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吉尔·德勒兹:诚如福柯所言,超人就是远不如活着的人的消逝丨纯粹哲学

2021-11-27 18:1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米歇尔·福柯与吉尔·德勒兹

福柯的总原则是:一切形式都是势力关系的复合体。一些势力是一定的,因而,我们首先追问,它们与何种外部势力发生联系,继而是何种形式来自这些势力。等于说,存在于人中的势力:想象力、回忆力、构思力、意志力……我们会反对这样的已经以人为前提的势力;但这不是真的,和形式一样,存在于人中的势力仅仅以地点、应用点、存在者区域为前提。同样,存在于动物中的势力(流动性、应激性……),还不以任何确定形式为前提,关键在于弄清存在于人中的势力与何种别的势力在这种或那种历史构成上发生联系,何种形式是这种势力复合体产生的结果。我们早已预料到,存在于人中的势力不必然与形式-人的构成发生关系,但可能别样地陷入别的复合体和别的形式之中:甚至在短时期内。人不一直存在,也将不会总是存在。为了形式—人的出现或显露,存在于人中的势力应该与一些十分特殊的外部势力发生联系。

01

“古典的”历史构成

福柯(修订译本)

作者: [法]吉尔·德勒兹 于奇智 译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1-3

古典思想以其思考无限的方式意识到自己所处的位置。这是整个现实,在一种势力中,它“同样”尽善尽美,因而是可以无限提高的(无限完美),余者为限制,与限制没有两样。例如,构思力是可以无限提高的,因而人类理解力只是无限理解力的限制。或许存在着一些十分不同的无限性秩序,但是仅仅依据限制的性质。限制的性质加重了这样或那样的势力。构思力可以直接被无限提高,然而想象力只能包含低劣的或派生的无跟秩序。十七世纪没有忽视无限和不定之间的区别,却使不定成为最低限度的无限。知识问题归于或不归于上帝,要是理解依赖于自在现实者和限制者的分布,就是说依赖于无限秩序,我们将会理解提高到无限。因此,十七世纪最具特色的作品涉及到无限性秩序的区别:帕斯卡尔的巨大无限和微小无限;斯宾诺莎的自我无限、原因无限和有限间的无限;所有莱布尼茨( Leibniz)的无限……古典思想的确不是客观而支配的思想:它不断陷人无限之中;正如米歇尔·塞尔所言,它失去了整个中心和整个地盘,它极度不安地试图确定一切无限之间的有限的位置,期望将秩序置于无限之中。

总之,存在于人中的势力与一些无限提升的势力相联系。这些无限提升的势力完完全全是一些外部势力,因为人是有限的,不能自我分析这种更为完美的力量。存在于人中的势力复合体,一方面是这些势力对抗的无限提升的势力,另一方面它不是形式-人,而是形式-上帝。我们提出反对意见说,上帝不是复合的,而是绝对且无限的统一体。这是真的,但对十七世纪的所有作者来说,形式-上帝确切地说是可以无限提高的一切势力的复合(时而是理解力和意志,时而是思想和理解,等等)。至于其他只可通过其原因或者在有限之间提高的势力,它们不是在实质上而是在结果上仍然取决于形式-上帝,以致我们能从任何一种势力中抽取出上帝存在的证据(宇宙学证据、物理神学证据……)。由此,在古典的历史构成上,存在于人中的势力与一些如此本质的外部势力相联系,复合体是形式-上帝,一点也不是形式-人。这就是无限的表象世界。

福柯 褶子

作者: [法]吉尔·德勒兹 于奇智 杨洁 译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1-9

在派生的秩序中,关键在于找到不是自我无限的因素,这一因素仍然是无限可发展的,由此进入画面、无限系列、可延性连续之中。这是古典时代甚至十八世纪的科学性轮廓:活物“特征”,语言“词根”,财富金钱(或土地)。此类科学是普通的,普通标明无限性秩序。十七世纪也没有生物学,而有博物学,它不形成系统,不系列地组织起来;擞有政治经济学,但有财富分析;没有语史学或语言学,但有普通语法学。福柯的分析详细地说明了这三个方面,并在其中特别找到陈述划分的地方。福柯按照其方法使“考古学土壤”从古典思想中摆脱出来,古典思想使一些意外的相似性出现,并且中断了过于期望的前后联系。例如,我们将避免使拉马克(Lamark)成为达尔文的先驱:因为如果拉马克的才华真是在于用几种方法把历史性引入活物。那么这仍然是动物系列观,以拯救这一受到新因素威胁的系列观念。与达尔文不同,拉马克属于古典“土壤”。确定这一土壤、构成这一巨大的所谓古典陈述族的东西,在功能上,是无限发展、连续构成、表格扩展的操作:展开,总是展开,即“解释”。什么是上帝?否则普遍解释即极度展开。展开在这里是作为基本概念出现的,这是具体体现于古典构成之中的操作思想的第一个方面。在福柯那里,“展开”一词经常出现。如果临床医学属于这种构成,那是因为它在于展开“往两个方面延伸的海滩”上的织物,在于系列发展无限构成的症状。

