教堂还被烧毁。

这个国家的权力仍然掌握在坦塔维领导的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手中。但只有少数人知道,在做出接管权力这一决定的前夕,埃及总参谋长萨米·阿南(Sami Anan)已经在华盛顿五角大楼待了数天,与美国人协调行动计划。他们决定牺牲穆巴拉克,由军方接管权力并启动改革。

民众并不知晓这些幕后故事,只为抗议取得胜利而欣喜若狂。

但革命遵循着自己的逻辑。它的内在逻辑就是变革需求的不断升级。

街头不只有尖叫和抗议,它取得了很多成果。军事委员会一步步退让。民族民主党被解散,资产被没收,穆巴拉克和他的儿子们受到了审判。几十名高级贪官被关进监狱。群众要求血债血还。埃及的罗伯斯庇尔、托洛茨基或斯维尔德洛夫还没有出现。但谁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所有国家媒体的负责人都被替换。自由的媒体开始影响政策和官员任命。

不过,就如所有的革命那样,一切都是混乱和矛盾的。学生们罢课了,他们要求在考试中取得更高的分数。高年级的学生也罢课,提出把学校课程修改得更简单点。在社交网络上,年轻的活动人士向全国发出呼吁,要人们遵守交通规则,不要在大街上乱扔垃圾(记得马雅可夫斯基的诗句吧:有点文化吧/工人们/让它发生/不要在地板上吐痰——要把痰吐在痰盂里)。

有报道称,萨拉菲分子摧毁了苏菲派(神秘主义者)的圣人墓碑和坟墓。双方在墓地大打出手。数百名伊斯兰“圣战”组织(Al-Jihad al-Islami)和其他恐怖组织成员从阿富汗、巴基斯坦和西欧返回。据称这些人士曾是反抗穆巴拉克政权的斗士。有关经济形势的报道越来越令人担忧。人们期待生活水平立即得到改善,却变得越来越糟。旅游收入急剧下降。连锁反应影响到酒店员工、导游、商人和出租车司机的生计。外汇储备减少了几十亿美元。数十亿美元的私人投资逃离了埃及。

在开罗,我和那些利用互联网、脸书、推特和YouTube组织埃及革命的人进行了交谈。他们的名字并不重要:他们不会隐瞒,但也不允许引用他们的名字,这些名字对读者而言也没什么用处。瓦埃勒·古尼姆(W.Ghonim)是这些人的朋友,也成为这个组织的代言人,他每天忙于开会。事实上,这些年轻人受到过良好的教育,无拘无束,是完全真诚的爱国者和革命者。其中有一个人在解放广场失去了一只眼睛。他们很聪明,而且——请让他们原谅我吧——天真,被西方的口号和价值观冲昏了头脑。

(节选自《俄罗斯的中东政策:从列宁到普京》第十三章“孩子们的革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书籍简介

* 作者是俄罗斯中东非洲问题研究的泰斗

* 选题视角独特,内容恢弘磅礴

* 揭秘俄罗斯中东外交政策制定过程

* 一手资料,关键人物访谈!

俄罗斯的中东政策:

从列宁到普京

[俄]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瓦西里耶夫 著

唐志超 等 译

2021年10月/168.00元

ISBN 978-7-5201-8978-1

内容简介

本书对百年来苏联/俄罗斯与中东国家关系的发展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梳理,深刻反思了其中东政策的得与失,揭秘其中东外交政策的制定过程,并探讨了这些政策背后的指导思想。书中有不少作者个人的见闻和感想,特别是对一些关键人物的访谈,颇具学术性、资料性、可读性。相信本书有助于中文读者深入了解俄罗斯中东政策的的历史脉络、底层逻辑和顶层设计。

作者简介

[俄]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瓦西里耶夫(Алексей Михайлович Васильев,1939年4月26日~),苏联/俄罗斯著名东方学家、中东问题研究权威。他长期致力于当代阿拉伯和非洲国家的政治和社会发展以及国际关系等问题的研究,著作等身,代表作有《沙特史》《沙特费萨尔国王:个性、思想和时代》《埃及与埃及人》等。除了杰出的学术贡献外,瓦西里耶夫在决策层也有着重要影响,经常为俄罗斯领导人及有关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咨询,对俄罗斯的中东非洲政策制定有着重要影响。

主要译者简介

唐志超,男,出生于1970年,江苏灌南人,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中东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兼任西亚非洲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中东学会理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兼职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所学术委员、西北大学叙利亚研究中心客座教授等。曾先后主持和参与数十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其中多个研究报告获得中央领导人批示。研究方向为中东政治与国家关系、地区安全 库尔德问题。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发表论文有《失序的时代与中东权力新格局》《俄罗斯与土耳其关系的内在逻辑与发展趋势》《地区大国博弈催生中东新格局》《土耳其当前政治局势》《南非公务员制度改革及现状》等。著有《中东库尔德民族问题透视》。

书籍目录

i/前言

001/第一章弥赛亚主义与实用主义的渊源

021/第二章尼基塔·赫鲁晓夫的沉浮

055/第三章走向衰落: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时代

131/第四章“热忱的革命者,忠诚的朋友”:苏联与共产主义运动

165/第五章阿拉伯世界的一朵奇葩

179/第六章决策过程

221/第七章阿富汗:俄罗斯的未愈之伤

257/第八章弥赛亚主义的衰落:戈尔巴乔夫时代

273/第九章外交与内政:苏联、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

297/第十章“沙漠风暴”

329/第十一章被诅咒的90年代

375/第十二章重返中东,路在何方?

431/第十三章孩子们的革命

485/第十四章叙利亚的悲剧与恶魔降临

539/第十五章空天力量的试验

570/结论

583/译后记

想了解更多书籍详情及购买

请保存下图,打开淘宝

策划:艾邦霖

编辑:张思莹

审校:许玉燕 高明秀:,。视频小程序赞,轻点两下取消赞在看,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原标题:《新书速递|脸书革命?内战?:不想过老一套的生活,然后呢?》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