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腰椎间盘突出低龄化,脊柱外科专家段春岳:三种情况不建议微创治疗

2021-11-29 15:5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作者:沙广盈

公司年度体检结果出来了。年近40但常年身体健康的阿强随手翻开报告,却看到第一行赫然写着“腰椎间盘突出”六个字。他伸手摸了摸背部下方的腰椎,没有察觉到任何异常。“这不是好端端的吗,怎么就突出了呢?”阿强心想,但还是乖乖拿起手机预约了第二天的门诊。

“如果单纯只有影像学表现,没有疼痛或相关症状,腰椎间盘突出无需担心,只需日常注意保养腰椎,循序渐进的合理锻炼即可。”了解清楚情况后,医生让阿强放宽心,腰椎的退变是正常老化的过程,就如头发变白,皮肤起皱一样,如无症状不必特殊处理。

那么,出现腰腿痛就是腰椎间盘突出了吗?什么情况下可以选择微创手术治疗?11月18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脊柱外科副主任医师段春岳通过39健康医生直播,全面科普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和防治,并和网友连麦互动,分享自己的医学建议。

腰椎间盘突出愈发年轻化,警惕5大因素

据统计,75%-80%的人一生中至少会经历一次腰腿痛。随着工作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腰腿痛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腰腿痛以及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在我所治疗过的患者里,年纪最小的仅8岁,最大的可到八九十岁。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里,年纪最小的14岁。”段春岳在直播中提到。

腰椎间盘是什么?又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呢?腰椎间盘就是两个椎体中间负责起到支撑、连接以及缓冲作用的组织,它像一个充满水的气球,或像一个轮胎,可以使腰椎既灵活又稳定,辅助人们完成弯腰、旋转等动作。而位于腰椎间盘上下部位的骨质,则起到支撑体重、稳定重心的作用,辅助人们完成负重、搬运等动作。

有趣的是,腰椎间盘的高度和形态并不固定。站立时,它处于被压扁的状态;仰卧时,体重压力减轻,它还原为膨松的状态。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早上测量身高一般会比晚上测量稍高一点,主要原因就是早上的腰椎间盘高度比晚上高。

哪些情况容易造成腰椎间盘突出呢?段春岳总结了以下5大因素:年纪增长;负重、劳累的外力积累;保持长期伏案、久坐、颠簸的工作状态,或者突发急性外伤的情况;腰椎间盘相关的先天性发育异常,如腰骶椎异常等遗传因素;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吸烟、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疾病。腰椎间盘一旦突出,会不同程度地压迫椎管后方的神经,使得患者出现腰痛、腿痛以及马尾神经功能障碍。

诊断需三者结合,治疗遵循两大原则

疼痛是腰椎间盘突出最常见的症状,然而,出现腰腿痛并不代表就是腰椎间盘突出,还可能与腰椎肌肉劳损、小关节退变、腰椎感染、肿瘤,或髋关节和膝关节病变等有关。对此,段春岳介绍道,在椎间盘突出的临床诊断中,一般考虑“三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影像学。

他向网友分享了操作简便的自查症状法:站立时两脚并拢,膝关节伸直,慢慢向前弯腰,尽量用手触碰地面。由于弯腰会加重坐骨神经的张力,若伴有椎间盘突出,此动作会诱发出神经根痛,因此,弯腰过程中若发生腰痛及腿痛,以及沿着大腿后方,小腿出现放射性疼痛,均应小心警惕。另外,X线、CT和核磁共振是腰椎间盘突出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磁共振一般会作为医学检查的首选。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主要遵循两个原则——个体化治疗原则和阶梯化治疗原则。前者的治疗方式应根据患者的疼痛症状的性质、疼痛的程度、疼痛持续的时间、患者的年龄和病史综合判断;后者主要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部分。非手术治疗可划分为休息、热敷、针灸、理疗、按摩、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则包括介入治疗、微创治疗和开放手术治疗。

患者该如何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治疗方法?段春岳认为,针对没有显著神经损伤的病例,首推非手术的保守治疗,一般持续2-3月(或6-12周)。倘若出现保守治疗无效、症状严重甚至影响工作和生活,以及椎间盘突出导致严重神经损害,此时应该果断选择手术治疗方式。