02

十九世纪的历史构成

突变包括如下这个:存在于人中的势力与新的外部势力发生联系,这些外部势力是一些有限势力。这些势力是生命、劳动和语言:有限的三重根源,这种三重根源将促使生物学、政治经济学和语言学的诞生。或许,我们习惯于这一考古学突变:人们往往把这种革命追溯到康德,在康德革命中,“构成的有限”取代了最初的无限。有限是构成的,对古典时代来说有什么是更不可理解的呢?尽管如此,福柯还是把更加新颖的东西提供给了这一图式:那时,人们仅仅对我们说,人意识到在一些历史上可决定的自身的有限,福柯坚持引入两个完全不同的时机的必要性。存在于人中的势力应该始于对抗和紧握作为外部势力的有限势力:它正是应在自我之外与有限发生冲突。紧接着在第二个时期,它引起了它自身的势力有限,必然意识到作为其自身有限的势力。当存在于人中的势力与源自外部的有限势力相联系时,这等于说当时,仅仅在某时,势力总体构成形式-人(而不再是形式-上帝)。开头词为人。

在哲学与艺术之间

作者: [法]吉尔·德勒兹 刘汉全 译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0-4

陈述分析法正是在这儿表现为微观分析,区分了两个时期,在这两个时期里,我们只看到了一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包括如下这个:某物中断了系列,打破了连续、系列和连续表面上不再是可发展的。这如同新维度的来临,即不可消除的威胁着无限表现形式的深度。因朱西厄、维克·达齐尔和拉马克面出现了植物或动物的协调和隶属,总之,构造势力强制规定机体分布,机体分布不再任意排成行,却趋向于各自都得到发展(并且,病理解剖学强调了这一趋势,同时发现有机体深度或“病理总量”)。在若纳那里,弯曲力改变了根源秩序。在亚当·斯密那里,劳动(抽象劳动、不再被用于这种或那种性质的任意劳动)力改变了财富秩序。这不是组织、弯曲和劳动被古典时代忽略,它们却起着限制作用,不阻碍相应的被无限提升或无限展开的性质,这仅仅是狭义上的。然而,现在它们摆脱了性质,以挖掘出言语无法形容且不可表达的某物,这种物也完全是生命中的死亡、劳动中的痛苦和疲惫、语言中的口吃或失语症,甚至土地上将发现其基本的吝啬,并从它明显的无限秩序里自我剥夺。

那时,一切都为第二个时期以及生物学、政治经济学、语言学准备就绪。只要事物、活物和字词在作为新维度的深度上折叠,在有限势力上突然转向,就足够了。在生命中,不再仅仅存在构造势力,而且在事物、活物和字词间存着不可消除的时空构造图,根据这一构造,活物四处散布(居维叶(Cuvier)。在语言中,不再仅仅存在弯曲力,而且存在一些图,根据这些图,语言词缀或词形变化被分配,在这里,足够的字词与字母让位给声音之间的关系,语言自身不再通过指称和意义而被确定,却归于“共同意愿“(葆朴(Bopp)、斯莱加尔(Schlegel))。不再仅仅存在生产劳动力,而且存在一些生产条件,根据这些条件,劳动自身在资本方面突然转向(李嘉图( Ricardo)),在相反的事没有出现之前,强迫劳动的资本发生回转叠台(马克思)。比较处处取代十七世纪珍贵的普通:比较解剖学、比较语史学和比较经济学。依据福柯的术语,现在是褶子控制操作思想的第二个方面,这第二个方面具体体现在十七世纪的构成中。存在于人中的势力在新的深刻有限的维度上突然转向或发生折叠,这个新维度在那时成了人本身的有限。福柯常常所谓的褶子,是构成“厚度”和“窟窿”的东西。

