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许明杰评《哥特人》|“哥特”背后的西方历史

复旦大学历史系  许明杰
2021-12-01 10:59
来源:澎湃新闻
上海书评 >
字号

The Goths: Lost Civilizations,David M. Gwynn, Reaktion Books, 2017

《从历史到传说:被“定义”的哥特》,[英]戴维·M.格温著,曹磊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鼓楼新悦2020年12月出版,298页,82.00元

在多年学习西方历史的时间里,“哥特”一直是个让人感觉既熟悉又陌生的词汇。说熟悉,是因为该词在西方历史文化的相关书籍中四处可见。以我所涉猎的专业——欧洲中世纪史为例,几乎所有教科书必会提及该词,特别是两个部分:一是活跃在四至八世纪欧洲历史上的“哥特人”,他们曾入侵劫掠过罗马帝国并建立起新的王国;二是流行于十二至十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以高大宏伟、美轮美奂为突出特征。而且,“哥特”一词的使用突破了中世纪历史范畴,还常用来描述现代以来一种带有惊悚或阴郁色彩的文化,涉及文学、影视、音乐与流行时尚等诸多领域。例如好莱坞鬼才导演蒂姆·伯顿的诸多电影作品便体现了这种文化的影响,如《剪刀手爱德华》中黑暗诡异的城堡便是哥特元素的典型代表。

电影《剪刀手爱德华》中的城堡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看似简单的常见词却又时常让人感到“陌生”。哥特文化虽然名为“哥特”,却与“哥特人”并无直接关系。例如哥特式建筑并非出自“哥特人”的创造,因为此建筑最早流行于中世纪盛期,此时“哥特人”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早已在历史上消失。而流行于现代的哥特文化的诸多其他元素则更是与“哥特人”距离久远,也即“哥特”一词的本意与引申意之间的关联并不大。既然如此,哥特文化何以会有“哥特”之名呢? 

英国学者大卫·M. 格温所著的《哥特人:消逝的文明》The Goths: Lost Civilizations,下文简称《哥特人》)颇为详细地将一部“哥特人”从古至今的完整历史娓娓道来。该书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涉及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哥特人,讲述了这个日耳曼人族群的兴亡史,即如何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迁徙到欧洲各地,而后入侵罗马帝国并在首领亚拉里克的率领下于公元410年劫掠罗马城,随后建立东哥特与西哥特王国,但最终不免王国灭亡、民族离散的命运。而后半部分则涉及哥特王国灭亡、哥特人作为独立民族消亡之后欧洲人如何认识“哥特人”的历史。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出现了对哥特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阐释,他们有时被描绘成“具有破坏性的野蛮人”,有时则被誉为日耳曼人“活力与自由”的代表。而后,大众认知领域的“哥特人”印象距离历史真实的“哥特人”愈加遥远,由此“哥特”一词也逐渐脱离历史的范畴,在文学、建筑、电影、音乐与时尚潮流等诸多领域被大加演绎和发挥,进而形成了许多新的含义。作者通过追溯“哥特人”从古至今的历史,不仅完整地呈现了“哥特”一词的多重含义,而且也解释了该词本义与引申义相差甚远之根源。

《哥特人》虽是一部通俗的历史读物,却出自专业的历史学家之手,作者系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历史系教授(Reader),著述颇丰,尤其擅长古罗马历史研究,因此对于曾入侵并促成罗马帝国衰亡的哥特人历史自然颇为熟悉。全书章节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从古到今述说“哥特人”的发展故事,信手拈来的各类原始史料,以及正文之外包含的历史年表、拓展阅读指南与索引等栏目,体现出严谨的学术研究态度以及理性的历史观。值得一提的是,该书的拓展阅读指南罗列了与篇章主题相关的各类重要学术论著,这些作品正是此书写作的基础文献,由此可见作者的学术品位。作者的行文也颇为讲究,在做到文字通俗流畅的同时也能不失严谨规范。

有关“哥特人”的大部分研究作品往往只涉及其历史的一部分,甚至是其中很小的片段,虽然也有学术价值,但因缺乏整体性,故而不免会让读者陷入“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境地,也不能消除“哥特”一词为何会有如此多元复杂含义之疑问。而《哥特人》则是一部古今通贯、学科融合的历史,因此能够满足读者希望窥见全貌之需求。上文提到,该书包括两个部分,即哥特人真实的历史与哥特人作为独立民族消逝后留下的文化遗产,两个主题虽都涉及“哥特人”,但从专业研究的角度来看却存在鲜明的历史分野。前半部分在时段上大致涵盖四至八世纪,相关问题的研究往往带有浓厚的史学研究色彩,而后半部分在时段上则从十五世纪至今,因为涉及文化遗产,往往是文化和艺术研究的范畴。从学术研究的层面上说,作者格温突破自身的研究专长,并跨越专业限制,将后半部分的内容也纳入写作之中,从而形成一部“哥特人”从古至今约两千年的完整史,这种敢于尝试的勇气值得赞赏。

