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交通设施|多位安全员把守有轨电车左转弯,交通工程为何尴尬

官阳
2021-12-03 19:34
来源:澎湃新闻
市政厅 >
字号

近日媒体报道,南方某市新上的有轨电车,一路安排几十个安全员值守,在一处需左转弯的地方,为避免事故,更有多位安全员把守。视频可见,一辆有五六节车厢的有轨电车,正在大半径左转弯,路口宽大如广场。只见安全员举着小旗站在路口内,示意人们停下。

安全员把守的有轨电车路线。

城市有轨电车的历史已超过百年。在一些欧美城市,有轨电车仍有其明确市场。考虑到人工成本,如果一条线路,几十人全天候值守,估计早就不堪重负。

至于南方该市,引入有轨电车之后,路上之所以要这么多安全员,是因为交通工程水平太差,甚至无法完成基本交通控制。行人、非机动车和汽车的运行秩序混乱,从而不得不靠人力。

其实,在中国,近年来使用有轨电车的城市,因交通工程水平不佳而来的这类问题,显得比较普遍。

如果因为一条耗资几十亿元的有轨电车的出现,让更多城市居民的出行变得更不方便、更不安全,并消耗更多的时间与财政支出,那就违背了改善人居环境的初心。

我们不妨将此作为典型案例进行梳理。可看到,无论运输规划还是工程设计与实施,有很多专业认识缺失导致的错误,才让有轨电车在巨大的路口左转弯,形成一系列交通控制的困惑。在此就要谈谈,这背后存在的技术原因。

困惑一:不同的运动能力特征和安全视距需求,增加了各类型用路人识别与规避风险的难度

行人、骑行人和驾驶员共同使用道路空间。因此,需要保障他们都有足够视距,能有足够时间察觉风险,做出决策并成功避险。所以,我有步道、非机动车道和机动车道的划分。各种运动方式的“停住”,或改变运动轨迹以避开风险,所需的距离不一样;排队跟随行进时,所需间距不一样;选择运动轨迹和调整方向以提高运动效率,相应的决策和操作能力也不一样。这就是为什么行人会见缝插针穿越机动车流,电动自行车也可以见缝插针穿越在机动车缝隙之中的原因。

2020年冬,上海一条主干道边,行人、助动车和小汽车。澎湃新闻记者 周平浪 图

在此,交通控制设施的主要任务,是对抗人性弱点,通过制定并告知规则、提示操作要点与方法,来提高用路人的处置能力。而这种引导和控制的首要依据,就是各种运输工具不同的运动能力特征。即起步、停车、拐弯、跟随时,不同运输工具特点不同。

与道路上其他交通类型相比,有轨电车的运动特征,有三点最大的不同:一是运动轨迹彻底固定,即遇到风险时,不能换轨躲避,只能减速停车。二是刹车距离,铁轨运行要尽量降低摩擦系数,所以停车视距非常长。三是轨道上(运动轨迹前方)是清空状态或充分提前清空状态,驾驶人观察风险和操作的压力远小于汽车,更没有控制跟车间距的压力。由此,让这样避险动作迟缓的庞然大物混迹于常规交通流,可以想象其交通控制之难。

为此,全世界的轨道交通,在平交路口都做了非常特殊的交通控制措施,以尽量减少事故。

有轨电车是轨道交通工具。车体相对庞大,在一些地方脱胎于传统的火车。其前进的方式和速度特征,与行人、自行车和机动车都不同。人们以为自己可以抢先通过,但很容易出现误判或意外。比如,以为前面一路畅通,于是加速抢行,但前方车辆因某种意外而减速或停住,后面车辆就被堵在轨道上。而轨道交通停车距离普遍比较长,容易发生碰撞。

对机动车交通流来说,这种因抢行导致的被迫迟滞非常普遍。前面已通过轨道的交通流会放松下来,以较从容的速度行进,而后面抢行一方则提速通过轨道。这就导致前方道路上交通流瞬间积压,跟车间距缩小,速度下降,迫使队尾的交通流减速甚至停滞。因此,传统铁路的平交道口,要用挡车杆强行建立交通流间距,人们的判断力此时根本无法满足安全所需。

传统的轨交道口(火车道口)的交通控制复杂而详尽。竖起来的红白杆在列车通过前就会放下,以避免有人冒险抢行。我国传统轨交道口也有很多规范,但进入城市范围后,这些标准规范几乎都被忽视。

正落下的挡车杆,避免人们和列车抢行。这种强行的提前阶段,实际是构筑保护性的交通流间距。

困惑二:路口内左转弯,导致交通流延误被放大

在一个四向交叉路口,交通流通过效率从高到低的排序,是直行、右转、左转。这是交通工程基本常识。左转弯的交通流,要切断的交叉方向最多,操作难度最大,路口内运动轨迹最长,每辆车需要的通过时间也最长。因此,导致的社会出行时间总延误量最大。这也是为什么在提高路口通行效率的措施里,一般都首先想到去除左转的相位(专门以左转车流为主要流向的路口除外)的延误。