褶子:莱布尼茨与巴洛克风格

作者: [法]吉尔·德勒兹 杨洁 译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1-9

为了更好地理解褶子何以成为基本范畴,只要考询一下生物学的诞生就行了。我们在生物学中找到了一切认为福柯有理由的东西(并且有益于其他领域)。居维叶区别四大门时,没有确定比属和纲更加宽泛的概括性,但相反,确定了一些结构,这些结构将阻碍整个种的连续,种越来越笼统地群集起来。门或构造图使方向定位、活力发挥作用,活物按照方向、定位、活力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发生折叠。这是为什么居维叶的著作延伸到了贝尔比较解剖学,其根据是发芽胚层的褶皱。乔弗鲁瓦·圣伊莱尔以独一无二且相同的组成图观念反对居维叶构造图时,这还是一种他所援用的折叠方法:我们将从脊椎动物过渡到头足纲动物,要是我们使动物的刺到脊背的两个部分靠近,要是把它的头拉向脚、把骨盆拉向颈背……如果乔弗鲁瓦与居维叶属于同一“考古学土壤”(按照福柯的陈述分析法),那么,是因为他们两人都援用了褶子,一个作为使一个类型到另一个类型的表面过渡成为第三维度;另一个作为引起深刻过渡的第三维度。还有居维叶、乔弗鲁瓦和贝尔,他们共同拒斥进化论。但是,达尔文后来建立了生物优势在一定环境中的自然选择,这一选择使特征发生分歧,使差异发生凹陷。这是因为它们以各种方式(分散倾向)进行折叠,因为最大量的生物将在同一环境里继续存在。因此,如果达尔文在汇集的不可能性和系列连续的失败之上建立他的进化论,那么,他与居维叶还属于同一土壤,与拉马克相反。

倘若褶子和展开不仅赋予福柯观念的活力,而且使其风格本身富有生机,这是因为它们构成一门思想考古学。福柯与海德格尔在这一领域明确相遇,我们将很少感到惊异。关键在于相遇,而不是影响,只要裙子和展开在福柯那里有一种起源、用途和终点,它们就会与海德格尔所论及的起源、用途和终点十分不同。依福柯看来,关键在于势力关系,在这一关系中,地区性势力时而以建构形式-上帝的方式对抗无限提升的势力(展开),时而以建构形式人的方式对抗有限势力(裙子)。这是尼采式的历史学,而不是海德格尔式的历史学,这是归诸于尼采的历史学或归诸于生命的历史学。“只因有生命才有生物……生命经验表现为最一般的生物法则……但这一本体论很少揭示创造生物的东西,却更多地揭示了将生物顷刻间带向不稳定形式的东西……”

03

接近未来构成吗?

很显然,整个形式是不稳定的,因为它依赖于势力关系及其突变。我们把尼采看作思考上帝之死的思想家时,我们歪曲了他。费尔巴哈才是最后一位思考上帝之死的思想家:他指出,上帝向来只是人的展开,人应当折叠展开上帝。但对尼采来说,这是古老的历史;正如古老的历史恰当地增加自我的变化一样,尼采加重了上帝之死的说法,一切不是滑稽的或幽默的,如同有同样多的所获事实的差异,但使之感兴趣的是人之死。只要上帝存在,就是说,只要形式-上帝发生作用,人就不再存在。但是,形式-人出现,它只以至少三种方式产生人且包含着人之死。首先,人会在哪里找到在上帝缺失情况下的同一性保证呢?其次,形式-人自身只在种种有限褶子里构成:它将死亡置于人之中(我们已经明白,比夏方式胜于海德格尔方式,比夏曾思考过“暴死”方式的死亡)。最后,有限势力自身使得人只通过生命构造图散播、语言四散、生产方式差异才存在,这些意味着惟一的“认识批评”是“生物灭绝本体论”(不仅是古生物学,而且是人种学)。但这是福柯在谈论时想说的,关于人之死,没什么好哭泣的吗?其实,这种形式一直很好吗?它能够丰富甚至保护存在于人中的势力,即生存势力、说话势力和劳动势力吗?它已经避免了暴死吗?总是被提出的问题因此是,如果存在于人中的势力只有在与外部势力发生联系时才构成一种形式,那么,现在很可能与何种新势力发生联系呢?哪一种新形式能超出不再是上帝也不再是人的东西呢?这就是尼采叫做“超人”的问题的正确提出。

