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30岁后,卵巢开始走下坡路,这样“保养”就对了

2021-11-26 21:2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30岁后,卵巢开始走下坡路,这样“保养”就对了 原创 苏椿淋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对大多数女性来说,卵巢功能在25岁左右达到鼎盛状态,30岁开始出现下降趋势,35岁后卵巢功能加速下降,呈现“折棍”现象,而到了48岁-50岁时卵巢进入衰竭状态,停止工作,女性逐步进入老年。

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40岁之前就出现卵巢功能衰竭(卵巢早衰)的女性越来越多见,甚至连十几、二十岁的女孩也跻身其中,对女性的生育功能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卵巢和衰老密不可分

卵巢分泌的正常水平的性激素是女性保持颜值在线的“秘密武器”。正常水平的性激素能让女性拥有晶莹剔透、Q弹紧致的肌肤,能保持婀娜多姿、挺拔、凹凸有型的身材,并拥有充沛的精力和气定神闲的自信。

当卵巢分泌的性激素发生异常时,女性生殖功能常先出现问题,表现为月经紊乱、闭经、异常子宫出血、潮热出汗,甚至不孕。除此之外,还可导致女性的皮肤松弛、缺乏弹性,甚至出现皱纹或色斑。身材也会出现“变形”,如过度消瘦或肥胖、驼背等。很多女性还会同时影响心理健康,甚至出现焦虑、抑郁、躁狂等心理疾病。

所以,呵护卵巢健康十分重要!那么我们到底如何保养卵巢呢?

一、这样做会伤害卵巢

1、长期接触某些环境不良物质

如长期接触一些橡胶制品、难燃物、杀虫剂、塑料制品、烟草等。

2、感染某些病毒

如幼年感染过腮腺炎,常可合并卵巢炎,最终发展为卵巢早衰。

3、长期保持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

比如熬夜,23时以后入睡的女性,由于睡眠不足、睡眠质量不佳会影响免疫力,导致月经失调、卵巢早衰。还有吸烟及酗酒。烟草、酒精会对卵巢中的卵泡产生直接、或间接损害,引发卵巢功能衰竭。除此之外,长期情绪不良也会对卵巢功能有所损害。

4、遗传史、既往手术史、放疗、化疗病史

某些类型的染色体异常(45,X等)、母亲或姐妹40岁前绝经、曾有卵巢手术史、肿瘤放疗病史、肿瘤化疗病史,都是发生卵巢早衰的危险因素。

二、卵巢按摩,并没有啥用

卵巢的正常功能是由下丘脑、垂体和卵巢本身的神经体液系统相互作用、协调并维持的。所以那些采用外源性的按摩推油,通过所谓的“精油渗透”的作用来保养卵巢是没用的,无论是在医学角度、解剖学角度均没有任何的科学依据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有卵巢囊肿的女性,如果采取胡乱按摩,可使局部腹压增加或局部体位改变,常造成卵巢囊肿蒂扭转的不良后果,后者会造成卵巢水肿、缺血,甚至坏死、梗死,通常需紧急手术。

三、卵巢保养,重在预防过早衰老!

卵巢不可能永葆青春,大多数女性的绝经年龄是在48-50岁,我们也无法、更没必要延长正常女性的绝经年龄。我们无法阻止卵巢衰老的期限,但是可以防止它过早衰老!

良好的情绪、充足的睡眠(建议8小时睡眠)可以让卵巢分泌的激素稳定,使女性内分泌功能处于健康状态。

在饮食上,保证必需的蛋白质(最好是优质蛋白)、脂肪及糖类摄入,同时还要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E、锌钙等微量元素,能很好地支持女性生殖系统,也有助于卵巢内卵泡的发育及成熟。

无论胖瘦,坚持适量的体育运动,可增强体质,促进全身各脏器的新陈代谢、血液循环,能在一定程度上“保养”卵巢。

是的,就是这么简单,至于吃保养品,真没必要!

面对卵巢的老去,怎么办?

40岁之前,FSH(促卵泡生成素)≥25 U/L且月经稀发4月,提示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可能;40岁之前,FSH≥40 U/L,且闭经4月以上,可以认为是卵巢早衰了。

如果是正常的衰老,合理饮食、适当锻炼,摒弃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保持一个健康的心态,就可以了。40岁以后,出现了一些难捱的“更年期”症状,也可以求助医生提早干预。

对于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女性,健康的生活方式,提早管理,也是有益处的。

对于卵巢早衰的女性,我们建议及时就诊,目的在于改善症状、预防并发症。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科学评估,可以采用雌孕激素替代疗法,可大大减少近期及远期并发症的发生,如血管舒缩症状(潮热、出汗等)、失眠、骨质疏松、心脑血管疾病、绝经后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可明显提高生活质量。

撰 文 专 家

苏椿淋,妇科内分泌与生殖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专业擅长:

擅长不孕症、月经失调、多囊卵巢综合征、反复自然流产、卵巢功能下降、围绝经期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诊治。

门诊时间:

周二下午(黄浦院区)

上海市科委科普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DZ2311000)

编辑:李妙然:,。视频小程序赞,轻点两下取消赞在看,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原标题:《30岁后,卵巢开始走下坡路,这样“保养”就对了》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