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书店测评︱什么人敢在大学图书馆边上开一家900平的书店?
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和商务印书馆涵芬楼联合打造的书店于本月揭牌,开门迎客。在网络电商的图书促销此起彼伏的当下,又比邻藏书颇丰大学图书馆,究竟会开出一家什么样的书店?笔者在第一时间进行了实地探访,发现这家坐落于华师大本科生生活园区内、由学生共享空间改造而来的涵芬楼更为突出的其实是“阅读体验中心”的概念。

与新华书店卖教材、民营书店卖咖啡蛋糕的模式相比,这家大学内的书店更突出为大家提供阅读乐趣的革新之意。在购教材和借阅书籍本已相当便捷的校园,更需要的是能三五好友共同看书交流,再不会有“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之哀叹,枯坐案台无人解惑之苦恼。这也正是此次涵芬楼开启进驻校园计划的目的,能为这个时代的大学生打造一个以书店为依托的阅读共享空间,可视为现代书店转型中摸索的一个新方向。我们在对书店功能定位上需要有更多的开拓,零售业之外更多元的方向是展示新出版物和阅读分享功能,尤其是纸质书的阅读之乐更得到提升。在店内仔细观察,学生们三三两两围坐在一起,可以翻阅图书馆尚未购入的新书,又可随意地小声交谈,另有一些学生也带着笔记本和电脑来这里自习,这也正是校园内除了正规教室和图书馆之外成立的“第三空间”。
该店负责人也表示,依靠卖书籍和蛋糕饮料的收入未必能支撑起这个书店运营,但作为中国出版界的龙头,商务印书馆有了这样一个进驻大学惠及广大学子的想法。因为有自己强大的出版社做支撑与出版界各兄弟出版社之间又有紧密关系,便可担负起为大学开书店的责任。甚至可以称之为中国一个现代出版企业对社会的一种回馈,这也正是开幕式上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在细数商务印书馆百年历史中所强调的书籍出版开启明智服务大众的精神。此前两年已有山西大学内开办书店颇受好评的经验,现在通过和全国各处大学的沟通联系,将会诞生更多区别于传统涵芬楼书店的“阅读体验”书店,而华东师大店仅仅是一个开始。



书店进门的正中央悬挂的正是商务印书馆创始人之一、我国出版界巨子张元济先生题给商务印书馆的对联“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此公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之时建立了当时号称“远东第一大图书馆”的上海东方图书馆,成为以收藏古籍善本著称的书库,防止这些颇具价值的文化遗产散失或流向海外。这座规模达2600平方米五层楼高的宏伟图书馆的雏形即是商务印书馆的图书资料室涵芬楼,它以一个企业所开创的图书馆之姿,肩负起一个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的巨任,进而成为当时第一大公共图书馆,足见当时商务出版人的气魄与远见。在《东方图书馆概况缘起》一文中张元济自述“沪上为通商巨邑,天下行旅皆出其途;黉舍林立,四方学子召而至者,无虑及千万,其有需图书馆者甚亟。是虽权舆,未始不可为土壤细流之助”。历史上“涵芬楼”是商务印书馆推动公益文教事业上创举的见证,而今作为书店的它继承名号也秉承同样信念。尽管后来在日军一·二八大轰炸中出版社和图书馆尽毁使得张元济痛悔不已,但从一侧面也反映当时商务印书馆已成为国家重要的文化地标。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对联原出自晚清帝王师翁同龢之手,配以一个小型日晷摆放在店内,引人联想翩翩。在漫长岁月中积攒的文明需要传承,依靠的首要还是书籍,人们精神生活中第一等愉悦之事还是阅读。

涵芬楼华师大店中的书籍相比其他实体书店并无过人之处,但相比于模索舍所面临的困境,在学校和商务印书馆的扶持下它在未来有机会成为校园内莘莘学子们的精神阵地。在一定岁月积淀之后,也会有学生回忆起在这家涵芬楼中阅读和观察所得对自身的影响力。这一校园书店可成为“塑造个人部分性格”的一个空间,提供课堂之外大家需要的非知识性滋养。对于大学校园内的书店模式如何转型我们也应当怀有期冀,并非武断认为它将沦为新一种图书馆的补充品。毕竟这样一个实体书店除了陈列销售书籍之外,最终还会与每个人的阅读体验生活经历相互关联,在脑海中保留的记忆更多关于在这一空间内一时一刻当下阅读的心绪思考。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