学术研讨中的米歇尔·福柯

这是一个问题,在这一问题中,我们只能满足于十分隐蔽的迹象,除非出现在报刊上的连环画。福柯和尼采一样,他只能在胚胎学层面上还不是功能意义上勾画出一些初样。尼采曾经指出:人幽闭了生命,超人则是为另一种形式继而从人本身中拯救生命的人……福柯提供了十分珍奇的迹象:如果十九世纪人文主义语言建立于语言散播(如同作为对象的“语言水准”的条件)之上是真的,那么反响开始出现,如果文学采用过一个全新的功能,这一功能反而在于“集中”语言使“语言存在”具有价值,超越语言所指和所表,超越声音自身。珍奇的是,福柯在其对现代文学的精彩分析中提供给语言的东西,是他对生命和劳动所拒绝的优先权:他认为,生命和劳动尽管其分散与语言分散是同时发生的,还是没有失去其存在的聚集。我们却认为,在它们各自的分散中,劳动和生命,对经济学或生物学而言,只能在一种中断关系中各自聚集起来,恰如语言只能在相对于语言学的文学中断关系中达到聚集一样。生物学应该跃入分子生物学之中,或者分散的生命应该聚集于遗传密码中。分散的劳动应该聚集或再聚集于第三类、控制论的和信息论的机器里。哪些是起作用的势力?存在于人中的势力当时与这些起作用的势力发生联系。这不再是无限提升,也不是有限,而是有限-无限,因而称作一切势力境况,在这一境况中,有限的构成数目提供了实际上有限组合的多样性。这既不是褶子,也不是构成操作机制的展开,而是某种诸如超褶子之类的东西,适宜于超褶子的遗传密码链的褶皱证明了这一点,当语言“只需在永久性回复到自我之中重新发生弯曲的时候。”第三类机器里硅的潜在力量与现代文学里语句的轮廓同样大。现代文学发掘出了“语言里的外语”,通过无数重叠的语法结构,它趋向于非典型的、语法的表达,犹如趋向于语言终结(在其他文学之间.我们注意到了这一点,诸如马拉美的著作、佩吉的重复、阿尔托的灵感、居曼格的语法性缺失、布鲁的褶痕、拆开和折八,还有鲁塞尔的扩散、布里塞的派生、达达(Dada)的拼贴画……)。有限-无限或者超褶子,难道不是尼采在永远回复的名义下所勾勒出来的东西吗?

差异与重复

作者: [法]吉尔·德勒兹 安靖 张子岳 译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9-6

存在于人中的势力与外部势力,即硅的势力、遗传构成势力、语法性缺失势力相关,硅的势力对碳进行回报,遗传构成势力对机体进行回报,语法性缺失势力对能指进行回报。对于这些方面,应当研究超褶子的作用,“双重螺旋线”就是这种作用最著名的情形。什么是超人呢?就是与这些新势力相结合的存在于人中的势力的形式复合体。这是来自势力关系的形式。人趋向于自我解放生命、劳动和语言。超人,就是来自兰波的用语,甚至就是充满兽性的人(能够捕获一些其他密码的碎片,如同在新的侧面或反向的进化图式中)。超人就是充满岩石自身的人,或者是充满无机物的人(硅在此起作用)。超人,就是充满语言存在的人(即充满“无定形、缄默、毫无价值的区域,在这一区域,语言能摆脱”它应说的)诚如福柯所言,超人就是远不如活着的人的消逝,却大大胜过某一概念的变化:是新形式的来临,而不是上帝和人,我们能盼望这一形式将比上帝和人选两种前在形式更好。

吉尔·德勒兹

吉尔·德勒兹(Gilles Deleuzu, 1925-1995),20世纪60年代法国最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之一。他的哲学围绕一系列以“差异”为基调、蕴涵原创性的概念、充满思想的多样性。他所涉猎与影响的领域遍及哲学、历史学、人类学、文学批评、精神分析、语言学习及电影评论、绘画和戏剧,代表作有《差异与重复》、《意义的逻辑》、《反俄狄浦斯》、《何谓哲学》等。

(本文原标题《德勒兹 | 福柯的总原则》,选载自公众号: 暴风骤雨)

