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又有一座大剧院拔地而起,就在珠江新城!

2021-11-26 18:3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以下文章来源于i广州 ,作者广州生活发现家☞

i广州.

来广州,在广州,爱广州。

广州又有一座剧院悄然绽放

坐标珠江新城,占地7533㎡

可容纳超过1800人观影看戏

这个新地标

就是广州粤剧院!

广州粤剧院效果图

解决粤剧剧场的三大问题

在广州,有一种传统戏剧,被广州人亲切地叫做“广府戏”,不论本地人还是在广州生活的外地人,都听过它的名字。

始于南宋,被联合国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就是有着“南国红豆”美誉的粤剧。然而,广州可以观赏粤剧的剧场,大多建筑老旧,而且地点分散,位置也不够便利。

现代粤剧《三家巷》在江南大戏院演出

建于1937年的南方剧院,是广州最早可以看粤剧的剧院。然而,经受84年风霜洗礼后,它不论建筑外观还是舞台功能,都难以满足年轻一代观众的喜好。

与南方剧院并列两大粤剧演出基地的江南大戏院,在2009年经过一轮改造,但因位置冷僻,只能吸引“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老戏迷。

2016年,粤剧艺术博物馆在荔湾永庆坊建成,这个占地1.7万㎡的岭南园林,看戏的剧场却只能容纳250人。

粤剧艺术博物馆

2020年,位于新中轴线的广州塔,开始在周末设立“粤韵广州塔”的舞台专场,但场地条件受限,观众也是游客居多。

10月25日晚,《欧凯明粤剧经典剧目选段专场晚会》在广州塔上演

由此可见,翻新、扩建、重新选址,是粤剧剧场要解决的三大问题。如今,随着广州粤剧院新址的出现,这些问题都解决了。

搭乘地铁5号线,在潭村站下车,步行800米,便可抵达这个神秘新地标。

广州粤剧院(实景图)

“凤冠霞帔、游龙戏凤”的设计理念

大楼的外观让人完全想象不出这是一个剧院。

波浪式的曲面设计,让它在周边四四方方的大楼中脱颖而出,裙楼采用全玻璃幕墙,放眼望去,一抹耀眼的红,鲜艳夺目,生机勃勃。

剧场裙楼的外观和内部设计

这个设计灵感来自粤剧表演中正印花旦穿戴的帽子和披风,“凤冠霞帔、游龙戏凤”的设计理念由此得来。

“凤冠霞帔、游龙戏凤”

“凤冠”打通负二层到地上5层,内含一个1200座剧场、一个500座剧场和3个60座的小型电影院;

“霞帔”高达16层,用于粤剧展览、培训等,可以理解为粤剧团的办公楼。

座位多,舞台大

不只是表演粤剧

在广州,具有能容纳千人以上演艺厅的剧院屈指可数,广州大剧院的歌剧厅也就1804个座位。

可容纳1200人的广州粤剧院红豆厅

1200座的剧场,刷新了广州粤剧剧场容纳人数的记录。据资料查证,南方剧院、广东粤剧院和江南大戏院,演艺厅的座位数量在700个左右,远不及广州粤剧院现有的规模。

不仅座位多、舞台大,还能看话剧和电影。

VIP贵宾厅(效果图)

广州粤剧院不只表演粤剧,也会邀请别的剧团来表演,电影院会上映什么电影,也留给市民拭目以待。

除了看戏,还能坐在天台,晒晒太阳,喝茶聊天。形如“凤冠”的裙楼,屋面将建一个超1100㎡的大型“花园阳台”。目前,这个天台将如何使用,留一个悬念。也许,不久后的一天,手捧咖啡,坐在天台看粤剧,将是广州年轻人的新潮流。

超1100㎡的天台(效果图)

地下中庭商铺林里(效果图)

值得一提的还有地下的中庭广场。看效果图,广州粤剧院的中庭广场,竟和体育西路的中环广场有几分相似。未来,这里会进驻一些店铺,粤剧文化将和哪些商业进行跨界,值得期待。

为何要选址在这里?

越秀区桂花岗一街(临近广州火车站地铁站),是广州粤剧院的现址,未来半年后,剧团将搬至CBD珠江新城的“新家”

广州粤剧院(实景图)

●从车水马龙的黄埔大道,拐进马场路,广州粤剧院新址和太阳新天地商场只隔着一条马路——看戏和逛街,不过一个红绿灯的距离。住在周边社区的戏迷有福了,下楼溜个弯的功夫,就能在1200座的演艺厅一饱眼福。

从老广州人扎堆的越秀区,搬家到新广州人聚集的天河区,广州粤剧院翻新、扩建、迁址的背后,秉承了它“传承、革新、发展”的六字方针,显现出广州人敢为人先的魄力和果敢。

或许会有人问

CBD那么大,为何选址在这里?

除了位置便利

这里还是红线女艺术中心的所在地!

红线女艺术中心

红线女

红线女,中国戏剧奖终身成就奖、白玉兰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为粤剧艺术倾其一生。

1998年,为了表彰红线女对中华文化艺术的卓越贡献,广州市人民政府投资兴建了红线女艺术中心,是当年珠江新城的第一座文化设施。该建筑由建筑大师莫伯治亲自操刀,设计灵感来源于粤剧戏服的水袖。

红线女艺术中心,于1998年建成

新建成的广州粤剧院,与其说是粤剧院的新址,不如说是红线女艺术中心的“二期工程”。新址的兴建,是对历史的活化和重现,是对红线女精神的崇高敬礼。

两座建筑,用一条连廊打通,让红线女艺术中心与广州粤剧院“血脉紧连”。

卫星鸟瞰下的广州粤剧院,和红线女艺术中心用一条连廊连接

未来,在此观赏粤剧的戏迷们,走过十几米的连廊,便能一分钟“穿越”到“红线女艺术之路”图片展,几百幅珍贵的图片,纪录红线女多姿多彩的艺术人生。

广州粤剧院选址于此,意味深长,耐人寻味。此时,耳边忽然想起毛泽东主席写给红线女的那句话——“活着,再活着,更活着,变成劳动人民的红线女!”

广州粤剧院的落成,是粤剧艺术“活着,再活着,更活着”的绝佳见证。

“活着,再活着,更活着,变成劳动人民的红线女”

广州粤剧院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马场路

(太阳新天地西北门对面)

目前,剧院主体结构已全面通过验收

预计明年7月正式对外开放

原标题:《又有一座大剧院拔地而起,就在珠江新城!》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