不仅如此,这部作品还体现了“概念史”研究的韵味。“概念史”是二十世纪西方新史学的分支,其倡导者们强调语言中的“概念”类似于出土文物和历史典籍,亦是历史积淀的载体,通过研究语言中各类基本概念的形成、演变、运用及其社会影响,可以从新的维度揭示历史的变迁历程。“概念史”的研究主张同陈寅恪先生“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的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具体到《哥特人》一书,作者便是围绕“哥特”这个概念,通过从古至今的历史式追溯,完整呈现不同时代对于“哥特人”的历史记忆之演变。特别是后半部分,作者结合近代以来西方世界的时代变化,特别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以及后来的英国革命、美国革命、法国革命、工业革命、民族国家发展等重大历史事件,讲述了各国知识分子如何就“哥特人”的遗产进行再诠释,进而形成纷繁复杂的“哥特人”印象,而且这些印象距离历史上真实的“哥特人”也越来越远。真可谓往事越千年,词义见变迁。换言之,作者将“越千年”的西方历史与“哥特”这一概念的“词义之变”确立起了紧密的联系,因此《哥特人》一书不仅是一部“哥特人”的完整历史,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说又是一部“哥特”视角下的西方史。

作为一名西方中世纪史专业研究者,我阅读此书时又有特别的感触。四至八世纪哥特人的活动,包括入侵劫掠罗马帝国以及建立新的王国,是中世纪欧洲历史上的重要篇章。此后哥特人作为独立民族已然消亡,但“哥特人”的历史却仍然在西方历史上长期产生重要影响,成为西方人挥之不去的长久记忆,一直持续至今。事实上,近代以来有关“哥特人”的历史记忆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西方人中世纪观念的鲜明表征。文艺复兴的诸多知识分子曾将“哥特人”贬斥为罗马文明“残忍的破坏者”,这些人也往往将中世纪视作“黑暗时代”。而反对者将“哥特人”塑造成日耳曼人“活力与自由”的象征乃至宪政的追求者,这批人自然也倾向于认为中世纪是西方文明的重要发展阶段。两派观点一褒一贬,虽然立场截然不同,而且彼此争论不断,但这恰恰说明“哥特人”以及中世纪在西方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作者在全书末尾总结说:“历史上真实的哥特人早已远去,但他们留下的文化遗产如此广泛地存在,不可能完全消逝。”这句话虽然是说“哥特人”,但用来描述中世纪似乎也同样恰当。

当然本书并非没有缺点,作为一部“哥特人”的“通史”,内容虽然完整,但也偶有疏漏。其中最明显的缺陷是后半部分的内容较为薄弱。这一方面是因为章节设计问题,全书主体部分共八章,前后两个部分各四章,作者的意图是力求做到平衡,但是后半部分涉及的历史线索却较前半部分要复杂许多,相关史料文献也丰富得多,因此平均分配篇幅反而导致后半部分的论述受到限制。另一方面,作者本人的学术专长乃是古代史,对于近代西方历史不免会陌生隔膜许多,这也导致后半部分的写作相较前半部分少了些娴熟老练,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典型的例子是第七章“为哥特身份而斗争”,该章论及近代早期欧洲的各个国家,尤其是西班牙、英国、德国与美国如何将哥特文化遗产视作自身国家认同的核心内容而加以重新阐释和塑造。很明显,这一主题涉及的内容繁多,不仅涵盖西方的诸多国家,而且涉及的时段也跨越数百年,但因为篇幅受限,作者只能对复杂的历史进行概览式描绘,诸多地方的论述只是浮光掠影而已,不够深入。另一个突出的例子是第八章“哥特文化”,该章介绍了从古至今的各类哥特式文化形式,但非常遗憾的是,竟然遗漏了“哥特字体”这项重要内容,须知此乃中世纪欧洲历史上极为流行的一种手稿字体形式。

中世纪欧洲手稿中的哥特字体

该书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整体而言还是一部较好的历史读物,对哥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读者不妨阅读。不过可惜的是,这一评价仅适用于原书,而非中文译本(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20年12月出版)。我对照原书通读了中译本,发现其中的错漏极多,完全出乎预料。

