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我干嘛要看罗丹传

柴妞
2016-11-13 14:13
来源:澎湃新闻
翻书党 >
字号

《午夜巴黎》里,男主角Gail和未婚妻商量婚事,未婚妻却暗恋一个在索邦讲学的伪学究。在思想者的雕塑下,伪学究和导游争论,坚持说卡米耶是罗丹的妻子。Gail忍不住纠正,说自己不巧刚看完两卷本的罗丹传,卡米耶确实是情人,不是老婆。

这段情节耐人寻味,倒不是伪学究犯了常识性错误,让Gail在未婚妻面前出了口恶气,而是紧接其后的对话。未婚妻悄声问,你什么时候看的罗丹传。

Gail说:我干嘛要看罗丹传?

沈诞琦的短篇《拾贝壳》,让人想起伍迪·艾伦的这句玩笑。在海边拾贝壳的既是诗人里尔克和雕塑家妻子克莱拉,也可以是平行世界里另一个愿意被叫作里尔克的男人,在这个世界里,里尔克是不是罗丹的秘书,里尔克更喜欢宝拉还是克莱拉,和卡米耶到底是情人还是老婆一样,统统变成伪问题。沈诞琦像拾贝壳一样捡起里尔克,捡起罗丹,转眼又丢弃。对脱离了家庭生活与丈夫身份的里尔克,沈诞琦走得如此之近,放手得又如此决绝,她像我们一样热爱考据的游戏,又有大多数人所没有的自由心态。是的,干嘛还要看罗丹传呢?

《中国特色的译文读者》是沈诞琦的第一个短篇合集,这些写得极其放松又极不平常的小说,再一次证明虚构才是两点间最短的距离。沈诞琦要我们忘了她过去谨慎而精彩的非虚构写作,这一次她享受着小说家的特权,既不用尊重事实,也不用尊重隐私。在两年前的非虚构集《自由的老虎》中,图片资料是书写的佐证。如今小说集也插入原型的照片,产自加纳公鸡形状的拟物棺材,北美某个中餐馆昏暗油腻的后厨,几乎没有下巴的里尔克和脸部线条格外倔强的克莱拉。沈诞琦似乎很适合这种相互拆解的图文关系,为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某地某物某人,虚构天马行空的个人想象。《拾贝壳》一边摘录里尔克信中所谈塞尚坚不可摧的“真实”,强调每一寸写作时空都有理可据,一边又不满足于“历史真实”提供的消遣,格外虚构出朝夕语不休的连绵情话。像行走的夏多布里昂那样,在宏观稳健的历史场编织进一个爱慕光荣的自我,是沈诞琦的奇异本领。

沈诞琦笔下在英语世界里自由浮潜的华人,让人很难想起前辈严歌苓或哈金笔下的移民者。短篇《疾病发明家》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关乎沟通的移民者故事,却不是孟加拉裔女作家拉希莉《疾病解说者》的衍生品。哈金冗长的《自由生活》,拉希莉章法严格的“解说者”故事,作为新世纪以来国际化写作的新语法,被许多人学习,也让许多人烦恼。八零后华裔林韬(Tao Lin)的处女长篇《咿咿咿》,将拉希莉作为一种私密的笑话,一个荒诞的靶子。沈诞琦多重身份的“在地写作”,没有像林韬那样,完全规避自己的族群意识,也没有像哈金或拉希莉那样,被渴求安顿的焦虑感困扰。有时她甚至用专画人体的“旅美华裔女画家”,故意勾引出某些偏见,但出其不意地,凯瑟琳马或琳达张们的女性力比多,最后湿漉漉落脚在医学博士的严肃梦境里。

没人敢忽略沈诞琦熠熠生辉的履历,从普林斯顿的金融工程本科,到哈佛的肯尼迪学院,再到美联储的第一份工作。天才女生的世界其实很危险,敌人多过同伴,恶意多于掌声。沈诞琦有萨冈的摩登,也有普拉斯的文艺,除此之外,她恰好又懂得怎样用强力抵御住无聊。利用出差间隙,她在北美各地的酒店游泳池中构思小说。或许是写作的纪律,而非仅仅靠天赋,让她能够在相悖的身份间自由转换。我们羡慕她另辟蹊径,拨开暧昧的水域,将小说变作自己的秘密生活。

《中国特色的译文读者》,沈诞琦/著,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6年10月版。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