前面说过,轨道交通的停车视距需求很长。而常规路口的信号灯相位,只考虑机动车、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和行人的视距需求和起步停车的运动能力特征。那么,配置信号灯时长的时候,要计算机动车的车头时距和反应时间,行人的过街步速,机动车、自行车和行人的清空时间(即红灯亮起后,交叉方向上的绿灯的亮起时间的迟滞,以便让未完全通过路口的路口内的人和车完全通过)。

现在,有轨电车也要加入路口的交通流,而且进行左转弯操作,就要考虑有轨电车轨道前的清空需求。那么,信号控制的红灯和清空时间都要明显大幅拉长。

这样一来,不仅直接导致更严重的延误,而且由于延误变长,其他交通流的耐心会遭遇挑战,抢行和插队现象会增加,路口外排队等候的人流和车流的密度和长度会增加,增加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外溢,引发秩序混乱。

正如视频中安全员所说:“老百姓都急急忙忙回家吃饭。”这就是这种延误被放大所导致的自然心理反应。从交通控制角度,对抗人性是最难的。

该市把有轨电车放在路口中左转,这一设计导致了太多难题。在项目设计和评审时,这个问题本应从交通控制的角度,得到严格审慎的论述。

困惑三:轨道切断横向交通流,挑战人性,也考验交通工程质量

一旦在常规道路上嵌入有轨电车,必须要考虑的,还有对横向交通流的切断。要考虑有轨电车车速和人们如何过街的问题,要考虑人们的绕行距离和全社会的累计代价;细节上,过街位置的预告和引导、保护等,也考验交通工程师和城市规划师的技术能力,以及城市管理者的智慧和为人民服务的能力。

这方面,其实可以用数据统计,来进行公正的评估。

考查的角度可以有很多。但至少有一个是交通工程师应该用的,即看横穿轨道的人流量和点位。如果一条有轨电车的轨道上,有很多自发的横穿点,有很多人,多到必须依靠安全员阻挡,那就说明,规划设计线路时,缺失了重要的功课,没有详细审慎地考虑行人和自行车的过街需求。

困惑四:为何欧美国家的有轨电车,可以保证效率,不依靠安全员进行交通控制

文章开头提到,有轨电车并非新鲜事物。欧美一些地方,有轨电车行驶上百年,至今仍然充满活力,成为城市一道风景线。那么,怎样的交通工程条件,才满足有轨电车的使用呢?除了人文和车型(路内使用的有轨电车不能太长)的差异,以及权属百年延续,使得财务负担很小之外,还有一些重要的原因。这里简单从工程角度总结几点:

1、复杂路况环境下,有轨电车运行速度必须非常低,不仅要低到其他道路使用者不觉得是威胁,还要低到其他道路使用者有足够时间做出反应,遇到危险时可以及时停下;

2、窄路和小路口,对有轨电车运行更有利。这样能最大限度减少横向安全威胁的数量和幅度,也更容易让同行交通流在相对轻松的情况下完成自我控制;道理很简单,让人们意识到,自己在一个狭窄空间里与行动迟缓的庞然大物并行,此时会谨慎很多;而宽敞的空间,则会令人忽视远处风险;

3、尽量避免有轨电车在路口左转弯。轨迹固定的有轨电车,没有左右摇摆的需要,所以其转弯位置需要的空间不是很大,完全可以在特定的狭窄通道里完成左转,无需在宽大的平交路口左转,带来整个路口的大量延误和对秩序的挑战;

4、更醒目和明确的接近操作点的告知和危险预警。比如,对运动轨迹交叉位置、交叉方式,进行准确醒目的强化描述;使用不同高度和强度的隔离隔离设施,在冲突点前提供最大限度的警示和阻挡;用更明确和醒目的引导标志,告诉人们如何避让、绕行等;明确指示电动自行车和行人在哪里等候。这些都是非常必要的手段。总之,不能让道路使用者自己看着办,猜着来。千人千样的决策,路上一定乱。

以下放几张发达国家城市的有轨电车图片,简单讲解几个工程观察角度。

小路口,观察轨迹的难度和感知风险的难度明显下降。

为最大限度提高警告标志的醒目程度,专门为信号灯增加了红白边框,并用最吸引人眼球的荧光黄绿色反光膜制作了警告标志,以控制路人注意力。

短而色彩醒目的城市有轨电车,小路口上,很容易让用路人判断风险点,各行其道和让行的决策难度都不大。

有报道说,有些部门已考虑使用更多的数字化安全防护体系等,逐渐减少安全员的使用。从交通控制的基础原理讲,这个方向非常可疑。因为,交通控制挑战的是人性本能,很难想象,我们能在每个路人身上安装什么电子设备,干预自发的抢行冲动。

而最基本的交通工程优化措施,才是解决这种难题的最有效途径,成本低,见效快。毕竟我们的初心,还是要提高人们的出行感受和效率,让每个人都可以安全地回家,而不是花大钱办不成事。

(作者官阳系交通从业者)

    责任编辑:王昀
    图片编辑:蒋立冬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