首先标题的翻译过于轻率。原书的英文标题是“The Goths: Lost Civilizations”,秉持作为学术著作的严谨态度应当译为《哥特人:消逝的文明》,而中译本却多加附会译作《从历史到传说:被“定义”的哥特》,与原文相差甚远,而且这种延伸同全书的主题也并不契合。此外,章节标题的翻译也存在同类问题。例如第二章的原英文标题为“Alaric and the Sack of Rome”,应当译为“亚拉里克与罗马之劫”,而中译本却译作“亚拉里克大帝和罗马帝国的崩溃”,并不准确。第七章的原英文标题为“The Struggle for Gothic Identity”,应当译作“为哥特身份而斗争”,中译本则译作“为哥特而战”,与原意有明显出入。

而正文部分的翻译也多见疏漏。下面以我精读的第六章“野蛮人的自由”为例。第147页译文提到哥特人的世系“出现在17世纪的西哥特西班牙”,这是明显的错误,因为原文提及的时间是“7世纪”。同一页译文标明一处引文的原始史料出自《哥特国王和词源的历史》,而原文实际上是“《词源学(Etymologies)》9.2.26-7”,可见译者不仅将书名译错,而且还略去了所引著作的相关章节条目的重要信息。第156页、160页提及哥特人曾在“匈奴王阿提拉”的率领下劫掠罗马城,但原文提到的是哥特人领袖“托提拉(Totila)”。第174页引用了英国著名文学家约翰·德莱顿的一首诗,但译文却漏译了最后一句“And Rhyme began t’ enervate Poetry”,不妨译作“诗歌的旋律也索然无味”。

此外,译者不仅会对原文的具体语句意思理解错误,而且因为缺乏相关历史的必备常识,导致译文同原文的含义严重不符。例如第167页提到“盎格鲁—撒克逊人作为日耳曼人的一个分支,从未屈服于任何外来势力,他们的后代主宰着整个西欧地区”,这句话让人费解,作者显然对该时段的历史并不熟悉,因为盎格鲁-撒克逊人的统治区域仅限于英格兰。我查阅原书方才知道这句话对应的原文是“The Anglo-Saxons in turn were just one branch of the Germanic tribes who had resisted any foreign yoke and whose descendants ruled over western Europe”,应当译作“日耳曼人族群从未屈服于任何外来势力,其后代曾统治了整个西欧,而盎格鲁—撒克逊人只是这些族群的一支”。更有甚者,第178页中一句话的翻译竟然完全曲解了原文含义。译文说:“与此同时,‘哥特’这个文化形象蕴含的诸如哥特宪法、自由议会等理念,却显得没那么重要”,这与上下文的语境不符。实际上这句话的原文是“But the ‘Gothic constitution’, and the parliamentary liberty that it enshrined, was no less significant”,应当译作“但是‘哥特宪政’及其崇尚的议会自由精神却同样重要”。

上述这类翻译问题不仅限于第六章,实际上在其他章节中也普遍出现。除此之外,最让人困惑的是,译者不知出于何种原因,竟然会时常对原书内容随意阐发或修改,添加了许多“译者注”。当然这些注解也有积极作用,其中不少涉及专有名词的解释,确实有助于非专业读者理解全书内容,但是这些“译者注”中也不乏莫名其妙的内容。例如第3页注释1说“本书的理论基础是知识考古学和系谱学,建议读者参考阅读福柯的相关著作”,第112页注释1、第151页注释1再次提及了“知识考古学”,但原书通篇只字未提福柯,知识考古学和系谱学这两个概念也并未在正文中出现,可见译者全然根据自己的理解阐发,并不符合原作者的本意。此外,原书本来附有“名词索引(Index)”栏目,而到中译本中则变成了“重要译名对照”。同样让人不解的是,中译本的分段也同原书有较大差异,原来完整的段落往往被人为拆分成两个或更多零散段落,虽然更短小的段落阅读起来会更为容易,但此举也会切断原本完整的行文思路,进而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

《哥特人》一书中译本的这些问题并非个案,事实上我们在诸多外文翻译作品中也能或多或少看到,究其根源,实为当下速食文化盛行,审慎态度欠缺。我国图书出版界近来出现了引介翻译外文历史图书的热潮,其中既有专业的学术专著,也有通俗的畅销读物。这一现象自然令人欣喜,美中不足的是,这些译作的水准往往良莠不齐,许多质量一般乃至拙劣的作品充斥图书市场,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还会传播错误知识,贻害广大读者。引介翻译外文作品本是惠泽学林、造福读者之美事,但翻译工作不易,因此,不可不慎重,不可不认真! 

    责任编辑:郑诗亮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