微创手术面临3大问题,建议术后至少休息4-6周

“相对于开放手术,微创手术是非手术和开放手术之间的过渡和桥梁。”段春岳总结道,微创手术主要分为介入手术,通道手术和内镜手术。介入手术为非直视手术,手术适应症窄。通道手术指的是在空气介质下,通过通道逐级扩张并到达手术部位,使用显微镜,内窥镜等设备,通过多种手术工具进行椎间盘切除。而内镜手术更为微创,使用外径约8毫米的内镜直达椎间盘附近,在水的不断冲洗和内镜的良好照明及图像放大下,通过特殊器械完成有效的椎间盘切除和治疗。“精准的定位和精细的操作是微创手术取得良好手术效果的关键之处。”他补充。

微创内镜手术作为新兴手术技术,其预后疗效和复发率均与开放手术差距不大。数据显示,开放的椎板开窗椎间盘切除术的复发率约为6%,微创内镜手术则为5%。不过,微创内镜手术后也会经常面临3个常见问题:一是术后腰痛,主要与术中产生炎性物质的吸收有关,此时可辅助消炎镇痛药物治疗和合理渐进的腰部锻炼以缓解疼痛;二是局部症状残留,主要与局部血肿、神经根水肿有关,一般会逐步消退;三是局部麻木,与术前神经受压时长有一定关联。

此外,通常有3种情况不建议考虑微创手术,包括:腰椎稳定性丧失、长期慢性腰背痛、脊柱畸形等。段春岳还提到:“复发的高危因素包括肥胖、高龄、女性和抽烟等,一般不建议存在复发高危因素或对复发比较在意的患者做微创手术。”

针对微创手术后何时下床和恢复锻炼,大众的观念和说法不一。由于术后椎间盘外层纤维环的破口形成瘢痕需要约20天,而椎间盘承重能力恢复到正常椎间盘的75%需要4-6周,且绝大部分的疾病复发会发生在椎间盘突出的早期,因此早期休养极为关键。段春岳建议患者术后休息4-6周,再根据情况逐步恢复日常工作、生活和锻炼。

卧床即可进行术后康复,熟读“三字经”呵护腰椎

积极的术后康复有利于提高手术疗效,可以遵循循序渐进和个体化原则。目前最流行的两大康复方法就是“小飞燕”和“三(五)点支撑”。

“小飞燕”指的是患者俯卧在床,双手交叉放在后背,抬头挺胸,使前胸离开床面。条件允许时,伸直下肢膝关节,尽量将大腿抬离床面。每次持续1分钟,休息15秒,再反复进行。每天建议锻炼20-40组。

“三点支撑”或“五点支撑”指的是患者仰卧在床,通过头部、两个脚后跟支撑抬起腰部,此为三点支撑。若在此基础上增加两边肩膀、两个手肘,一同抬起腰部,此为五点支撑。“该锻炼方式强烈建议在医生或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否则锻炼不当不仅治不好腰,反而会导致颈椎的损伤。”段春岳郑重提醒。

对于大众而言,腰椎的日常保健必不可少。“少弯腰、少负重、勿久坐、戴腰围、多挺腰、多热敷”是段春岳常挂嘴边的“三字经”。他还提到,挑选腰围时,应选择较宽和背部较硬的腰围;挑选床垫时,支撑性良好、不太软的床垫更为适合患者,推荐棕垫。最后,他幽默地给长期久坐的办公人群支招:“预防腰椎间盘突出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喝水。尽管喝水对腰椎间盘没有保护作用,但勤喝水勤排尿,上厕所途中可以活动和舒展腰背部。”

医生简介:

段春岳,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脊柱外科副主任。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青委、脊柱损伤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微创学组委员、脊柱感染学组委员,AOSpine China SEED青年讲师,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发展促进会脊柱微创加速康复学组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青年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微创融合学组委员,湖南省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微创外科学组副主委,中南大学脊柱微创,脊柱肿瘤研究所委员。Journal of Spine 等杂志审稿人。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芝加哥RUSH医学中心联合培养博士。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科研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卫生厅基金,湘雅-北大未名联合基金等项目。在Osteoarthritis and cartilage,Journal of MRI,Spine J等杂志发表SCI及《中华骨科杂志》等核心期刊论文三十余篇。翻译并出版《脊柱外科微创手术精要》等著作3部,参编《小儿骨科手术学》等著作3部。擅长颈腰椎退变,创伤,肿瘤等疾病的诊治,尤其擅长各类脊柱微创手术。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