# 火焰上的辩词

吉狄马加 著

本书是中国杰出诗人吉狄马加的主要诗歌作品合集,也收录了作者在全球文化领域发表的致敬感言和文化宣言。作为作者的代表性文本,本书为其国际译介外推范本。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辑是诗歌,精选了作者近200首各个时期的优秀诗歌作品,充分展现了其诗歌创作的全貌,诗人多以故乡彝族的人、物、风俗等为主题,意蕴深刻,奔放自由,独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第二辑是诗人在国际诗歌活动中的文学演讲与随笔精华,展现了中国当代具有强烈辨识度的诗人——吉狄马加所具有的诗歌高度、国际视野、精神意识和文化底蕴。

# 定名与相知:博物馆参观记•二编

扬之水 著

“定名与相知”,是作者在名物研究中不断重复的词,“定名”针对“物”而言;“相知”,则须出入于“物”与“诗”之间,以此打通二者之联系。与上一编相同,二编里的十篇文章亦为各地博物馆观展所得,或家居用器,或文房用具,或金银首饰……七十余家博物馆,四百余幅器物照片,从定名到相知,一步步引领读者走进各馆文物的“繁华”世界,让物的美、时间的印迹、历史的片段、生活的诗意,翩然交织于纸上。

# 文脉传承:第二届中华艺术大家讲习班文献集

中央文史研究馆 编著

本书以中央文史研究馆第二届中华艺术大家讲习班项目为依托,汇集王蒙、刘梦溪、仲呈祥、郑欣淼、吴江、陈来、尼玛泽仁、龙瑞等中华文化艺术名家讲课及与学员互动实录。从诗词修习到书画研习再到戏曲品鉴,中央文史研究馆的中华艺术大家讲习班文献集,主题鲜明,内容生动,不仅为传承中华文脉,推动传统艺术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更使广大读者对中华传统艺术精髓要义与美学精神有一个整体感受和体会,可以培养读者的兴趣与爱好,提升读者的审美修养与艺术品鉴能力。

# 大地上的事情(增订版)

苇岸 著;冯秋子 编

苇岸最新、最全、最严谨增订版本,由苇岸生前挚友、著名作家冯秋子受苇岸家人委托,历经数年整理、选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10月倾力呈献。新增苇岸遗著:散文、随笔20篇、诗歌22首、书信1封、译文2篇,共计45篇(首);此外,延用的苇岸《后记》,附录的《苇岸生平及创作年表》和《苇岸作品的后续传播》,对于记录苇岸生平和研究苇岸及其创作,提供了更为全面、准确和翔实的史料信息。

# 泥土就在我身旁:苇岸日记(上中下)

苇岸 著;冯秋子 编

苇岸日记从1986年1月1日记至1999年4月6日入院接受治疗止。1年为1辑,三册日记共14辑,总量近80万字,加上附录《苇岸书信选》《苇岸生平及创作年表》《苇岸作品的后续传播》等,全书总量90万字。他的日记多有对于大地道德信念、切身体验的自然与人文进程的叙述,及与作者交往的不同年代作家,他们的阅历、观念、创作状况和个人意趣,所处时代影响下的文艺现象,亲历半个中国的旅行见闻,阅读过的诸多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类著作。

# 春之祭:骆一禾诗文选

骆一禾著;陈东东 编

骆一禾,一位被低估的诗人、编辑和批评家。《春之祭:骆一禾诗文选》是由骆一禾的代表诗作、诗歌评论、书信等汇编集成。精选收录骆一禾代表性短诗59首、中型诗14首、“祭祀”系列诗9首、长诗《世界的血》,诗论及创作论6篇,诗歌评论5篇,书信7篇。从诗歌到文论,从评论到书信,全面立体呈现诗人的精神世界及其所处时代的文艺风潮。

# 星核的儿子——骆一禾纪念诗文集

陈东东 编著

骆一禾是中国当代杰出诗人,著有短诗《修远》《为美而想》、长诗《世界的血》《大海》等。他不仅对中国诗歌的前景和诗人的任务提出了“修远”的命题,显示了诗人宏阔的历史视野与深邃而沉潜的人格品质,而且其诗作具有沉静的生命体验与谦和的人性抒写之美。《星核的儿子——骆一禾纪念诗文集》是由7篇诗歌、37篇文章、1篇录音整理稿组成的一部纪念骆一禾诗文集。其中既有对骆一禾生平的追忆,又有对其诗歌创作的探究,此外,行文之间还回顾、反思和总结了当代诗歌艺术的创作和发展。

# 戏出年画(上下)

王树村 著

本书为美术史论家、民间美术收藏家王树村所著,收录了江苏、安徽、福建、四川、山西、河南、陕西、天津、河北等十省市最为精美的戏出年画,全面展现了各地的绘画风格、曲目及表演特色。在体例上,本书以“说戏”“说图”“细部欣赏”三种文字层次,深入戏出年画的精髓,表现出中国民间文化博大的内涵。

# 曹雪芹的遗产:

作为方法与镜像的世界

计文君 著

《红楼梦》是一部小说,更是一份珍贵的曹雪芹的遗产。

著名实力派女作家、文艺学博士、红学专家计文君,10年潜心研究之作。被著名作家李敬泽称为“小说家里最懂《红楼梦》的”,被著名作家李洱誉为“红学”研究最高成就。

# 曹雪芹的疆域:

《红楼梦》阅读接受史

计文君 著

《曹雪芹的疆域:<红楼梦>阅读接受史》作者计文君以《红楼梦》为研究主体,从文化物种获取生存度的角度,勾勒了《红楼梦》从诞生到今天的传奇“经历”。本书为《红楼梦》研究普及读物,既有学术研究著作的逻辑性阐述,亦有生动有趣的表达,对中学生接受《红楼梦》原典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仁慈江湖

樊国宾 著

《南方周末》专栏作家樊国宾用汪洋恣肆的文字、博大广袤的渊博学识、精深通达的哲学思想,给我们带来了一场精神与灵魂的对话。

李敬泽、张宗子、朱又可、多马等联袂推荐。

# 夜晚灼烫:凝定的时间肖像

黑陶 著

作家张炜、散文家冯秋子联袂推荐,“新散文”代表作家、“诗人散文家”黑陶以独特而富有诗意的写作和具有高度辨识度的语言风格,拓展散文写作疆域,表达来自时光深处的记忆和“父性”江南的面孔。

# 彭程作品系列

彭程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彭程作品系列”共包含三部,分别为《大地的泉眼》《心的方向》《阅读的季节》,是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评委,新散文代表作家彭程最新自选集。彭程的文字从容、宁静而诚挚,散文书写中的一股清流,写作风格凸显质朴的美学和深刻的内涵。

# 意象的帝国:诗的写作课

黄梵 著

作家、诗人黄梵潜心力作,揭秘创意写作,教你如何轻松学会写诗。王鼎钧、欧阳江河、灰娃联袂推荐!作家、诗人黄梵以文理兼顾的思维、四堂课的形式,总结其授课和创作经验,探究出适合汉语语境、自成体系的诗歌创意写作理论。

# 张爱玲传(修订版)

张均 著

张爱玲,一个人的传奇人生折射出一个复杂的社会变迁。文学评论家於可训、文史学者陈子善、《百家讲坛》主讲人彭玉平诚意推荐!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均在大量张爱玲文本资料的基础上,以时间为轴,将张爱玲的个人生活与文学生涯对称而陈,全景式探究其冷观人世喧闹、深谙生命哀伤、谨遵内心真实的完美主义追求。

# 独坐羊狮慕

安然 著

《独坐羊狮慕》是一部自然文学书稿。“羊狮慕大峡谷”位于江西省吉安市武功山境内,以拥有独特美丽的自然生态,素有“植物王国”和“天然动物园”美誉。作者自2014年底至2020年春,用长达6年的时间,远离尘世喧嚣,独处羊狮慕腹地,观察记录大峡谷四季风光变化,以独家第一手资料,描述一个人和一个大峡谷的故事,书写瞬息万变的山间风景和内心变化,呈现了一个写意与工笔的自然王国和精神王国。

# 肖沃奇怪故事集

利奥波德·肖沃 著

《肖沃奇怪故事集》是爸爸肖沃讲给儿子鲁诺的故事。肖沃讲述的故事构筑了一个怪物、奇异生物与动物的国度,既表达了亲情、爱情、道德以及各种关系的建造,又在表达荒诞的同时表现了人类灵魂的瘀伤。他的作品寓言一样简短,诗意而平静,不露声色的批判,这是肖沃的典型风格。这些看似荒怪的故事,往往能比现实世界更能直达真实,引人深思。

# 灰烬的光辉:保罗•策兰诗选

保罗·策兰 著;王家新 译

《灰烬的光辉:保罗•策兰诗选》由著名诗人、翻译家王家新教授精心编选和翻译,由约360首诗和部分策兰的获奖致辞、散文和重要书信集结而成。本书既充分展现了策兰一生创作的精华,又是王家新多年来翻译和研究策兰的心血结晶,对于策兰译介和中国当代诗歌的创作和翻译都具有重要意义。本书所附录的策兰获奖致辞、散文和书信,也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痛苦而又卓异的诗歌心灵。

# 在乌苏里的莽林中(上、下)

[苏联]弗·克·阿尔谢尼耶夫 著

西蒙 译

影响著名作家张炜数十年创作、感人至深的自然主义“隐秘经典”,俄罗斯著名旅行家、地理学家阿尔谢尼耶夫通过实地考察,精心呈现100多年前乌苏里地区的特有风貌,处处可见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热爱,人类如何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 问题之书(上下)

[法]埃德蒙·雅贝斯 著

刘楠祺 译;叶安宁 校译

法国诗人、作家埃德蒙·雅贝斯《问题之书》首次中译本,一部“不属于任何类型,但却包罗万象”的跨文本作品。透过声光闪烁、意象与联想交织的诗化外壳,雅贝斯注入的是“寻根”式的思考和将自己献祭于被遮蔽的“无限”场域里进行“精神”再创造的“书写”求索的内核。纯粹译丛“埃蒙德·雅贝斯作品系列”代表作。

# 相似之书

[法]埃德蒙·雅贝斯 著

刘楠祺 译;叶安宁 校译

作品被列入西方正典,法国著名思想家埃德蒙·雅贝斯著作“埃德蒙·雅贝斯文集”之一《相似之书》中文版首次面世。共分为三卷,分别是“相似之书”“暗示·荒漠”和“不可磨灭·不能察觉”。书中充满了雅贝斯式的哲学思索,从语言到文学,从宗教到传统,焦虑与困扰在作者灵魂的拷问中不断明晰、坚定。纯粹译丛之“埃蒙德·雅贝斯作品系列”重要作品之一。

# 界限之书

埃德蒙·雅贝斯 著

刘楠祺 译

《界限之书》为埃德蒙·雅贝斯代表作之一,共分为四卷,分别为“未被怀疑之颠覆的小书”“对话之书”“旅程”“分享之书”。作为一部介于诗歌、散文、格言警句与哲学随笔之间的跨文体实验作品,本书是雅贝斯的沉思之作,也可看作他的自言自语。在形式上,文本属于断简残编型,思维跳脱、风格特异;在内容上,着眼于对人的存在本质的思索和探询,具有思想深度和哲学洞见。

纯粹读书社群

扫码加入纯粹读书社群

每日与您分享好书

● END ●

纯粹好书

“”系列丨杨先让· 丨扬之水·定名与相知丨王学泰作品系列 “水浒”识小录丨丨王树村·戏出年画丨半夏· 悬铃木咖啡馆 与虫在野丨刘醒龙·天行者 秋风醉了 寂寞歌唱丨黑陶·“” 丨燎原主编系列诗集 海子·神的故乡鹰在言语 昌耀·我从白头的巴颜喀拉走下丨自然主义译著系列 毛罗·科罗纳 貂之舞 山林间 劳伦斯·安东尼 格雷厄姆·斯彭斯 象语者丨张清华·海德堡笔记丨庞余亮·半个父亲在疼丨闻中·吉檀迦利丨张锐锋·卡夫卡谜题丨萧耳· 锦灰堆美人计 樱花乱丨计文君· 曹雪芹的遗产 曹雪芹的疆域 化城喻丨于赓哲·唐开国丨朱夏妮·新来的人丨丨周晓枫散文系列·河山 收藏 斑纹丨聂晓华·生别离丨丨汉声·松阳传家丨苏七七·光与真的旅途:电影笔记二十四则丨茅野裕城子·韩素音的月亮丨布鲁诺·舒尔茨·鳄鱼街丨埃德蒙·雅贝斯 门槛·沙丨江子·去林芝看桃花丨刘可牧·七千里流亡丨荆歌·日月西东:从苏州到马德里丨庞培·碗和钵丨赵波·云上丨 丨 弗·克·阿尔谢尼耶夫·在乌苏里的莽林中丨樊国宾··意向的帝国:诗的写作课丨更多纯粹好书&相关资讯请查看公众号下方菜单栏

原标题:《吉尔·德勒兹:诚如福柯所言,超人就是远不如活着的人的消逝丨纯粹哲学》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